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張馨予
摘 要:隨著時代的日益進步,科學藝術文體創作都在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藝術創作中的陶瓷藝術創作也在面臨全新的環境,這種環境是建立在時代的進步、創作者的不斷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材料的創新與融合。目前現代陶藝中就經常出現綜合材料的介入,這類介入與融合的陶瓷藝術創作產生了新的形式和特點,增強了陶藝作品各種表現的可能性,使陶藝創作的空間更加寬廣和自由,從而藝術作品可以帶給觀賞者更多的藝術體驗。
關鍵詞:綜合材料;現代陶藝;創作
0 概述
材料本身作為產品構成設計中物質的重要組成因素所呈現出的特點是一種審美情感,材料自身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而且每一種材料都隨著自身的材質、肌理、色澤以及材料自身的屬性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氣質。陶瓷材料本身具有不同的肌理、質感、色澤、釉色,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我們這里所說的綜合材料包括玻璃材料、金屬類材料、木竹類材料等。這些綜合材料都有自己不同的藝術特性,如玻璃給人以純凈無瑕和神秘、木材紋理給人以自然清新的意味、金屬類給人以強勁挺拔的感覺、石材給人以穩重大方、貝殼給人以高貴感覺、塑料給人以精致細膩、麻布給人的粗獷豪放等。在陶瓷藝術創作中,創作者如果能充分利用材料獨特的語言來加入陶瓷創作中,必然可以讓想要表達的情感更加充分和到位。
1 豐富的綜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結合的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是相對于傳統陶瓷藝術而言的,它是在現代藝術的影響下,從傳統陶瓷藝術中剝離出來并茁壯成長起來的。現代陶藝主張以表達人的個性特征以及對社會、人生的看法為主,以個人的情感表達為主。所以現代陶藝的發展,是更強調個性、自我意識和個人情感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區別于傳統陶藝主要針對工藝材料上的突破,現代陶藝的創造更多的是需要強調個人觀念。這就在創作時需要借作品去詮釋創造者的情感。創作者除卻在傳統工藝中融入自我的意識形態,除卻在形態上有所突破,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材料表達上有所突破,就是借鑒不同的材料與陶瓷材料融合來表達出想要投射在作品當中的藝術觀念。
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創作,使現代陶藝的藝術空間多了新形式與新特點,增添了各種表現的可能性,讓陶藝家在進行陶藝創作時可以更加自由地發揮,讓材料之間的融合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我們說現代陶藝的最大特征不僅在于它擺脫了傳統陶藝的諸多局限,還擺脫了以往追求的審美形式,具有比較鮮明的個性面貌和文化特征。從外形上看陶瓷是以盤泥條形式出現,陶瓷被四周被打上歷史烙印的方木條所串聯起來。中間4個塔狀的陶藝制品氣勢恢宏與周邊的環境協調統一,這正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結晶——榫卯結構,體現了陶瓷材料特定的形式感。木竹材料與陶瓷材料結合的作品是形式多樣,既能看到自然清新、生命永恒,也能感受到歷經滄桑、古樸陳舊,這類作品可以很好地表達出木質的獨特語言魅力,也拓寬了現代陶藝的藝術表現力。
所以就目前來說,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創作是非常豐富的,就綜合材料種類而言,就有木竹、金屬、玻璃等等。而且使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寬泛。綜合材料作為現代陶藝的配飾也好、最為主體也好都顯現了材料之間的不可替代性。藝術創作者要抓住材料的表情和特質,學會利用材料表情特質進行觀念表達。《考工記》曰“材有美,工有巧”,點出了材料表情特質與技術工藝的重要性。在現代陶藝中大膽的嘗試材料的創新是為其發展的一條便捷之路。
2 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是藝術創作者的自我藝術探索
現代陶藝創作中材料意識發揮著巨大作用。材料意識在創作實踐中發生,與此同時,在創作向縱深發展中起到推動作用,它完全被融入藝術創作者的潛意識,卻又難以被作者體察。我們可以將一切的藝術活動看作是藝術創作者在藝術追尋道路上的一場自我藝術探索,探索更新的藝術語言和更恰當的藝術表現形式。
