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而隨著教育環境越來越好,人們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尤其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為今后的教學指明方向的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研究提供了目標。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在生活中也是一項必備的技能。
關鍵詞:初中? 體育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0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71-02
1?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1.1 缺乏興趣引導
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許多體育教師受到來自學校和學生家長的壓力,外避免學生受到傷害,往往采取一些溫和保守,甚至是純理論的教學方式,因此造成了體育教學內容枯燥的情況,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形式也比較無聊,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缺乏對體育的興趣,學生經常在上課時轉移注意力,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興趣在體育科目的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發揮主動學習能力的動力,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缺少了興趣作為支撐,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這一問題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對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1.2 遏制了學生的探索欲望
傳統教學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能力,體育教學的方式則是填鴨式的灌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身體發育狀況,也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通常是學習的主導者,在體育教學中,往往是由教師帶領學生開展鍛煉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被極大的遏制,不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能力的培養。
1.3 評價方式片面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體育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在初中體育教學評價中仍存過于片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學生的體育成績評價仍然是基于教師的理解。不管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如何,一律采取同樣的評價方式。學生在只能被動地接受評價,被動地按照老師的評價結果進行完善和改正,學生的積極性和思維方式不能有效的激發利用。在整個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學生不能有效達的參與到自身評價中,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性。
2? 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模式的作用
2.1 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相關體育知識的學習會涉及到許多之前學過的內容,但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較重,接觸到的各科知識也比較繁雜,因此有的學生對部分體育知識的記憶可能已經不清晰。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學習新知識的機會,幫助學生復習之前的知識,同時引入新內容。這樣不僅更加便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吸收新內容。而主動參與教學模式的開展,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知識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表現的更加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更好的體育知識學習效果。
2.2 為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打下基礎
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不應該只局限在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中,更要注重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不僅包括對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培養,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體育學習的欲望和熱情的提升。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在夯實體育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了解體育的真正價值和魅力,進而提升他們對體育知識的向往和熱愛,為自身形成良好的體育綜合素養提供充足的動力。
3? 初中體育教學初中生主動參與教學模式開展策略
3.1 豐富教學模式,提升主動參與興趣
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而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教師依舊占據著體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遏制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同時也沒有認識到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性。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我們必須首先豐富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體育課堂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件有趣、有意義而又有價值的事情。有鑒于此,實現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和激勵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積極探索體育新知識。首先教師要轉變體育教學觀念,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摒棄以往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同時要明確自己身為教師的責任,不能應為怕承擔責任而剝奪學生學習和探索體育知識的機會。其次,要通過為學生拓展課外體育知識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體育知識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知識學習、技能鍛煉的積極性。
3.2 重視個性發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每個人最寶貴的品質就在于其獨特的個性。個性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就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主要分為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作為體育教師,如果不是兼任班級主任,很難關注到學生的家庭狀況,但是,在教學工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積極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在教學方面,老師要能夠做到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材施教。在初中體育教學內容中,針對這一問題,已經有了較大的改進,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了分類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不但有利于讓學生適應學習節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體育教師要能夠結合這一情況開展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利用好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同時,為他們創造交流的機會,讓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不斷成長提高。
3.3 發揮鼓勵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自信,來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教師的鼓勵。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和關心,從而改變學生對教師的觀感。最重要的是,能夠提供學生學習體育的信心,從而讓學生更加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參與到體育知識的獲取和體育技能的鍛煉中。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感到自豪,在體育上更加主動、更加努力。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針對學生心理上的需求,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例如,在800m田徑項目中,有許多學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甚至有些學生在中途就放棄了。此時教師應該發揮鼓勵的作用,與學生一同參與。一方面能夠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為學生樹立起了榜樣。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加油,加強彼此的信心,從在共同參與中加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4? 結語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初中體育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培養素質人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開展主動參與教學模式,注重激發初中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發揮創新精神,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激烈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江煥偉.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的應用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8,8(5):98,100.
[2] 張宏.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25):52-53.
[3] 鄭紅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24):287-289.
[4] 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