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都開始邁進轉型初步發展階段,而該階段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優勢,所以對農業金融有更高的需求。1980年以來,我國就進行了以金融機構的多元化為導向,促進我國金融制度優化和創新,然而農村金融機構至今都沒有出現重大的改變。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轉型發展,需要從不同的層面促進金融組織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國農村金融轉型金融結構 多元化魏亮
一、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背景下經濟和金融特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穩步向現代化邁進,特別是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很多幫助農民的優惠政策,使農民得到不少好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背景下經濟和金融特點,分析了影響中國農村經濟金融轉型和金融機構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國農村金融轉型和金融機構多樣化發展的有效措施,希望為相關部門和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第一,調整農業結構使金融供給面臨挑戰。不斷加強世界市場中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優勢,我國農業需要在改善農產品品種、機械化生產以及發展生物技術等方面調整農業結構。然而農業結構改革和轉變離不開足夠資金的支持,單純的依賴三農是難以滿足的,所以必須要農村金融提 更加全面的服務。【1】第二,提升經濟水平的重點是推動城鎮化以及農村工業化,其可以將農村勞動力牛產率不高、農村勞動力剩余等問題高效解決。盡管現階段我國農村工業化已經全面邁入發展階段,但城鎮化發展仍舊尚未成熟。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城鎮化發展相當落后,為有效緩解逐年緊張的就業壓力,必須不斷增強城鎮化建設,盡可能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進而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第三,農村民營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2105年我國農村大中小企業數量已經超過600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數量達到5400萬多家。并且產牛了一批產業化經營組織,2015年的農村產業化經營組織在15萬個左右,使很多農戶的家庭經濟條件得到改善,該經濟改革除了可以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增長,還可以將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解決。第四,農戶產業活動多樣化。日益復雜的經濟結構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不僅需要存貸,而且還需要其他的金融服務項目,比如證券以及保除等。
二、影響中國農村經濟金融轉型和金融機構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具有實效性的金融政策
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有強大的動力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但是與城市相比,仍舊存在很多對發展農村產牛制約的因素。比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大多數資金都用在了收購農村糧食和油脂上,或者購買農業牛產的機械設備,很少有公益性貸款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此外,我國保險行業高速發展,但是關于農業的保險有待完善,農村保險比例不到4%,這在很大程度上對金融轉型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二)缺乏充足的金融供給資金
由于受到我國資源整體分布的影響,有些農村具備大量的資源,有些農村資源則遠遠不夠,所以我國對農村金融資金的投入力度仍存在較大差異。【2】我國從1980年起正式實行全方位的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以此盡可能較少由于資源不均衡分配的情況,但是情況并不樂觀。因為資金投入力度的不足,導致很多中小型企業缺少足夠的運轉資金,存在較大的危機。
(三)存在相當大的農村金融風險
在農村金融發展中,大多數貸款都不能及時收回,很多借貸人認為從銀行借錢可以不用還,在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隨便借貸,從而造成嚴重的信貸危機出現,甚至對促進農村金融穩定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當前,我國民間融資渠道是多樣化的,而且民間借貸是最常見的,占據很大的市場比例。此外,有些農村的信用社也受到嚴重影響,40%的借貸人即便于里有足夠的資金,也不愿意將其還給信用社。
(四)農村融資制度有待完善
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相當快,但是農村融資費用僅僅占據較少的比例,間接融資的力度越來越大【3】。直到2015年底,在大概35000萬個農村企業中,只有很少的公司向整個社會吸收資金,吸資企業數不到9%。由于受到債券市場的影響,農村金融制度是不健全的,而且基本上農村沒有大型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在合法的融資渠道上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農村金融網點數目下降
從1993年以來,我國重要商業銀行的數日越來越少,并且也有很多農村信用社在嘗試轉型發展,開始將農村金融網點向城市轉移,農村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網點數日不斷減少,這就表示著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結構力度會日益減少。
三、中國農村金融轉型和金融機構多樣化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不斷優化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我國應當不斷促進金融轉型穩定發展,構建完善的農村多元化金融體系【4】。現階段,我國金融機構需要改革和創新金融結構,要求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必須要重視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例如:促進金融產品的升級,提供保險、貸款等不同類型的金融服務產品。同時,還必須加快銀行服務網點建設,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出臺相應的金融政策
當前,我國農村信貸體系仍舊存在不足,政府必須將自身的監督管理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同時,要積極促進農村信貸擔保機構的建設,進而使廣大農民可以樹立良好的信貸思想【5】。此外,我國政府必須要結合農業商業銀行的具體情況,出臺相適應的政策。例如:對當前的稅收政策進行調整,降低征稅,而且制定具有實效性的政策,嚴格要求各大金融機構務必要高效完成貸款額度。同時,還需要對農村信貸業務進行更好地優化,注重金融產品的改革和創新,以此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實現農村融資行為的規范化
因為農村信貸具有較高的風險,所以政府必須要合理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和健全農村信用評價制度,進而可以不斷規范農業融資行為【6】。首先,加快建立和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利用全國范圍內數據信息庫收集貸款人的所有信用信息,確定其實際的貸款額度。其次,重視民間借貸的治理,盡快規范民間借貸行為。
(四)實現農村金融模式的市場化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必須要使農村信貸市場、農產品期貨市場自己保險市場更加完善【7】。通過完善農村信貸市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正常和簡便的農村產業融資。完善農村期貨市場,也有助丁增加農民每年的經濟收益。而完善農村保險市場,不僅可以加強農民的保險意識,而且可以對農業牛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有效防控。
總而言之,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村的發展,必須要大力發展當地的經濟,吸收越來越多的資金來促進發展,使農村金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帶動農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完成農村金融轉型,開展各項正規的金融活動,吸收更多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同時,政府要需要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使金融體系得到完善,為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彬.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J]時代金融,2018( 17):78
[2]周小琪.中國農村金融機構轉型與多元化的制約因素[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 03):71-74
[3]周后強.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J]時代金融,2018(08):49+54
[4]何萬倉.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J]經濟論壇,2017( 05):57-58
[5]魏呈呈.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06 11):7
[6]余佳潔.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法律性質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6
[7]朱孔彩.關于我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 18):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