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藝術以表現情感內涵為根本,所以,營造適宜的情境來烘托情感,就成了舞蹈表演的一項重要任務。鑒于此,本文從舞姿動作運用和伴奏音樂編配這兩個方向切入,從舞蹈表演要素的對比和互補關系的角度來揭示舞蹈表演中“情境營造”方法的運用要領及其表現效果。
關鍵詞:舞蹈表演;情境;方法
舞蹈藝術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抒情、表情的藝術。雖然舞蹈作品(尤其是舞劇)也能表現一定的事件過程,但即便是在舞蹈敘事過程中,其敘事功能最終還是依靠舞蹈動作的表情功能來最終達成。因此,舞蹈最根本的表情功能就決定了在舞蹈表演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情境的營造。
1 情境的內涵探析
情境是文藝研究中經常遇到的一個特定語。它是指在一定時間段內各種要素、各種情況以相對或者互補結合的方式來呈現,共同發揮作用而構成的一系列境況的總稱。就舞蹈表演來說,各種肢體動作、伴奏音樂、舞臺燈光、布景等,都可以被視為構成情境的各種要素,它們之間的辯證統一、互補結合,也就構成了舞蹈藝術的情境。然而,由于舞蹈是以表情為本的藝術,因而其所塑造的境,歸根結底是為情服務的。所以,造境表情、傳情就成了舞蹈表演“情境營造”的本質、核心任務。正如前文所述,舞蹈動作、伴奏音樂、舞臺燈光、布景等是營造舞蹈表演情境的幾個基本要素。所以,舞蹈演員和編導也必須從以上幾個要素的運用入手,來營造適宜的舞蹈情境。以下結合具體的案例,從舞姿動作的運用和伴奏音樂的選配這兩個方面入手,嘗試闡述舞蹈表演中營造情境的方法及其運用效果。
2 舞蹈表演中營造情境的方法及其運用效果
2.1 運用舞蹈動作來彰顯風格韻律營造情境
舞蹈是以在時空中連續展現肢體動作為基本手段的表情藝術。所以,要營造適宜的情境,就必須選擇恰切的舞姿動作,并促使其連貫地銜接成為能夠彰顯鮮明風格韻律的舞句組合,才能借助舞姿動作營造出適宜的情境,傳達出鮮明而濃郁的思想感情。筆者以蒙古族舞蹈《夢中的額吉》的表演為例,來淺析運用舞姿動作營造情境的方法。
《夢中的額吉》表現了一位漂泊異地的蒙古族青年在夢中與母親相會的動人景象。所以,似真似幻的“夢”本身就已為舞蹈作品營造了一個情境的基礎。而演員要做的,則是選配適宜的舞姿動作來進一步強化、彰顯情境,以傳達出豐富的情感內涵。例如,在實際表演中,當要表現青年夢遇母親的欣喜若狂時,就非常自然地融入了笑肩的動律。當飾演母親的演員假裝頭暈即將摔倒之際,飾演兒子的演員不僅從背后扶住母親,而且改為半跪的姿態來表現如孩童般對母親的愛。此后,扮演母親的女演員首先開始單聳肩,扮演兒子半跪著的男演員則同樣用單聳肩來回應。在相對的單聳肩的過程中,男、女演員回復正常的體態和體位,逐漸演變成相對的雙聳肩。這一組動律非常真切地傳達出了母子夢中相會、欣喜無以復加的動人溫馨的場景,也為接下來夢境的破碎埋下了反向的伏筆。
之后,《夢中的額吉》這部作品的后半部分開始著力表現夢境破滅的場景。兒子幾次試圖擁抱母親,同時母親也相向而行擁抱兒子。但他們只是擦肩而過,各自抱住的只有空氣。這就非常生動地表現了夢境的虛幻屬性。而將這組表現夢境虛幻的動律動作和之前那組象征“虛幻中的真實”的笑肩動作加以對比,就能更加明確地凸顯出夢境終歸破滅的無情現實。在這無情現實的打擊下,兒子對母親由衷的愛和思念,也被淋漓盡致地反襯出來,從而引發了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正是由于運用了能夠彰顯風格韻律的笑肩等舞姿動作,與表現夢境虛幻的那一組舞姿動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夢境破滅的無情,深刻而鮮明地反襯出了兒子對于母親的愛與思念,達到了造境表情的目的。
2.2 借助生動的伴奏音樂來構建情境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在舞蹈表演中,選配適宜的音樂,往往能對構建情境起到畫龍點睛般的作用。例如,在傣族舞蹈《鳳尾竹下》中的開始部分,舞者側臥在地面上時,開始用手舞模仿孔雀走路時頭部不斷顫動的姿態,這時編導就采用了一串碰鈴和木鼓音樂來伴奏,非常生動地凸顯了孔雀的特有姿態;而當舞者在跪坐中腰腹部逐漸挺直,將要站立起來時,編導又選用了巴烏,用虛顫音和吐音吹奏了一段非常柔美的上行樂句。在這段上行樂句的引導下,舞者扭腰出胯,在如水般變幻的三道彎舞姿中,像夜幕中的蔦蘿花順著樹干爬上鳳尾竹枝頭一樣慢慢站起身來,非常生動地表現了柔美祥和的情緒氛圍。演員要恰切地把握這段舞姿動作來表現情感內涵,就必須反復地聆聽音樂,領會編導的配樂意圖,從而促使音樂和舞姿動作這兩個要素形成協調的交融互補,共同服務于情境的塑造和情感的表現。
3 結語
舞蹈表演的情境是由各種要素采取對比或互補的關系構建起來的。在《夢中的額吉》中,展現了舞姿動作對比在構建情境、表現情感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而《鳳尾竹下》則表現了舞姿動作與伴奏音樂這兩個要素互補交融所發揮的營造情境的作用。所以,舞蹈演員也必須注意觀察舞姿動作、伴奏音樂等各項表演要素之間的對比或互補關系,借此深刻領悟編導的創作意圖,才能在表演過程中生動地營造情境,恰切地表現情感內涵。
參考文獻:
[1] 汲艷蕊.試論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J].黃河之聲,2017(16).
[2] 索丹娜.探析舞蹈表演中情感基調的把握[J].北方音樂,2015(17).
作者簡介:于夢璇(1994—),女,江蘇淮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