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妮
近年來,公司檔案工作始終堅持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主線,“深化檔案開發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檔案獨特作用”為首要任務,在服務文化傳承、防控風險、維護權益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呈現出檔案工作發展與公司建設同步的良好態勢。
打造優質窗口 抓精準服務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檔案人員一直在尋求更佳的服務形式,立足于面向公司全體職工,采取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努力滿足查檔者的需要。在大力拓展檔案的服務功能方面,我們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并一直堅持做優檔案工作:一是不斷擴大利用服務范圍,最大限度地滿足查檔者多種需求。在對方工作繁忙的情況下,開展送檔上門服務。堅守“8小時上崗,24小時服務”的服務承諾,查閱調檔,隨叫隨到。二是及時對同類性質檔案資料進行匯編,隨時補充最新內容,提供開放式閱覽環境,不斷充實服務利用內容。三是積極利用檔案資源,對檔案史料進行加工,把“死檔案”變成“活資料”,拓寬檔案利用空間。
今年,檔案室在優化服務舉措方面提出新要求:一是檔案人員要著重熟悉和掌握各個全宗、目錄和案卷,力爭做到對案卷內容了然于胸,以便提供利用時能更準確、迅速的找到所需內容。同時加強專業間互幫互學,促進各專業檔案管理齊頭并進,提高檔案工作整體水平。二是檔案人員要認真執行即辦制度和辦理時限承諾制度,認真履行職責,耐心細致地解答查檔人的咨詢和疑問。同時,檔案室圍繞打造優質服務窗口這一目標,切實為查檔者提供滿意的精準服務。對于一般的查檔,在l小時之內完成調檔查詢服務;對于比較復雜的查檔,在2小時之內完成調檔查閱服務;對于確實無法查到的,在2小時之內提供明確答復,并轉為建議另尋途徑、協助聯系,提供聯系方式等延伸服務,確保每一位查檔者滿意而歸。
以信息化倒逼檔案管理創新
近年來,公司領導對檔案工作非常重視,將檔案室搬遷至科技信息大樓,庫房容量大大增加。持續加大檔案投入,將破舊的綠皮檔案柜全部更換為新型密集架,配備了防磁柜等,為確保檔案永久性保存和檔案安全做好保障。2008年,公司檔案管理軟件從單機版升級為網絡版檔案管理系統,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步入了快車道。組建兼職檔案人員隊伍,進一步規范檔案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有力確保了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提出歷史檔案數字化工作,以檔案數字化形成倒逼機制,推進公司檔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檔案信息化帶來的顯著成效是檔案資源得到高效利用。經過努力,通過互聯互通的檔案管理系統平臺,能夠實現對公司11萬條、數百萬字節原文信息的快速訪問和查閱,檔案信息資產、知識資源的價值屬性得到最大化體現。
近兩年,在人民銀行巡視組、審計署等開展的專項重點檢查過程中,檔案部門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往往能在較短時間內調閱出所需材料并第一時間送到檢查組手中,多次圓滿完成迎檢配合工作。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是對公司近年來下大力氣做好檔案工作的一次次實戰檢驗,更是檔案規范管理的最好證明。檔案信息化、規范化與標準化管理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回報,在管理層乃至每名普通員工的心中,檔案意識正悄然落地生根。
慢工細作崇尚精益求精
檔案工作無小事。檔案工作是非常基礎的工作,反映一個企業真實的基礎管理水平,絕對馬虎不得,這也是公司推行精細化管理理念的現實要求。“精細化文化”滲透在檔案工作的方方面面。
“檔案工作是一個良心活,管好檔案才能干好業務。檔案人首先要學會當好企業的大管家,了解家底才能管好家,更要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扎實做好檔案工作的各項環節。”部門領導的一席話,真切地將企業的精細化文化思路融入了自己對檔案工作的認識當中。公司從2013年底開始對人事檔案進行全面規范化整理,根據人民銀行和總公司要求,公司按照統一的規范標準,對不合規的地方做出重新調整。比如,規范裝訂方式、明確著錄信息、優化裝具、統一紙張尺寸和方向等等。檔案人員只有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才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
在維護企業利益和提升競爭力的過程中,檔案人一次次積極主動發聲亮相,學會用檔案說話,很好地踐行了檔案工作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價值追求,收獲了滿滿的職業自豪感。
圍繞公司今年的“十項重點工作”,檔案人員進行了深入研討,下一步除了要做好檔案整理、提供利用外,還要積極開展管理創新活動,從檔案中梳理公司安全、生產案例等事件的脈絡,為企業發展總結經驗性規律。深挖檔案的價值,開發歷年干部人事變動信息檔案,做好編研工作,主動為領導層決策提供定制化的檔案信息推送服務。讓檔案成為服務企業各類生產經營活動的貼心“幫手”,發揮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