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王瀅舒
摘 要:隨著綜合型美學的應用在國內外呈成熟趨勢發展,兒童美學教育中逐漸將綜合型美學引入研究與實踐中,現階段兒童美育研究向著美學的融合式教育蓬勃發展。同時,對多感官親子元素在綜合型美學中的價值維度與綜合型美學項目中多感官親子元素的實踐向度著重關注。本文從教育與美學融合視角出發,通過實際環境分析,進行研究。本文對于兒童的綜合美學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幼兒美學;親子元素;多感官教學
隨著親子教育行業的“朝陽”式發展,體現在消費領域的新浪潮與新方向應運而生。在中國當代社會轉型中,文化軟實力逐步提高滲透到人們生活中,并潛移默化使其審美能力提升,美學將成為一種生產力,它會創造物質與精神雙方面價值,同時將對當前社會進程發展起到推動性作用。多感官元素的協調應用,配以親子元素的實施方式既是藝術美育的宗旨所在,也是提升美學形式的多元表達,為綜合型美學的實踐研究提供基礎。
1 綜合型美學中多感官親子元素的價值維度
1.1 綜合型美學項目中多感官親子元素的應用現狀
綜合型美學特質是使人們在多維美學空間中,感受多元化美學帶來的影響。綜合型美學轉化為項目實踐時,可以產生更優質的美學體驗。因此,國內外美學實踐(教育)項目逐漸向融合多元美學元素的綜合型項目發展。在兒童美學教育中,國內也有一定數量的美學項目在實踐綜合型美學課程。綜合型美學課程以感知“樂趣”美學為方向,以多維感官交互實踐為教學方式,輔以家庭互聯式教學,實現個人與家庭共同健康成長。同時,綜合型美學項目結合多感官親子元素,使家長通過美學形式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引導雙方在審美活動中釋放負能量,獲得精神層面的提升,從而去追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人生,實現美“由內而外”釋壓,找回“自我”。
1.2 綜合型美學項目迎合現代精神需求
現階段人們在社會、生活、環境等諸多元素的影響下對美學功能與發展方向越來越重視,對能夠融入生活中的美學,有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與需求。
我國著名美學家蔣勛聲稱美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綜合型美學項目調研數據中93.33%人群有意愿進行綜合型美學項目的嘗試,其中80%的家長希望孩子以各種形式接觸美學,也愿意進行家庭式美學活動。
1.3 多感官親子元素應用于美學的國內外價值發展分析
國外的美學理論研究于 20 世紀 60 年代興起后快速發展,目前,國外對于多感官親子元素的應用已初見成效。例如,歐美親子農場利用親子家庭觸及自然,使多感官親子元素帶動幼兒的美與發展。因此,具有融合式特點的多感官親子元素具有廣闊發展價值。
聚焦本國, 20 世紀 80 年代在美學研究方向開始起步,但仍處于初步接受美學理論階段。隨著美育的發展,多感官元素在實踐中逐漸顯現出優勢。例如金寶貝等早教機構逐步重視多感官親子元素的價值。但由于發展基礎薄弱,仍未能將多感官親子元素與美學完美搭配,因此,完善多感官親子元素與綜合型美學項目的結合,是當前社會對于多感官元素在美學中應用的嶄新態度與新形式的價值發展。
2 綜合型美學中多感官親子元素的實踐向度
2.1 美學與多領域優勢相輔相成,促進幼兒美育多元發展
多感官親子元素是兒童綜合型美育實踐的踏板與保障。將易于親子雙方接受的高效鮮明的多感官元素與當前教育進程中備受矚目的美學教育元素相融合,拓展實踐并改良教研。這不僅是美學領域的新角度發展,也是對兒童多元發展的重新思考與研精覃思。
2.2 拉近原生家庭親子關系,促進良性有效溝通
親子元素是當今時代發展浪潮下不可忽視的趨向,綜合型美學多感官親子元素的實踐向度將從填壓式強制教育向家庭互動式親子教育發展。拓展美育培養方式,矯正原生家庭交流方式。通過多感官親子元素,為家庭新式美育的發展開拓未來。
3 多感官親子元素與綜合型美學的困境與展望
3.1 困境與存在的問題
由于多感官元素與美學的結合目前處于發展階段,公眾知名度不高,使一部分人群有關于基礎和成效方面的顧慮。作為相對小眾概念,其理論基礎略薄弱,相關科研教研有待彌補,使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
3.2 多感官親子元素在綜合型美學應用中的預期與展望
當今美學與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種“現象學的關聯”,在社會及社區活動行為中得以彰顯。新時代父母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對多感官親子元素應用越發重視,愿意嘗試接受多元化的親子美學綜合項目,期望在多維環境下實現原生家庭的共同成長。多感官親子元素的應用將構成一個統一的態度體系,它會影響兒童人格、思維內涵及社會性的形成,因而,以多感官親子元素為主體新型美育形式,既是審美文化現象發展的新趨勢,也是使兒童在感受與實踐中提高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新途徑。
4 結語
多感官親子元素實現了綜合性美學項目與兒童類美育的聯結作用,融合現實性與引導性,在深入促進幼兒美育的培養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多感官親子元素在美學中的應用,是對親子交流自然和諧的促進,是促進原生家庭發展的途徑,是對于兒童類美育教育的再創造與重建,使兒童提高審美兼顧內在藝術思維的培養,促進其獨立的藝術內涵形成,讓美的形成由內而外。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工作規程[Z]. 2016.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 2001.
[3]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Z]. 2012.
[4] 劉悅笛.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Z].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