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易霖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現狀,然后針對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高職語文的意義展開了有效陳述,最后結合大量案例重點探究了實現高職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以期為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 ? 教學 ? 生活化
語文是職高教育中的基礎性學科,由于課本內容大多直接來源于生活實踐或是實踐活動的精神升華,所以職高的語文教材又具有較強的人文性質。職業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實用閱讀、實用寫作、實用口語。教材每個部分都強調了實用性,因此職高教師應注重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增強職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高職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必要的學科知識和基本的職業技能,進而使學生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可以謀取一份職業。但是,隨著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企業公司對專業且實用型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職高人才的市場競爭優勢日漸減弱。因此職高教學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和學科實用性的培養,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以此增加高職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首先應明白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特點,進而可以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高職生由于成長因素和教學環境的影響,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并且有時會因為外界的刺激缺乏自控能力。導致學生在職高語文學習中遇到較難的問題,常常會產生反感心里,對語文學習變得煩躁,缺乏耐心。目前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雖然已經采取了一些必要的策略進行疏導,但是由于學生性格的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暫時性的策略和方法對學生心理的改進作用不大,預期效果不是很明顯[1]。
此外,高職學生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個人意識和為人處世的個人標準,致使高職教師開展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難度加大,此外,部分高職學生的性格較為內向,缺乏溝通能力,進而導致這部分學生的生活圈子較為狹窄,在語文學習中缺乏與人交流的生活化場景。因此,高職教師為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需要在高職學生的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學生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生活相聯系。
教師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生的心理狀況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有直接的關系,教師在學生的生活中加入語文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學生的獨特性格。此外,由于高職語文生活化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學科時,可以適當地運用合作交流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充分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學習中,教師通過對生活式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轉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導師,在課堂中適時引導學生專注于課本教學內容,自主探究知識結構和實踐教學內容。學生在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下,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對學生語文專業素質的養成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此外,高職教師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成果。以往的高職語文學習課堂,由于教師不注重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脫節,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把重點放在語文學科的表面,對語文學科的內涵和本質規律了解甚少,從而影響了學生課堂的學習效率。高職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2]。
(一)講課前設置生活化的課文內容導入
課文導入是教師開始正式講課前的重要環節,科學有效的導入內容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講課效率。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導入環節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為;首先總結上一節課所學的內容,然后介紹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種方式較為機械,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會喪失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授課之前的課文導入環節應結合教材的實際內容,設計生活化的導入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自主性,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受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形成具有生活化氣息的高尚語文素養。
教師在生活化導入的設計環節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以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特點為依據,設置合適的教材導入內容。例如《高職應用語文》中有一篇文章叫“看戲”作者菡子,教師在講述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充分結合課文內容設置生活化的導入情境,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導入問題:“同學們,你們小時候看過戲嗎?在你們印象中戲曲是什么樣子的?現在回憶一下當時看戲的體驗以及長大后對當時戲曲的感悟”教師通過這樣提問式課文導入內容的設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漸進式的問題也幫助學生回憶起當時看戲時的生活情境。然后,教師可以對課文中描寫的戲曲進行詳細介紹,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受文章作者的心境“戲如人生,冷暖自知”。教師在講授“看戲”的課文時,應時刻引領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感悟文中的人生哲理,體驗作者和作者故鄉人幾十年的看戲經歷和他們對人生的感悟。總之,教師通過生活化導入內容的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高職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課堂教學中,結合生活內容促使教學過程生活化
職業語文的教學特點是讓高職學生擁有一定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加就業機率。目前部分高職語文的教學模式還不清晰,有些教師還采用“教師講課+學生復習”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忽視了高職語文的本質特點。教師要提升高職語文的講課效率,改善語文授課模式,就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生活實踐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文章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實用性。
教師在高職生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可以不局限于教學方式,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開展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以此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實用性了解。例如,在選讀課《讀書人是幸福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讀書調查問卷的實踐活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教師先制作一份問卷調查表,調查表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點,通常您都讀什么類型的書籍?讀書給您帶來最大的收益是什么?然后教師帶領學生走訪當地圖書館以及書店閱覽室,對人們的讀書情況進行問卷采訪。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問卷材料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這種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加深對課文知識形象化的了解,明白讀書人內心的切實感受,進而使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效統一。
教師還可以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切身生活體會文學作品中精神層面的深意。例如,在講述高職應用語文教材《永恒的母親》作者三毛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母親的日常小事以及母親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通過學生的情感回憶,讓學生對文章要表達的情感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讓學生帶著感情去閱讀整篇文章,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映,提出合適的問題,例如,文章中“我”上大學時對母親的評價是怎樣的?后來“我”對母親的評價產生怎樣的變化,以及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提問,引發學生對母親關愛子女生活細節的思考,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這篇文章時,應注重學生對自己母親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回憶與思考,進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課本內容的深層內涵[3]。
(三)課堂教學后,作業設計的生活化
教師在傳統的職業高中課堂作業布置中,通常以文字書寫的形式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文本格式的規范性,對職業高中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這種形式的作業較為枯燥和單一,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上文提到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較為活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生的課后作業布置上,多采用生活化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增加高職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實用口語》“交際口才”的作業布置上,教師在講完“交際口才”這門課程后,可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選定一個有關生活的話題,然后引導學生課后對選定的話題進行交流與討論。以課后作業的形式檢驗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作業設計可實現講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應用能力,在生活實踐中體會語文、感悟語文、升華語文,使語文學科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生活。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手段提高了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學科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大大增加了高職語文的實用價值。教師通過對語文講課中生活化題材的導入,發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而提高了高職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效率,是教師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偉大嘗試。
參考文獻:
[1]宋磊.中職語文教育生活化教學設計與實踐[J].文學教育(上),2019,(02):98.
[2]楊志平.探析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08):103.
[3]馬磊.基于學生心理特點的高職語文閱讀生活化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12):113-114.
(作者單位:通??h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