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長青
[摘要]受地理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影響,貴州農村存在眾多的貧困人口。在精準扶貧與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宏觀政策背景下,本文對我國和貴州的農村體育產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目前農村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貴州農村;體育產業;發展
引言
貴州作為貧困人口大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是制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因素。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加速轉型,體育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和壯大。如何在國家精準扶貧和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大背景下,充分把握機遇,對農村體育產業進行合理規劃,提高產業發展速度和質量,并推動農村經濟增長便成了一個重要問題。
一、我國農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21世紀以來,隨著人類文明化程度不斷提高,體育人口也在不斷增多,人們更加意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不斷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化,體育則作為不可替代的因素被更多的人接納,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加入到體育運動行列。農村體育產業也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加速發展,并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重視。但受農村各種因素制約,目前而言,貴州乃至我國農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仍然處于落后狀態。
(一)觀念落后,體育意識淡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外來文化業也隨之不斷沖擊著傳統文化,對我國的體育文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文化全球化進程由被動化為主動并不斷加快,但由于農村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的閉塞,導致體育產業在我國廣大農村并沒有得到如在城市一般更進一步發展,也導致體育產業在農村發展較慢。農村居民對體育產業認識觀念也相對落后,往往認為體育產業就是體育器材、體育用品等。其實體育產業包含的范圍很廣,是指與體育運動相關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包括體育器材等的體育物質產品,也包括體育休閑旅游,健身娛樂等體育服務產品。
(二)基礎薄弱,相關投入不足
作為體育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體育產業對整個體育產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現階段農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且農村在各個地區的發展非常不均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由于農村經濟落后,農民購買力不足,尤其是在貴州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對于體育的需求僅限于政府定量和定性的政府工程,很多農村根本沒有基礎體育設施,沒有基本的體育器材、體育場地和體育活動安排等。這使得人們根本無法認識到體育休閑,無法了解體育產業。另外農村發展體育產業的文化資源也很少,導致農村在體育文化方面認識少,沒有廣泛的文化基礎,宣傳的力度也很小。
(三)體育管理組織不健全不完善
現階段的農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同時也具有進行農村體育管理的職能。雖然國家對農村體育政策不斷向農村傾斜,但因各種因素制約,農村體育管理組織依然不健全不完善,絕大部分農村村委會沒有專門體育負責人,即使在一些比較富裕的鄉村,體育管理制度也是十分不完善的。城市和鄉鎮都設有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負責當地體育事務,但這些職能部門大多以城鎮居民體育事務管理為主,并未將推動農村體育發展和農村體育產業發展作為重點,導致城市體育產業和農村體育產業并沒有很好地結合,差距在不斷拉大。
(四)開發力度小
我國東西部社會發展和城鄉發展都存在巨大差異,體育產業也相應地呈現出很大的不平衡性。相對于城鎮體育產業,農村體育產業在規模、效益、檔次和吸引力等方面存在著很大落差,存在著運營基礎比較薄弱、產業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產品營銷推廣力度不夠等諸多問題。資源投入少,開發力度小是目前農村體育產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農村體育產業發展助推農村經濟增長的建議
(一)培養增強農村居民體育文化素養,改善農村體育環境
借助各種傳媒方式,如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興媒介,開展各種線上線下宣傳和引導,讓廣大農民了解體育的價值,轉變他們對體育的態度,讓他們樂于參與到體育事業當中,不斷增強他們的體育素養,進一步優化農村體育人文環境,從而促進農村體育產業快速發展。
(二)加強政策扶持和政府引領,加快農村體育產業化
擴大對農村體育設施、健身器材和體育場館等的建設投資,提供各方面相關優惠和政策傾斜,促進農村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加快農村體育產業化發展。將農村體育產業發展納入到各級政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農村體育產業發展規劃,例如以體育旅游為主題,打造當地特色旅游度假區等,來促進農村體育產業的發展。
(三)充分挖掘地方資源,大力發展休閑體育民族體育等產業
后奧運時代戶外休閑體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貴州農村自然山水資源豐富,且具有民族文化優勢,可積極借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對休閑體育、民族體育等體育產業大膽實踐,充分開發體育資源,鼓勵企業和社會興辦休閑體育民族體育產業,從而促進整體體育產業的全面提升,進一步繁榮地方農村經濟。
(四)強化專門性人才培養,堅持可持續性發展
由當地政府體育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各類農村體育產業學習班,培養當地農民體育產業經營技能,提高他們的經營能力和業務能力。充分發揮區域內體育院校和旅游院校的優勢資源,對農民開展體育產業經營短期培訓,并抓住時機,適時開辦與體育產業相關的新興專業,做好培養體育產業人才的準備。積極動員社會培訓機構開展有償的體育產業相關技能培訓等。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農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與梳理,我們看到農村體育產業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深化,但也必須承認現實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包括體育資源不足、管理組織不完善等。需要我們結合本地所面臨的實際性問題制定相應對策,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推動農村體育產業長遠健康發展,從而助力農村經濟發展,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