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桃
【摘 要】《腳印,腳印》是青年作家劉云芳于2017年發表在文藝報上的散文作品。在《腳印,腳印》一文中,作者以反映生活的嬗變、壯闊和深邃而備受贊譽。具體來說,作者匠心獨運、構思巧妙,用俏皮的語言、溫情的講述,展現了故鄉的歷史與現實、傳統與現代、鄉村與城市之間的變革,引發了讀者關于城市化進程中,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式微;村人謀求發展而陷入故鄉與城市都難以安放靈魂的兩難;以及對人性浮躁、貪婪的批判,對真善美的呼喚等。意蘊豐富,引人深思。
【關鍵詞】時代;鄉愁;審視;認知
一、詼諧的表達
長久以來,市面上講述關于故土,關于鄉愁,關于鄉村與城市發展問題的文章層出不窮。他們多以憂傷的文字,描寫荒蕪的景象,營造傷逝的氛圍,奠定凄涼的基調。然而,《腳印,腳印》一文卻另辟蹊徑。作者劉云芳,有膽有識,視野開闊。在文章的構思、語言的運用以及情感的認知上,別出心裁。讀完全文,相信讀者會對作者詼諧的調侃而拍手叫絕,又會對作者因設計這樣的語言而呈現出的憂慮而引發沉思。讀者往往陷入到作者在語言運用中的不可思議卻又合情合理的矛盾之中,幽默中滲透出憂慮,感性的認知中又體現出理性。可以說,作者劉云芳多方面的文體實踐,來源于其高度的文體自覺。讓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如:“不似現在的孩子,在一起玩玩鬧鬧之后,便散開,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貓在屋里,抱著父母的手機,一動不動,像是人偶的手機底座。”,“但我家的狗卻不依不饒,每次看見他都叫得最兇。我父親在人前喝斥它,在背地里卻稱贊它,忍不住給它的盆子里多添一勺麥麩。”從這些表面看似無意、幽默的語言中,實則流露出作者對當下時代,人們缺少交流、溝通與合作的憂慮;對鄰里之間信任橋梁的坍塌,利欲熏心的鄙夷。除此之外,作者在句式上也精心安排。“春天,去采桃花,挖野小蒜;夏天去挖柴胡,順道逮野兔子、野雞,雖然有時候心里想的恰恰相反,是去逮野兔子、野雞的時候,順便挖點柴胡,等著曬干了賣錢;秋天的時候摘酸棗,打松子;冬天的時候撿干柴。”像這樣的句段,體現作者在長句、短句和整句散句的嫻熟運用,使文章的表達更錯落有致、音韻和諧、富于變化。自然而然,使童年生活、故土情狀躍然紙上,也流露出作者對童年、故土生活的懷念與熱愛之情。同時,也帶給讀者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隨作者的筆觸,自由馳騁。
二、溫情的流露
加拿大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在其《媒介通論:人體的延伸》中將媒介劃分為“熱媒介”和“涼媒介”兩種。熱媒介指媒介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比較充分,接受者較少參與甚至不參與就能理解其中的含義。熱媒介所含信息明確、豐富,無須額外的補充,自然人們的參與程度就較低了。然而,“涼媒介”所包含的的信息少,需要人們的主動參與。《腳印,腳印》便屬于“涼媒介”,因為作者的主要意圖不是詳實描寫淳樸的鄉風、鄉景,也沒有塑造具體、典型的人物形象,而是以一個“半道走出農村的人”的視角,用簡筆勾勒,給讀者渲染出一方宏大、壯闊的圖景。如文章開頭寫道小狗“一缸雪”,表達農家人與動物間的和諧統一,接下來寫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牛,作者雖簡筆帶過,但細膩的讀者不難發現,這是作者對傳統生產方式退出歷史舞臺的興嘆;接下來作者寫到農家人彼此之間的生活,透過目前的“記賬本”與爺爺看地走路留下的腳印和孩童玩耍的場面,分別表達了作者對曾經農家人彼此之間那份信任與融洽的追懷和對時光易逝的無奈。然后,作者又接著講述了村人離鄉進城的生存掙扎與精神困厄;荒廢的鄰家院子、鄰家人的不順與不孝,表達了作者對村人謀求發展所面臨的困境的同情;對鄰家人唯利是圖、不侍養父母的譴責。在整個講述過程中,作者的意象描寫是豐富的,意境是清新明麗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如“還有一層夢的厚度、一股鄉愁的長度。”一句中,作者化抽象為具體,將無形、無狀的“夢”、“愁”寫得具體可感,意蘊豐富。
三、理性的呼喚
《腳印,腳印》僅憑借自身非同尋常的藝術思想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就詼諧的表達的選擇就已經與眾不同。但是,作者所追求的遠不止這些。尤其在在文章的結尾,作者真切的流露出對人性的思考。既,鄉村在努力的保留腳印,而城市卻在努力清除腳印;在城市里,如果不注意保留人生和生活的印記,人的心靈會失去方向,感到迷茫,同時也會感到沒有歸屬感;從農村來到城市的人們,常常表現出故鄉的印記和生長出濃厚的鄉愁;普通人的人生印記,有的雖沒有文字的記敘,卻是真實的存在。當然,除開這些,作者寄予其中關于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慢慢消逝的憂慮,對人們在當下浮躁社會風氣中,一心為利,而不關心自己親人的行為也給予批判。我們必須看到,作者在整個講述過程中,不僅是其人文情懷的顯現,也是其文人責任的體現。作者也希冀讀者能透過文字,去了解、關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與事,不能等往事不可追,才后悔不已。同時,關于社會中,鄰里亦或者是陌生人,應當表現出最進本的誠信。再次,作者對待歷史的敬重、對根的探尋都值得讀者引起重視。
這樣看來,無論是構思還是表達,亦或是情感的抒發、理性的呼喚,《腳印,腳印》都算成功的一篇文章,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