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儒 錢可敦
摘 要: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地理和氣候條件優越,植物資源豐富,通過調研發現在天目山地區彩色葉樹木具有極高美學價值。因此本文意在對于其美學價值以及利用原則進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于彩色葉樹木價值的重視。
關鍵詞:天目山;彩色葉樹木;美學價值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境內,包括東、西天目山,海拔從360米至主峰仙人頂1506米,氣候宜人,降雨充沛。境內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內古木甚多,素負“大樹王國”美稱。
樹木的主要景觀價值就是觀賞,提供自然的景觀效果。因此在本文中重點關注的便是天目山的彩色葉樹木,通過調研并結合理論梳理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具體如下。
首先要明確彩色葉樹木的定義:彩色葉樹木在廣義上來看,為在生長季節能夠穩定呈現出非綠色葉片的植物,其在生長全階段或者是部分階段葉片顏色為非綠色。例如,葉片呈現紅色、紫紅色、金黃色等色彩且具有較高美學價值的樹種。
1 天目山彩色葉樹木的美學價值
在天目山中對于彩色葉樹木的形式較多,但總體可以分為三種:古樹類、孤植樹類和群植樹類。這三類樹木交替出現在景區之中,具有自己獨特的美學價值,豐富了景區中色彩層次。
1.1 古樹類
天目山由于形成早,自然風貌保存完整。因此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中生長著極多的百年古木。其中有兩棵古老的銀杏,它們分別組成了天目山中兩個景點——五世同堂和子孫滿堂。金秋時節,葉子由翠綠轉變成金黃,結合古樹高大的軀干以及巨大的冠幅,讓人在很遠處便可以注意到這金黃的景致;人們走近抬頭仰望,仿佛整片天空都是金色;一陣秋風掃過,涼爽的秋意伴隨著那姍姍飄落的金葉,又會是何種景致。
因此總體來說,古木類就是要充分利用漫長歲月所帶來的姿態優勢,給人一種盛、繁、茂的視覺美感。讓游客一邊沉浸于色彩所帶來的視覺沖擊的同時,還感受到時間帶來的歷史厚重感。
1.2 孤植樹類
孤植是將單棵的樹木單獨的種植在草坪、開闊地或道路轉彎處。彩色葉樹木依靠艷麗的樹葉,本身就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空曠的場地或轉角處,一棵色彩艷麗的樹木將會成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
而在天目山中彩色葉樹的孤植主要位于道路的節點處和山上的建筑內或墻邊。在路的節點處,由于山路蜿蜒和路兩側高大樹木阻擋視線,人們每時每刻看見的景色是不相同的,可以想象:當游客緩步向前,突然看見在成群的綠意中閃耀著一抹驚艷的色彩,這會是多么的驚喜。而說起種植在庭院中的樹,就不得不提開山老殿的天目木姜子,在那個古色古香的具有佛學韻味的建筑中,金黃中又透著一抹淡綠的葉子隨風飄落,又有著怎樣一番禪意。
1.3 群植樹
群植就是在一定的面積內將多株樹木的栽植成群的方法。以群植的方式將顏色艷麗的樹木種植在一起,不論是在數量還是色彩都能使其美學價值更上一層樓,并且通過顏色的改變,可以賦予植物景觀更為活躍的氛圍。在人們潛意識中成群的樹木通常表現出的顏色都應該是綠色,當人們的潛意識被打破,眼前出現一片色彩鮮艷的樹林時一定會被這壯麗的景觀所震撼。也便體現出了彩色葉樹種相比于其他樹種的優勢。
在天目山中樹木由于人工種植的痕跡較少,樹木大多數都是以自然生長的方式分布。由于是在自然的環境中形成的,樹木一般都是十幾棵一群。雖沒有人工的群植林那樣氣勢,但也有自己的可取之處。在高處俯瞰,成片的彩色葉樹不會被綠色所掩蓋,進而展示出自己的色彩,而彩色葉樹群分散在山中,會形成星星點點的感覺,富有詩情畫意。
2 彩色葉植物美學價值的開發利用原則
天目山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的大量的彩色葉樹木資源,其美學價值也就轉化成了一種價值資源。很多人想要利用這豐富的資源使得其他地方的景觀得到提升,但這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2.1 適地適樹的原則
首先要明確,這里討論的適地適樹并不是要討論樹引種到某地能不能成活,而是樹種在某地的生長狀態,畢竟每種植物都有自己最為適合的環境。彩色葉植物在不同氣候中表現出來的色彩也會不同。所以我們想要引種天目山的彩色葉樹木時就需要提前考慮好引種地和天目山的氣候環境之間的差別,提前預判好可能出現的顏色變化,畢竟一旦出現偏差其美學價值也就會受到極大的損失。
2.2 注意色彩搭配的原則
想要彩色葉樹木取得較好的景觀效果,表現出更高的美學價值,就需要對顏色進行較好搭配。在天目山中,就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色彩搭配的參考素材。不同顏色的樹種構成了五彩繽紛的畫卷,自然如同一位杰出的藝術大師。當我們不能確定配色方案時,不妨參考天目山,相信這一定是一種極為符合色彩搭配原則的方案。
3 結語
天目山作為一塊寶地,通過前文的一些敘述變可以感受到其價值的巨大,而文末的原則也只是自己的一些愚見,希望能夠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于天目山彩色也樹木美學價值的重視。其資源豐富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若是能夠合理地開發利用,這一定會成為一處“彩色的金礦”。
參考文獻:
[1] 黃湘蘭.彩色葉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7):197.
[2] 王建,孫磊.彩葉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2):216.
作者簡介:劉鴻儒(1998—),男,山東臨沂人,南京林業大學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