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波
【摘 要】信息化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微博、微信、QQ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同樣,在企業發展中也出現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企業也要結合時代發展實行轉型、創新,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在當前的中小企業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善于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開展企業管理工作,無法把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這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在信息化時代下設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信息化;企業管理;模式;創新
1.信息化時代下的企業管理目標
1.1企業管理主體實現虛擬化
企業的管理主體屬于獨立的實體對象,在傳統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具備較強的穩定性特點,但是在信息化時代下,電子商務得到了普及、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那么企業管理的主體必須向著虛擬性發展,以此來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的環境變化,設定企業的動態聯盟。
1.2企業管理的目標多元化
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管理目標要實現多元化,“超利潤目標管理”“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都是和經濟時代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在當今信息化發展趨勢下,似的企業的商標、企業專利權、企業專有技術、企業無形資產都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中的作用,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所以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擴展資本范圍,利用信息技術來履約社會責任。
2.信息化和企業管理創新之間的關系
管理屬于一個組織或者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內部、外部條件,合理利用、配置企業的資源,以此來促進企業的健康、更好發展。企業管理創新目標往往定位于新市場、新技術、新產品中,企業實現管理創新中的主體對象屬于管理理念,而信息化建設可以為企業管理創新奠定穩固的基礎,讓企業的經營模式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讓績效考核指標趨向于規范化與標準化。同時企業管理創新與信息化建設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之間是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狀態,只有把兩者作為一個結合體,才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市場競爭力。
3.信息化時代下的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方法
3.1重視信息化建設的準備工作
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要想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需要重視信息化建設的準備工作,以此來把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優勢發揮出來,為企業管理奠定穩固的基礎。企業需要把社會和企業信息化系統有效對接起來,實現最佳的資源共享狀態,能夠隨時了解行業內最新的信息資訊。同時,企業需要引進一些優秀的技術人才,比如聘請專業的網絡通訊技術人員、信息技術人員,讓企業的運營方法、運營模式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下的社會大背景。最后,企業需要對基本的生產資源實行替換與整合,以此來讓企業發展趨向于全球化。企業除了要在內部管理上實現創新,同時也要在信息化建設中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此來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3.2設立立足于信息化時代下的財務管理目標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財務管理能夠及時發現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利潤最大化。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需要更新財務管理目標,明確企業的利益機制。企業的利益機制包含政府、公司股東、債權人、消費者、基層員工、經理層等,在信息化時代下,需要實現政府社會貢獻最大化、債權人償債能力最大化、資本增值最大化,同時也要注重人力資本收入最大化,讓企業的利潤和企業員工、公司經理層有著較大的聯系,這樣可以充分調動起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企業需要在信息化時代下,不斷地創新管理理念。在傳統的企業發展中,把廠商作為中心,追求的是大規模生產,而在信息化時代下,需要結合互聯網思維去創造企業運營的價值鏈,重新審視客戶、企業、市場、商品之間的聯系。
3.3設立完整的企業網絡型機構
在信息化時代下,各個中小企業需要改變以往的“科層制”結構,而是要設立完整的企業網絡型結構。在以往的企業運營過程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是相互獨立、互不相干的兩個部門,同時因為受到傳統企業管理制度的影響,中層管理人員的數量非常龐大,這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企業資源,還無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企業需要在信息化時代下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讓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融合在一起,這樣可以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實現全過程、全方面的監督與管理,達到業務、財務、決策一體化的理想發展狀態。
3.4樹立大數據化的企業管理思想
信息化時代下,企業在管理創新過程中需要樹立大數據化的企業管理思想,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科學化發展。在傳統的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的管理權完全掌握在企業所有者的手中,導致企業領導、管理者的作風、管理意識成為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不利于實現人性化的企業管理。各個中小企業需要樹立大數據化的企業管理思想,讓所有員工參與到企業管理中去,尋求新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的決策領導與管理者需要認同、接受大數據下的管理模式,納入到自己的管理思路中。企業的決策者與管理者需要對大數據有較為深刻的認知,優化自身信息能力與數據能力,為企業管理創新奠定穩固的基礎。其次,企業的決策者與管理者需要明確大數據環境對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價值,讓大數據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3.5注重信息技術的投入
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意識到在企業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但是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如部分企業管理者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較差,存在無法順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企業在企業管理創新中需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投入。首先,企業的管理者需要了解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明確企業最真實的信息化管理狀態,以此來改善、整理軟件、硬件。很多企業中的電腦處理器配置比較低,無法提供科學、有效的管理數據,部分ERP早就已經過時,最終由于數據誤差影響了最終的管理效果,所以企業需要定期更新信息化管理的軟件與硬件。其次,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真實的管理目標與發展水平,和一些優秀的軟件公司開展合作,制定出一套符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軟件,讓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化、專業化。最后,企業需要注重數據風險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時代下,經濟數據的來源非常復雜,數量也比較龐大,企業需要擁有甄別有效信息的能力,以此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4.結論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要不斷地創新管理模式與理念,實現企業管理的轉型與升級,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實現企業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利用信息技術來減少企業經營風險,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小平 .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策略探究[J]. 價值工程,2016,35 ( 13) : 47 - 49.
[2] 成明娜 . 信息化條件下的企業戰略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 ( 2) :88.
[3]郝霞.大數據時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06):124-125.
[4]馮芷艷,郭迅華,曾大軍,陳煜波,陳國青.大數據背景下商務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課題[J].管理科學學報,2013(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