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許國永 2.譚永獎 3.黃禮萬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陽江 529566)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創業越來越備受社會和高校的重視。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專業高校開展了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旨在依托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提高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達到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的目的。
在我國,自1999年高校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降,而2008開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是讓就業形勢變得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創新創業激勵扶持政策,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新創業比例2008年為1.0%,2009年為1.2%,2010年為1.5%,2011為1.6%,2012年為2.0%,2013年為2.3%,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新創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明顯。
西方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新創業。一項統計顯示,自1990年以來,麻省理工大學的畢業生和教師平均每年創建150多個新公司。美國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創新創業學課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體系,并且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創新創業學成為美國大學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
在美國,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產生最早的國家,各大高校的演進則是從研討型、教學型延伸到創新創業型高校的演變過程。根據美國考夫曼創業領導中心1999年的報告顯示,在美國有91%的人認為創業是一項令人尊敬地工作,每12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想開辦屬于自己的企業[1]。美國特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體系有以下幾點特點:(1)比較完善的學科體制;(2)有明確的創業人才培養目標;(3)師資隊伍較為卓越;(4)既豐富又實用的實踐教學活動;(5)優質課程設置的更為系統化。美國高校將創新創業理念作為基礎建設必不可缺的思想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設置成為一個專業研究方向,制定了一套完備的特色創新創業教育的上課體系和教學計劃。
在日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企業家、實業家,但是隨著時間發展,近年來在日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將原有的功利性教育轉變成了現今的大眾式教育。日本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有著以下特點:政府主導,高校和社會來輔助政府完成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極具地域性;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有連貫性;風險企業計劃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卓越成效。
在英國,1982年的英國政府成立“英國高校學生創業”項目意味著英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始,項目開展以來,有效地提高了英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并且大學畢業生在當地進行自主創業的數量增多,創造出了更多的工作崗位。21世紀,英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又改變為對創業文化的建設以及營造出和諧的企業環境。英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歷經了多年的發展之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普及程度、課程設置與活動實踐等方面。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須在十二五期間便開始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項目訓練計劃[2]。其中創新作為人類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形式,是一種人類的認知實踐能力,為國家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創業則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廣義一般指的是人類創造出一個新事業的過程,狹義指的是創建一個新的企業。
中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將中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的類型分成了三種: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2]。這三個項目都需要由資深的導師進行臨場指導、學生自主參加完成。該計劃旨在轉變高等院校傳統的教育觀念,改變各大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模式,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本研究分析各相關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上,以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內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內的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主要研究對象,依托學校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開展創業訓練項目為核心,以“教學計劃和創業計劃相結合”為培養計劃,以“創業氛圍的營造”為交流平臺的有著中國特色的全套高校創新創業培養模式。促使學校的教育模式改革,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提高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達到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的目的。
項目研究的具體內容有:完善的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庫,以提升更多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績效;創業訓練項目與教學項目的有機結合,以達到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目標。
(1)在國家政策的促使下,利用好政策的支持,成立依托汽車專業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開展創業訓練項目研究與實踐工作團隊,由校內有汽車售后管理工作經驗的教師團隊擔任該項目團隊技術顧問,陽職汽車服務中心各部門負責人協調配合項目的開展工作,學院汽車服務中心各部門負責人由往屆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優秀畢業生中挑選或從應屆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優秀學生中培養擔當。學校領導小組及相關管理人員對本項目小組提出的重大決定進行審批和決策,各組員分工合作,協調進行該項目各階段進行的各項工作。
(2)對比分析其他高校的執行方法,交流學習,取精華,去糟粕,以形成最適合自己的模式,更好的開展創業訓練項目。
(3)整合國家政策與學校管理機制支持的力量,實現三境協同,在校建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進行“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和創業環境”三境協同,依托這個校建汽車服務平臺,使學生走出校會聯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的創新發展之路,為創業訓練項目順利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教學間存在本質上的聯系,開展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更好的踐證教學,而教學是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墊腳石,通過教學為創業鋪路,又通過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帶動教學內容更新,以達與時俱進的新型教育模式。
通過學院汽車服務中心孵化更多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不同項目激勵學生了解更多不同的創業方式。
(1)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場地及教學環境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生產型實訓基地設備超過1萬,汽車專業實訓設備價值250多萬元,實訓面積1600平方米。其中,學院汽車服務中心作為含創業培訓、專業實訓、技能培訓為一體的汽車專業創業型生產實訓基地,總投資額為90萬元,面積600平方。校外合作實訓基地已達10多家。必修實踐實訓課開出率100%。學院汽車服務中心由汽車專業師生團隊運營,主要完成汽車專業的生產實訓、創新創業任務。可同時滿足20人的頂崗任務。學院汽車服務中心中心按企業模式運行,有技師工作室、四輪定位區、維修保養區、美容區、接待和精品區、配件倉庫區和校企合作區等。如圖所示:

圖 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場地及教學環境
(2)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績效評估
績效是衡量一個服務企業運營成果最有效的辦法,對于依托汽車創業型實訓基地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績效評估從以下幾點施行:
①內部總結;通過項目團隊內部總結統計各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開展進程以及收獲成果,以創業型實訓基地內部成員負責人作為主要統籌核心。
②本校領導檢驗;通過本校領導及專業負責人和有資質的骨干教師作為校內評估組對本項目開展進行點評,對運營成果進行檢驗。
③專家點評;由校外合作企業資質企業骨干聯合評估,對該項目運行過程、項目分割、項目執行以及項目成果分別進行完整體系的檢驗與評估,并對績效的產生進行點評和提出建議。
2018-2019年間,本項目團隊成員由4人單組增長至21人四組,通過學生自主免費服務吸引不少客戶群,通過與銀行項目合作以及電子項目券拉攏了一大批中高端客戶群,從最初的僅有汽車美容養護項目增設到汽車美容、養護、維修、裝潢、汽車電子產品營銷、汽車保險理賠、鈑噴修復代理、年審、二手車買賣中介以及互聯網汽車售后項目等十一項,生產總值比往年增長29.5%。在不斷增多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同時大大的提升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績效。
(3)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績效提升策略
績效不但是衡量一個服務企業運營成果最有效的辦法,更是權衡服務企業的發展潛能的關鍵點。基于依托汽車創業型實訓基地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績效提升策略如下幾方面:
①管事先束人;原則辦事,嚴厲管人,讓團隊養成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習慣,獨立不依賴,嚴謹規整,以提高工作效率。
②多項目共收獲;開發更多的訓練計劃項目,適當分配工作量,協調人員安排,合理調動資源。
③校企平臺合作;多建立校企合作,通過企業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學校提供平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通過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體現產教融合以及工學交替的新教學模式,以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社會創造新型人才。
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開發是以大學生自主創業為根本,為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而形成的“興趣驅動、自主實驗”的原則,以“孵化器、創業導師”為實踐方案,以“教學計劃和創業計劃相結合”為培養計劃,對依托汽車創業型實訓基地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績效提升出謀劃策,跟著國家政策步伐,不斷提升汽車專業新時代發展大學生的創業精神,以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績效不斷提升的初衷[3]。以練促教,以踐代學,只有在依托汽車創業型實訓基地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建立良性的成果轉換運作機制體系,才能推動大學生不斷孵化更多創新創業項目,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融入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