楊松



[關 ? ?鍵 ? 詞] ?教學安排;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308-02
2014年3月23日浙江教育考試院印發《浙江省高校招生職業技能考試試行方案》,至此浙江省中職單考單招考試從內容到形式發生重大變化。并且由于是試行階段,到2018年4月這四年間,考試時間和內容在不斷調整。以電子電工專業為例,調整如下。
(一)考試內容調整
考試內容上,于2016年開始文化課必考內容取消英語科目,從2014年開始專業課增加操作類考試。
(二)考試時間調整
考試時間做了重大調整,文化課保持不變,專業操作考試放在當年12月中旬,專業理論考試提前到第二年4月上旬。
(三)考試大綱調整
參考教材從原教育部規劃教材調整為浙江省課改教材,相應的考點也發生了變化。
在復習時間大大縮短的現狀下,要求教師也要改進教學策略,大幅提高教學效率。下面以電工基礎課為例,從教學安排、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三個角度探討在中職電工電子專業課復習中“五段四法三層”復習的應用。
一、教學安排分“五段”
在現行的高職考政策下,理論考試復習時間從原來的8個月減少到6個月。對電子電工專業課來說,不僅復習時間足足減少兩個月,而且新增了操作考試,更分散了理論知識復習時間,導致目前普遍感覺復習時間不足。
我校電子電工專業招生分數較低,學生基礎十分薄弱。在高一、高二階段,他們的主要學習目標是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更加注重技能訓練,而理論知識基礎不扎實。所以對剛進入高三的他們來說,專業理論知識要從頭學起,這使復習時間更加不足。
針對以上情況,在教學進度安排上做出了相應調整,并將原來的三輪復習,再細分為“三輪五段”。具體如表1。
二、教學方法有“四法”
(一)知識框架法
知識框架法是在整個課程或某個章節的第一次教學時,把課程或章節知識進行梳理,用知識框架的形式進行展現,使學生對課程知識有整體認知,在頭腦中建立課程知識體系整體印象,即形成課程知識“圖式”,為后面復習做好準備。對學習能力較弱的中職生,在教學進度中的一些關鍵環節,也可以使用知識框架法進行已復習知識的總結和未復習知識的展開。
如,在電工基礎復習的第一節課,在講授了電工基礎課程的性質后,可以展示圖1所示全課程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建立電工基礎課程知識體系圖式。
(二)真題引導法
真題引導法是問題導向法在高職考復習中的具體應用。具體來說,就是用高職考真題作為課堂前置問題給出,后續教學圍繞“解決該問題”展開。這種方法有兩個優點:(1)緊緊圍繞高職考這個中心,在知識點和解決問題思路上與高職考導向保持一致,在最短時間內使學生掌握考點和解題方法;(2)對之前學習能力薄弱的中職學生,突然進行如此高強度的復習教學,容易使其產生學習倦怠,使用問題引導的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習動力,保持課堂學習狀態,提高教學效果。具體操作方法為:給出真題—分析問題—學習知識點—解決問題—鞏固練習。
如在進行電功率計算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先在導入階段給出2016年浙江省高職考真題“兩個電阻,R1=8Ω,R2=2Ω,并聯在電路中,欲使這兩個電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可行的辦法是”。教師帶領學生分析該題目發現除需用到之前學的并聯電路電阻計算知識外,還需用到新的知識,于是引出新課知識“電功率計算方法”并進行教學。新知教學完成后,讓學生自己根據新學習的電功率計算方法嘗試解決之前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解決情況進行指導和評價。最后,使用改進教材中的練習題進行鞏固訓練。
(三)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由于其突出的針對性特點,特別適合應用于普通為小班化的高職考復習教學中。由于教學目的的區別,高職考復習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與基礎教學有所不同。這里的分層根據學生在不同復習階段的學情,進行動態的劃分,同時與教學內容分層相配合。在第一輪復習階段,不進行分層,所有學生進行同等程度的復習。在第二輪復習階段,根據學生對第一輪復習的學習情況,分為高低兩層。低層繼續鞏固“理解”類內容,高層則進行“掌握”“運用”兩類內容的強化練習。在第三輪復習階段,則根據第二輪復習情況,全部學生重新分為高、中、低三層,低層繼續鞏固“理解”類內容,中層進行“掌握”類內容訓練,高層進行“應用”類內容強化。這種針對高職考復習教學改造的分層教學法,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保證了不同學情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有利于高職考成績的提升。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考復習教學中的運用如圖2所示。
(四)信息化輔助法
信息化教學手段最大的優勢就在于高效和直觀,現在新興的教學軟件又增加了互動功能,這些優點在電工基礎高職考復習中就更加具有實用價值。
1.具化抽象知識
電工基礎課程本身知識就比較抽象,用信息化手段把抽象知識形象化、動態化,使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如講解正弦交流電時,可利用幾何畫板軟件,將電路的正弦表達式轉化為正弦曲線,并通過改變最大值、頻率、相位這三個參數,使曲線形狀實時變化,這對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正弦交流電三要素很有幫助。
2.節約課堂時間
電工基礎課中有大量電路圖需要展示,采用傳統板書展示,將大量占用本就不足的課堂教學時間,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方便地解決這個問題。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將教學中需要的元件照片、電路圖、特性曲線圖制作在各種多媒體課件中,在教學中適時展示,節約課堂時間。
3.實時統計學情
新興的互動型教學軟件如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等,都支持教學現場的實時統計功能。如,在電工基礎復習課堂教學中,可以隨時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線上測試,軟件會實時對學生答案數據進行統計,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吸收情況,并立即對教學進行調整。相較于傳統考試—批改—統計的方法,信息化評價方式優勢明顯。
三、教學內容分“三層”
把教學內容按照考綱分為三個層次:理解、掌握、簡單(或熟練)應用。在不同的復習階段,對三個層級的復習權重不同。在第一輪復習中,三個層次都要進行系統復習;在第二輪復習階段,主要側重對后兩個層次教學內容的強化;在第三輪復習階段,則主要側重第三個層次教學內容的訓練。教學內容分層的作用是使各階段教學進度均有重心,有的放矢,提高復習效率。有具體教學內容分層方法如表2所示。
編輯 李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