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場景速寫的繪畫技巧,研究了場景速寫訓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具體對畫面的構圖技巧、中心主題、留白取境、動態(tài)呼應、道具點綴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進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場景速寫繪畫能力。
關鍵詞:場景速寫;構圖技巧;留白取境
場景速寫是各類速寫的綜合,它包括了人物、動物、風景、動態(tài)、道具等諸多速寫。場景速寫的表現是豐富的,囊括了所有速寫的表現技巧和方法,其作畫步驟更加隨意和自由,內容可無限制的添加、挪動、變換。場景速寫表現的豐富性,要求畫者對畫面需要更高的整體控制能力、局部刻畫能力、布局能力以及對美感形式的把握。當然,在場景速寫的訓練中,初學者或具有一定造型基礎的人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如由于畫面構圖松散、中心主題表達不清晰而導致雜、亂、空、滑膩和飄膩等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畫者的繪畫能力不足,缺少對繪畫技巧的思考。那如何提高場景速寫的繪畫能力呢?筆者認為,在場景速寫的訓練或創(chuàng)作中,畫者應該重視如下幾方面的分析,具體包括構圖技巧、中心主題、留白取境、動態(tài)呼應、道具點綴以及色彩搭配等。
1 構圖技巧
構圖是表現場景速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考驗畫者對構圖技巧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王國維先生認為:“繪畫中之布置屬于第一形式,而使筆使墨則屬于第二形式……”其實里面所說的 “繪畫中之布置”就是說構圖的重要性問題。在構圖之前要想好表達的主題,然后采用相應的表現技巧。如若把畫面的所有物體看作成點線面,除了要考慮它們之間的大小、長短、方向、疏密、面積的關系,還要考慮畫面物體與四周邊距的關系,以便使畫面整體視覺平衡和舒服。據筆者了解,一些優(yōu)秀的場景速寫作品,其一般運用大透視的構圖形式,即是大仰視、大俯視以及開放式的角度,因為這樣容易抓住觀眾的眼球和滿足他們的視覺心理。大仰視和大俯視構圖一般會給人一種近大遠小的畸變效果,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如角度越大,視覺效果就越強,同時能快速傳達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開放式構圖,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和錯覺性,有別于傳統(tǒng),能傳達出一種強烈的形式感和耐人尋味之意。還有一種大場景的構圖形式,即是畫面有近、中、遠之景,信息容量大,氣勢恢宏,往往讓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筆者作品《重慶古建筑》,根據畫面主題需要,果斷選取了大場景的構圖形式。在構圖下筆之前,筆者心中有一個大體輪廓,然后將所畫的建筑、人、道具等逐一安排在預想的框架中,然后根據畫面實際需要將單個對象進行即興調整。面對紛亂的景物,筆者進一步對其進行“編組”和“挪動”,也就是對眾多人或物編排成若干個組,形成組與組之間的對比和呼應。為了編好組,筆者仍然需要對場景中的人或物進行取舍和挪動,舍去無用、不美的因素,挪進有用、美感的形象。所以,一幅有好構圖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備超強的整體控制能力,更需要敏銳的藝術判斷力。
2 中心主題
中心主題是畫面中最能勾起觀眾心弦和情感的那一部分,也是影響畫面形式美的視覺焦點。在場景速寫中,畫者要時刻注意畫面中心主題的布局。主題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中心思想,要求我們去尋找適合的元素,一般置于畫面中心并以它為起點下筆。中心主題就是一幅作品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要是表達不明確或缺少畫龍點睛之筆,就會顯得平庸無味,就像人沒有思想靈魂一樣。當然,有了好的中心主題,更需要一個主要的元素,即人或物來表達主題,否則創(chuàng)作就難以進行,達不到自己理想的藝術效果。例如,筆者作品《江西婺源風景-曬秋》,面對龐雜的景物,如何布局畫面的視覺焦點,如何使得畫面視覺平衡,都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為了能更好地突出當地濃厚的曬秋場景這個中心主題,經過多個設想之后,筆者設置了多個視覺中心點,其中以畫面左下角布局的當地人們忙于曬秋的場景作為主要的視覺中心點,并對景物做深入的細節(jié)刻畫,做到虛實明確,主次分明,盡量突出畫面的中心主題。
3 留白取境
留白取境就是以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留白技法讓畫面更加空靈、悠遠,給觀者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老子在《道德經》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即是有;空,即是色。大響,卻沒有聲音;大象,卻沒有形狀。大、無、空,皆是留白。由此可見,留白藝術的作用不小。在當代場景速寫創(chuàng)設意境時,畫者常借鑒傳統(tǒng)繪畫“留白”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意境,即是將無形看作有形,強調以虛當實,意盡形全。留白可以代表很多沒有出現、但又想表達的物象和意境。