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梅
摘 要:在現代音樂中,聲樂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它主要通過人類的聲音對音樂進行表達。聲樂表演者不僅要有優美的嗓音,還需要對氣息的運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將這兩者充分結合在一起,才能演繹出更有感情的歌曲,才能展現音樂的魅力。所以,本文將重點介紹歌唱過程中氣息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歌唱發聲;氣息;運用
0 引言
在歌唱過程中,氣息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也是發聲技巧的基礎,只有使用正確的氣息運用方式,才能完美地歌唱,并演繹出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內涵,將歌曲的魅力完全展現出來。所以,需要在唱歌的時候將呼吸的節奏控制好,并正確應用氣息的轉換,以此形成正確的呼吸方式,將歌曲的靈魂釋放出來,將歌曲的情感表達出來。
1 氣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在歌唱過程中,氣息運用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歌唱水平的高低,只有有意識、帶技巧的呼吸,才是歌唱的動力所在。一般歌唱的聲音需要將氣息的流向控制好,以更加舒緩的狀態進行歌曲表演,才能夠達到相應的演唱效果。對于音樂藝術而言,其最高境界就是氣息的比拼,只有掌握更好的氣息技巧,才能在藝術道路上獲得更好的發展。歌曲在演唱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抒發,而這些都需要通過氣息的強弱來控制聲調的進一步變化,以此最大限度地將歌曲的藝術魅力展現出來,以帶動聽眾的熱情,使歌曲被長久傳唱下去。歌唱本身就是一種呼吸藝術,它和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所不同,通常需要將氣息與音量結合起來,音量過高會使嗓子嘶啞,若是氣息不足則會影響歌曲的旋律性。
2 氣息的運用
2.1 控制好胸腔氣息的共鳴力量
氣息運用最重要的表現之一就是共鳴,通常胸腔共鳴是需要身體各個部分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的,不管是舌頭、喉嚨,還是腰部、肺部,都是氣息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位置。在歌唱的時候,不能單純為了尋找胸腔的共鳴而將氣息的浮動忽視掉,最好要將身體的各個器官調整到位,使其處于最佳的狀態。具體來說,就是需要調整氣息的浮動,把腰部挺直,胸部稍微抬高,這樣便能促進呼吸器官的順暢性,以確保氣息運用更加自如。在音樂發展過程中,人們探索出了更加適合歌唱的呼吸方式,即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它主要應用了胸腹肌肉和隔膜,將氣息與演唱科學地結合在了一起。這種方式在國內外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與“氣沉丹田”較為類似。在具體運用的時候應該將兩肩放松,將氣息充分吸入胸腔,然后口鼻同時吸氣,胸部會隨著呼吸的節奏自然收放,以此漸漸掌握平緩的無聲吸氣方式。在發出聲音之前,需要在肺部吸入七八成滿的空氣,橫膈膜出現下壓的感覺,下肋周圍呈現擴張狀態,腰部自然伸展,喉嚨中空氣下壓,會與上流空氣發生相應的碰撞,這時候開始歌唱,歌唱效果就會非常圓潤飽滿,也會更加動聽和悅耳。
2.2 將不同聲音的氣息流向協調好
通常情況下,音調的高低都是由氣息來決定的,音階之間的差異一般也都是氣息流向導致的。如果演唱音調比較高,應該對身體狀態進行調整,使氣息在胸腔的停留時間變短,由此控制好氣息的走向范圍,在位置比較高的氣息應該隨著音調的降低而減弱;如果演唱音調比較低,就要將氣息推動起來,使聲音從喉嚨中發出來,其氣息走向的范圍相對來說會比較小;另外,在演唱混聲部分的時候,應該控制好呼吸支點,確保氣息流通,并積極使用橫膈膜,將自然聲區的特點充分展現出來。控制氣息的流向也會對聲帶的振動產生直接的影響,當氣息的流動速度變快,作用力相對比較強的時候,聲帶的振動頻率就會比較高,這樣聲音的音量也就會比較高,反過來,若是聲帶振動的動力比較小,音量也會有所降低,所以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非常明確。
2.3 將歌唱發聲的呼吸要點領悟到位
在對氣息有了全面的理解之后,還應該注意對發聲精髓的領悟,并加強對氣息力度的控制,以此協調好身體的各個部位。熟練使用氣息,需要不斷練習并總結經驗,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開始練習的時候,不能過于急躁,先要進行簡單的音節練習,將僵化的身體放松,確保能夠平穩流暢地發聲后,再進行深呼吸,以此使聲音能夠被均勻地發出來。在詳細了解完氣息的運用之后,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擴展強化訓練,并將連音、頓音以及頓進音等方法結合起來進行歌唱發聲的練習,并切身體會氣息在全身的流淌,并運用自身的聲音特點,熟練掌握氣息運用方式。發聲練習還需要注意聲帶的疲勞,一定要適當休息,并保護好發聲器官,確保在演唱的時候能夠將狀態調整至最佳。另外,在生活中也應該充分體會氣息。
3 結語
在歌唱過程中,呼吸與氣息的控制和全部的發聲器官機能狀態以及歌唱技巧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所以在實際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能將呼吸孤立起來,而需要將呼吸、發聲以及氣息等內容全部緊密結合起來,以此達到盡善盡美的目的。在具體學習的時候應該依照個人的特點,探索適合自己的氣息運用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振.淺談歌唱中的氣息控制[J].文藝生活旬刊,2013(8):104.
[2] 楊春陽.教學中歌唱的氣息運用[J].讀天下,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