玻璃與陶瓷材料結合的作品《靜語系列》如,讓我們看到了創作者在進行的藝術探索,進行的探索在于忠于陶瓷材料本身,然后在創作中尋求其與另一種材料之間的“呼吸的共存”。他在探索的“陶瓷與玻璃藝術”,僅聽起來就感覺一種新的生命被呼之欲出。兩種材料在被運用到創作同一主體時可能產生的較量、掙扎、取舍直至最后的融合,這是令一個藝術家意興盎然的地方,因為總有某種碰撞而出的可能性在等著藝術家,等待藝術家掘開這材料所飽含的表現力。
再如作品《后昆蟲時代》創造了一只由彩繪瓷和不銹鋼“合成”的昆蟲形象,而且尺寸多在一米左右,作品看上去有一種未來異生物世界的既視感。瓷質昆蟲身體與不銹鋼肢體搭配在一起,兩種質感對比夸張,極具視覺沖擊力。同時,不銹鋼的肢體很好地承托起瓷質的軀干,解決了身體力的支撐,又使昆蟲腿部等本易破損的部分變得堅固。而且,在視覺上,圖案艷麗的彩繪瓷軀體與冷峻的充滿現代感的金屬蟲腿相互比照,不銹鋼與陶瓷的相接使得作品整體卻不失色彩,敏感而有力量。這也是創作者在創作道路的一種藝術新形式的探索。這類材料上的求新、形式的求異正好符合現代陶藝的藝術情感表達。
藝術家在運用材料時,試圖找到材料之間最好的融合,發揮出每一種材料自身最優質的特色來為自己的作品服務。例如,金屬作為陶瓷藝術品主體和裝置的運用,這要求陶藝創作者在進行陶藝作品的初始設計時,就將金屬材料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完整全面的考慮進去,并且要熟悉材料的特性,掌握好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掌握金屬和陶瓷兩種材料的特點屬性,相比單材料的創作而言,兩種或多種材質的綜合設計創造要更難把控,目前陶瓷藝術家們也都是因看重金屬材料作為一種特殊材質和陶瓷材料具有對比的語言性或者金屬材料可以達到陶瓷材料難以完成的程度而使用金屬材料。當然還有很多的陶藝創作者皆看重金屬材料自身所帶有的當代時尚感。對不同材料的把控也需要藝術家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挑戰從而找到最合適的介入方式。我們所說的是材料之間的融合,而非材料之間的矛盾。
3 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的意義
我們知道,現代陶藝所提倡的:一是觀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從而提升和轉變人的思維,從而促進著社會的發展,這也是所有新藝術、新風格的前提。二是融貫眾多學科的藝術形態,科學中有技藝,技藝中有科技,科技需要藝術,藝術需要科技,科技為現代陶藝的發展開辟了無限前景和可能。陶藝創作者們正在努力多維度多層次的表達自己的藝術感悟,在藝術創作中尋找合適的非陶瓷材料融入其中是有必要的。那么綜合材料的介入正好是現代陶藝產生新藝術、新風格的一個途徑。陶瓷新的視覺形態所形成的新語境,顯示著現代陶藝建設的進步,顯示著陶藝家對陶藝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深化,這也是在尊重陶瓷材料特質的前提下,對形式表現的可能性探求,同時也是對當代人文精神訴求的表達。
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可以使得現代陶藝產生新語境和新價值,有助于陶瓷表現形態的延伸,而且更是有利于對陶瓷產業的開發和市場的拓寬。已經有不少陶瓷藝術家通過對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產生的新語境及價值的研究,以期豐富現代陶藝的表現語言、拓寬現代陶藝的藝術表現形式、完善現代陶藝的審美理論體系,更希望對陶藝創作和理論研究的工作者有所裨益。
總之,綜合材料介入現代陶藝創作,擴大了現代陶藝的審美語境,為現代陶藝朝著廣闊的審美方向發展創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 杰奎姆·曼寧,切維里亞·克萊門特.現代歐洲陶藝教室——裝飾技法[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1.
[2] 方李莉.新工藝文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3] 白明.世界著名陶藝家工作室[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
[4] 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5] 杭間.中國工藝美學思想史[M].北京文藝出版社,1994.
[6] 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