中國藝術大師往往都是留白高手,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例如,南宋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畫面只見一只小舟、一個漁翁在垂釣,船旁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四周都是空白,而讓人感到江水浩渺,寒氣逼人,正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這種詩一般耐人尋味的境界,是畫家心靈與自然結合的產物,在藝術上則是利用虛實結合而產生的結果。又如,筆者速寫作品《江西婺源風景-曬秋》,在對復雜的自然形態(tài)進行巧妙的布局后,留出大部分的空白來突出主景,把觀者引入那深邃的空間,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畫面中大面積“留白”展現了悠遠而豐富的意境, 反映了婺源人們的一種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4 動態(tài)呼應
動態(tài)呼應是場景速寫營造氣韻生動畫面的主要表現方法。場景動態(tài)往往是通過畫面單個或組合人物的動態(tài)形象,使得它們的動作節(jié)奏產生聯系或對話的效果。由于場景速寫的主要對象是運動著的人物,許多動作隨時發(fā)生著不同的變化。如何在畫面中布局好人的動作變化是場景速寫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選取人物的動作應注意動作是否符合主題的需要和是否符合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求。如一個動作不符合主題的需要,往往會使得畫面產生飄膩,不切實際,甚至會影響形式美的節(jié)奏規(guī)律。一個動作不符合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求,就像一段不完整的故事,有頭無尾,不能打動人的心靈,反而使人產生疑惑和凌亂之感。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以當時繁華的汴京為創(chuàng)作題材,畫上一共出現了八百多人,在全中國畫壇乃至世界畫壇都極其罕見,最難得的是畫家處理畫面的人物動作,個個神采各異,聚與散呼應得當,能使人觀后有穿越時空之感。畫面更像小說故事般的異彩紛呈,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活靈活現,風俗世情古色古香,呈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所以,要想場景速寫作品具有故事性和形式美,安排好人物動態(tài)是關鍵。
5 道具點綴
道具是場景速寫畫面不可缺少的要素,往往起到點綴畫面和說明主題的作用。場景中的道具包括各類工具、人物用品、家具陳設、前景雜物等。道具的選取要考慮是否有利于主題的需求,避免畫蛇添足。一般的畫者,往往會把看到的現場物體,全盤搬到畫面,不考慮道具所起的作用,反而造成畫面紊亂,雜。道具是畫面的客體,很多畫者只看重主體的安排,而忽略了客體的存在和作用。其實客體在畫面中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的,甚至可以給場景畫面帶來意想不到的氣氛。如《江西婺源風景-曬秋》作品,畫面許多的竹竿,烘盤等小件的道具,它們互相穿插、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在畫面起到點明主題和烘托氣氛的作用。
6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指對色彩進行有規(guī)律的搭配,可以取得更好的視覺效果。色彩是藝術家表現主觀情感的形式語言,藝術家運用色彩表現物象和感受,運用色彩規(guī)律處理畫面,表達色彩自身的審美力量。隨著繪畫材料的不斷開發(fā),畫場景速寫的藝術家往往不局限于以往的制作材料,不僅用線條勾勒,還用各類色彩來豐富速寫畫面的形式語言。在場景速寫中如何運用色彩呢,筆者認為,一要注意色彩的合理運用,符合主題的需求,不能濫用錯用。二要注意場景速寫中各物體色彩之間的冷暖搭配,協調統(tǒng)一,避免花哨紊亂。三要充分發(fā)揮主觀性的色彩意識,符合新時代的審美需求,避免不切實際。
總的來說,場景速寫繪畫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系統(tǒng)性地對繪畫技巧進行實踐分析。通過實踐分析,既能訓練畫者快速表現對象的技巧,又培養(yǎng)了他們敏銳的思維能力。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深切地體會到對形式構圖技巧、中心主題、留白取境、動態(tài)呼應、道具點綴、色彩搭配等內容的訓練和重視,對培養(yǎng)畫者的繪畫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是極其有益的。當然,畫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希望我們長期對繪畫技巧的不斷研究、總結、積累和豐富,可以使其成為自己創(chuàng)作場景速寫作品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繪畫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國維.王國維文集[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
[2] 張洪亮.中國速寫教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陳躍琴.試論“留白”技法在中國畫中的運用[J].美術大觀,2015.
作者簡介:馮德記(1988—),男,廣東陽江人,廣東工業(yè)大學藝術學研究生,助教,廣東工業(yè)大學華立學院教師,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