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辛
摘 要: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在民族民間舞的領域,我國民族舞舞蹈家應將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舞發揚光大。舞蹈家在表演的過程中應根據我國時代的要求及時代發展的進程,對民族舞進行創新融合,促進我國民族舞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創作;融合趨勢
0 引言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民族舞蹈家應正確地認識民間舞對我國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應加強我國民族舞的創新與融合,使民間民族舞緊跟人民的審美,確保民間民族舞能夠影響人民的思想,促進民族舞的長久發展。
1 民族民間舞的基本特征
1.1 民間舞的象征性
我國民族民間舞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是在人民思想較為封建的時期,并且在我國經歷戰亂的年代后依然流傳了下來。民族舞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我國不同時期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狀態,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民眾間流傳。經過長期發展,我國的民族舞被用于大小節日的祭祀,以滿足各個時期人民對神明的仰慕之情,使人民在生活中找到精神的寄托,進而使人民在遇到危難時增加信念,因此,民族舞具有象征性。民族舞蹈家在進行舞曲的創作融合時應保持其象征性。[1]
1.2 民族舞的地域性
民族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是只出現在某個地區,而是在各個地區都會有民族舞表演,并且各種表演的形式與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國的地域跨境較大,舊時代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通信不發達,因此,當地的民間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會形成自身獨特的表演形式,并且民間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還會結合當地的習俗,在祭祀的過程中還要根據神明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因此,我國的民族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藝術家在表演的過程中應融合各個地區的民族舞,使民族舞在表演的過程中繼續發展。
1.3 民族舞的傳承性
我國古代人民創作民間民族舞的初衷就是在農閑之余給生活帶來些許樂趣,記錄了當下人民的生活,使其在發展中表達了當下人民的所思所想,增強人民的生活樂趣。并且我國民族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是只對一個時代的舞蹈進行融合,而是結合了各個時代舞蹈的特征。因此,我國的民族舞具有一定的傳承性。我國民族舞蹈藝術家在編演民族舞的過程中,應將現代元素添加進去,確保我國的民族舞能夠得到傳承。[2]
2 民族舞創作融合的有效方式
2.1 在實際的創作中加入現代元素
我國民族舞蹈家在創作民族舞舞曲的過程中,不能只對既有的舞蹈形式及內容進行編排,應正確地認識現代元素對民族舞的影響,在民族舞的創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元素,促進民族舞的快速發展。另外,舞蹈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能固守老舊的創作思想,應根據人民的審美結合相應的現代元素,使民族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現代人民的審美,促進民族舞的快速發展。
2.2 在技巧中融入現代元素
我國民族舞在表演的過程中,想要提高表演的效果,應添加表演技巧,使民族舞的表演更加華麗,給觀看者帶來較為震撼的視覺效果。表演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表演者刻畫人物,幫助表演者表達思想感情,因此,民族舞舞蹈家在表演的過程中,應加強對表演技巧的運用,加深觀看者的視覺感受。在使用表演技巧時,表演者應根據時代的發展結合相應的時代元素,使觀眾更加喜愛民族舞表演。[3]
2.3 在情感的實際表達中表現出時代性
我國民族舞表演的最終目的是表達舞蹈創作者的感情,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與表演者產生共鳴,進而對觀看者的情感意識產生影響。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不能用老舊的思想表達舞蹈的感情,老舊的思想無法使觀看者產生同樣的情感,削弱了舞蹈的效果。因此,舞蹈家在表達情感時要具有時代性,使觀看者在觀看的過程中與舞蹈家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2.4 不斷創新
民族舞蹈家在進行舞曲創作時,應正確地認識創新對舞蹈的作用,在舞蹈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創新,促進民族舞的快速發展。觀看者會對既有的舞蹈內容及舞蹈形式產生厭倦感,因此,舞蹈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應不斷地創新,使觀看者對民族舞保持較高的興趣。另外,舞蹈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能對舞蹈內容進行盲目的創作,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對舞曲進行創新,從而加快我國民族舞的發展。
3 結語
民族舞蹈家在對民族舞進行創新時,應正確地認識民族舞具有的象征性、地域性、傳承性等特點,并且在編排舞曲時,應通過在實際的創作中加入現代元素、在技巧中融入現代元素、在情感的實際表達中表現時代性、不斷進行創新等方式促進民族舞與時代的融合,實現我國民族舞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喻潔.符號互動論視野下舞臺民間舞的文化本質探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8(01):36-40.
[2] 旦爭卓瑪.當前民族民間舞現代發展的融合性趨勢探索[J].大眾文藝,2015(18):169+105.
[3] 王昕.“文明碰撞”下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的困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0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