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敏
摘? 要:該文圍繞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的相關問題展開此次探索。首先,對當前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分析。其次,圍繞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體育專項化在師資方面存在的問題、體育專項化在師資方面存在的問題、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理論支撐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論證。希望文中觀點在基層體育教師開展專項化體育教學活動時,能夠發揮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普通高中? 體育教學? 體育專項化? 常見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013-02
1? 在各地普通高中開展體育專項化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1.1 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是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踐行措施
自1999年素質教育在我國全面實施以來,“健康第一”就成為我國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指導思想。素質教育理念中明確要求學校體育要將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高中體育教學專項化改革試點工作不斷在各地高中展開,且各地在體育教學專項化改革試點通知中均明確提出,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應建立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基礎之上,并將其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通過對多地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活動的研究發現,筆者發現,大部分高中已然將其作為深化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進程的有效途徑,且在開展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夠積極貫徹“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原則。因此,筆者認為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是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有效踐行措施。
1.2 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三位一體”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三位一體”目標是國家教育部門負責人在專題會議上提出的全新概念,是解決當前我國學校體育難題的有效途徑。其具體內容如下:(1)學校體育應將提高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2)讓學生通過參與日常體育教學活動與體育課外活動掌握一至兩項可用于自主體育鍛煉的技術技能。(3)將學校體育作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通過筆者對專項教學相關理論的研究發現,三位一體目標中的第(1)與第(3)個目標是可以通過將相關理念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行科學滲透得以實現的,而通過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至少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就成了亟待當前高中體育教師解決的教學難題。據筆者調查了解,當前我國不同地區體育教學專項化改革均將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作為有效的切入點,在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基礎上,為其終身良好鍛煉習慣的形成打下基礎。
此外,隨著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也能更好地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并對體育運動之于身體健康的積極影響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因此,教師應將運動技能教學作為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運動技能培養方面,體育專項化教學所發揮的作用是其他教學形式所無法企及的。
2? 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2.1 體育專項化教學概念認知方面
2.1.1 體育專項化教學概念尚無明確界定
由于體育專項化理念提出時間較短,導致其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基層體育教師群體中所涉及到的教學概念尚不明確。據筆者了解,當前部分教師將“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與“運動員體育專項化教學”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體育專項化教學為國家競技體育培養高質量后備人才這一觀點,而忽略了其在整體教學改革、學生整體體質水平提高以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優勢。據筆者對本校及周邊地區多所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的了解發現,當前大部分高中通常設置有4~8個專項體育運動項目,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有不足三成的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了體育專項化教學模式。因此,筆者認為,當前基層學校僅將專項體育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運動項目的設置上,而更為重要的“教學”核心卻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重視,這對體育專項化改革工作會造成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2.1.2 把握教學核心
通過在2.1.1小節中對體育專項化概念的認知錯誤分析,筆者從中總結出體育專項化教學的3個要點:(1)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所面對的應該是整個學生群體,而不應被視為僅面向部分有體育特長學生為國家挖掘并輸出體育后備人才的途徑。(2)體育專項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并使其掌握至少兩項能夠促進其自主鍛煉能力形成的運動技能。(3)基層教師需明確專項體育教學活動的核心,體育項目的設置僅是專項體育教學活動的輔助內容,而教學開展形式、過程的設計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
2.2 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理論支撐方面
2.2.1 體育專項化教學的開展缺乏充分的理念支撐
通過對筆者學校及周邊多所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的調查研究發現,基層高中在開展體育專項化教學活動時通常存在以下幾個教學理論方面的問題:(1)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并未對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制定統一的指導性文件,導致可供基層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參考的內容較少。(2)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通過了解筆者發現,當前大部分學校通常會從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對專項體育教學改革進行評價,但專項體育教學質量、學生對相關運動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等方面卻沒有成熟的評價標準。
2.2.2 通過對教學大綱的不斷完善增強體育專項化教學的理念支撐
教學大綱是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方向性文件,常見教學大綱無非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要求的提出、教學評價的進行。而當前我國并未明確高中體育專項教學大綱,這就要求基層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自主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通過對體育專項教學理念的研究并結合普通高中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筆者認為體育專項教學大綱的制定應將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作為固定構成模塊,且在這兩大固定模塊進行教學大綱設計時,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要求的提出、教學評價的進行都應遵循體育專項化教學的整體目標,在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育知識水平的基礎上,使之熟練掌握專項運動技能。
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對教學活動開展方向與預期教學收效的最直觀體現,在體育專項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指向作用。通過近幾年筆者對專項體育教學理念的研究,在教學目標制定方面為各位教師提出如下建議:教師可為學生制定1~2項總運動技能目標,并將總目標進行分層為基本運動技能掌握目標、常規運動技能掌握目標以及運動技能提高目標等,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目標之于不同學生的局限性。另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層次為其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并配合以科學嚴謹的教學評價機制,從而促進所有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掌握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田青.上海市楊浦區高中網球專項化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為例[J].運動,2016(23):74-75,139.
[2] 蘇新全.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 李國旸,徐治平.淺析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的實施必要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6):113.
[4] 張祝平.論高中階段開始體育專項選修課的理論探索及其重要意義[J].經濟研究導刊,2012(22):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