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琴
(四川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在見習過程中,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教授見習學生更多的知識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因此需要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1]。醫院對部分兒科見習學生采用情景教學與模擬人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教學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詳細情況見下文所示:
資料來源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在醫院兒科見習的42名學生,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學生分為兩組,對照組21例,觀察組21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齡24-28歲,平均(25.43±0.14)歲;觀察組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齡23-27歲,平均(25.13±0.31)歲。所有見習學生均在學校系統學習了相關課程和知識。統計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沒有發現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分析的意義。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老師講,學生聽,屬于一種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觀察組患者采用情景教學與模擬人技能培訓方法教學,具體如下:首選挑選合適的病例,創設案例教學情景以及角色模擬教學情景,分小組進行討論,采集兒科常見疾病,進行體格檢查。其次,使用模擬人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主要培訓的技能包括胸腔穿刺、新生兒窒息復蘇、小兒靜脈穿刺等。
1.對兩組實習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查,主要包括學習積極性、知識廣度、教學方式新穎度、課程內容印象性以及知識的理解程度,每個項目總分為8分,分數越高,表示越好。2.觀察兩組學生考試成績。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方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進行調查,觀察組學生各項目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見習生調查結果對比分析(分,`x±s)

教學方式新穎度 4.46±1.43 7.23±1.32 7.8523 <0.05課程內容印象性 5.22±1.23 7.31±1.31 6.7243 <0.05知識的理解程 5.23±1.42 7.21±1.23 6.8436 <0.05
對照組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理論成績以及接診能力成績均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理論成績以及接診能力成績對比分析(`x±s)
見習是醫學生正式走向臨床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醫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當中的初次體驗,見習質量的高低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見習教學工作的質量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尋找最佳的教學模式,以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教授學生更多的知識[2-3]。
在見習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教學效果存在很大差別,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4]。醫院對部分見習學生采用情景教學和模擬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技能都顯著提升。情景教學和模擬技能培訓屬于較為先進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指導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主動學習知識,并在模擬情景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并加以改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正式走入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5-6]。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觀察組學生各項目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理論成績以及接診能力成績均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表示,對兒科見習學生采用情景教學與模擬人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教學,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