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關鍵詞】電梯保養;電梯維修;安全管理
一、電梯保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電梯維保市場環境混亂
目前,許多單位的電梯維修和保養工作都是外包給專門的公司,但是,提供電梯維保服務的公司良莠不齊,有些公司技術實力雄厚,建立了完整的服務體系,并定期對技術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可以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而有些小公司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他們往往掛靠到規模比較大的、提供專業化電梯維修和保養服務的公司,從中尋求客戶資源,但是由于自身技術力量的不足,不能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更不用說建立完整的服務體系。
(二)電梯保養意識不強
現在,有許多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的維保意識不強,沒有設立專門負責電梯安全管理的部門,認為電梯使用中沒有出現問題其運行狀況就是良好的,同時即便是安排了相關人員對電梯進行維保工作,但是因為自身沒有對電梯的維保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往往沒有對相關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更不必說開展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的活動了,這些都會對電梯的運行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在調查中發現,由于提供電梯維保服務的公司業務面廣,但是掌握專業技術的人員相對來說比較缺乏,于是,有些較小的公司就會從社會上招聘臨時人員進行電梯的維保工作;有些電梯維保人員即使掌握了專業的技術,但是,由于知識面的局限性,只可對特定的某一類型電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面對其他類型的電梯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提供及時有效的維修服務。
二、對電梯安全保養的管理
(一)建立電梯安全管理新模式
針對上文提到的電梯安全問題,可以分為技術性問題和非技術性問題,電梯的安全管理制度應當是針對不同方面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對技術性問題要從加強我國電梯制造質量做起,培養電梯維保的專業人才,做好對電梯的使用問題的記錄,確定電梯的安全;對于非技術性的問題,需要加強對電梯正確使用意識的宣傳,要求相關部門定期組織電梯安全教育講座,對電梯用戶進行宣傳教育。確保人人都可以參與到改善我國電梯安全管理的行列中。《廈門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共聚集場所新安裝的載人電梯應當配置電梯安全信息采集設備,實時向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傳輸準確信息,同時,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與電梯安全應急處置中心相聯通,實現信息共享。定期對各個小區、寫字樓、購物中心等人流較多的地方組織電梯事故演練,讓人們能夠親身體會到電梯事故的危險性,和正確使用電梯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參與者學習遇到電梯事故時,應當怎么做。
(二)加強電梯的日常管理
電梯的日常管理不僅是要安排專業人員對電梯進行管理,還要加強對電梯維保情況的管理,拒絕與資質不夠的維保企業合作,定時監督維保企業對電梯的維保情況,對電梯日常使用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即使是發現了很小的問題也要處理,不能等到小問題變大,影響到電梯的正常使用了才來修理,改善電梯的運行環境,定期對電梯的內、外部進行清掃和檢查,確保電梯的日常運行。
(三)加大對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培訓
雖然現在我們身邊也可以看到一些關于電梯安全的宣傳標語,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還要加強對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利用各種節假日,組織人們參與電梯安全知識講座或電梯事故情況演練,加強電梯管理人員培訓,普及電梯管理知識,減少人們對電梯安全問題的擔心,告訴人們在出現電梯事故時不要太過慌張,正確保護自己的方法,保證每個人都可以了解電梯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減少因使用不當造成事故的概率。
(四)構建電梯運行資金的管理制度
為了防止因資金不足而出現電梯事故的情況,要構建完善的電梯運行資金管理制度,對電梯運行資金的收集要做好提前的宣傳,告訴所有用戶電梯運行資金繳收的必要性,物業也要定時向外公布電梯運行資金的使用情況,電梯的維修、保養、電梯管理人員的工資等,只要是電梯運行費用相關的內容都要詳細公布出來,對下次電梯運行費用的繳收做好準備。
(五)將電梯安全問題引入保險機制
當電梯出現意外時,需要有人能夠站出來負責,也需要有人能夠對電梯意外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保險機制了,將電梯安全問題引入到保險機制,當電梯出現一些可以賠償的意外時,保險機制就會對受害者做出相應的經濟賠償,可以減少受害者的經濟損失,也是在出現電梯事故時化解矛盾與紛爭的好辦法。
三、電梯維修保養對策分析
在電梯維修保養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的解決措施包括:加強電梯施工單位維修保養團隊的建設,在電梯的維修保養公司中要市場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以及相應的業務考核等,增強企業中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在電梯企業要制訂相應的培訓實施計劃,定期進行培訓考核,還可以在特定的時期進行相應的電梯維修保養技能的比賽,以對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及時水平進行檢查和評估,加強對電梯維修保養市場的規范,一方面要對具有維修保養許可資格的電梯維修保養單位進行相應的考核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對沒有維修保養許可證的電梯維修保養企業和施工人員進行準人管理,并建議廠家的能夠到當地的技術監督部門進行備案,再經相應的管理部門對其職能進行確認之后,方可進行施工與此同時也要保障對維修施工的質量進行嚴格的考評,建立完善有效的監管機制,加強對電梯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在建立相應的電梯運行中的監管網絡系統之后,利用先進的網絡化技術進行信息管理,并準確的統計出電梯動態數據,在設備的檢驗人員在進行檢查監督的同時,也要詳細的了解設備的行政管理部門,檢驗機構以及使用的單位之間的動態關聯,能夠達到共享,對電梯的維修和保養的工作質量進行整體性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