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賀戰文
【摘 要】人機工程學作為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不能單純地依賴老師講授和學生做筆記,而是要逐步培養學生具有實踐操作、自主探索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案例實踐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最終使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人機工程
人機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廣泛開設于我國工科及藝術類專業中,用來研究和探討人與機器的相互協調發展問題。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雖然國外研究時間較早,但是被引入我國卻是在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年的發展,人機工程學的教學方式已經初步并完善。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人機工程學在不斷豐富專業理論基礎的情況下,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培養高素質的研究型人才,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這些都成為當前人機工程學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1、教學現狀
人機工程學作為是一個綜合性十分突出的課程,內容涉及理、工、藝術等專業,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從而對教學方法提出了特殊要求。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專業面鋪開的較廣,往往在教學中表現出針對性不強,章節內容與學科脫節的情況。
1.1教學內容廣泛、針對性不強
人機工程學雖與多門專業有聯系,但是其有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不同章節之間雖有相互銜接關系,但是相對于專業而言,并不是全部章節都與專業特點相關。例如人機工程學中的“人的心理特征”內容,在實操中就與藝術類專業相關度較高,而與機械類專業的聯系不是很緊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借鑒其它專業課程的內容,從而強化人機工程學的專業針對性。
1.2,教學方式傳統,缺少專業特色
人機工程學的內容設計理工、藝術專業,因此具有鮮明的工程與藝術相結合的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工程和藝術類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不能單純以課堂講授為主,忽視了趣味性。同時,在藝術類專業授課過程中又過多的偏向于藝術專業教學方法,忽視了專業知識點的講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這樣一來,工程與藝術結合的學科特色難以體現,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不到提升。
如前所述,將案例教學引入人機工程學,通過聯系生活,實踐教學的方式,克服上述教學內容、方法上的不足,對工程與藝術結合的課程特點具有促進作用。
2、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2.1.案例來源
“人體尺寸測量”是人機工程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章節,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老師就可以根據生活實踐,提出很多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問題——共享自行車如何適用不同人群的使用;教室里的座椅課桌是否適合書寫;投影儀的擺放位置是否合適;金工實習中所使用的各種工具的形狀是否符合人手的操作習慣等等。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流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2.2.課前準備和分析
以手部工具的尺寸設定為例,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手的整體尺寸大小,以及各手指之間的活動范圍等內容。在授課前,可以從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的訂書機入手,讓學生了解不同規格的訂書機所應用到的手部尺寸大小,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如圖1
圖1 針對不同部位施力而設計的訂書機
2.3.課堂討論、總結歸納
組織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對不同的設計應用方案展開討論。各小組可以從產品操作方式,施力部位以及使用過程中的人的因素等方面展開討論,并總結出設計要點。然后,在根據課程知識點,對設計進行可行性的討論和優化。
討論結束后,教師從教學組織和專業理論等角度做個小結。首先,教師要對案例教學的主要目的和整個教學過程做出解釋和總結。其次,教師應當對大家分析出來的知識要點作專業性評價,對實物設計的思路和學生沒考慮到的地方進行詳細說明,從而全面學生的思維。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出的觀點和想法加以評價,肯定學生的創新性想法和建議,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結語
人機工程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如何培養高素質的研究型后備人才,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這些都成為當前該本科生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案例式教學方法,從生活中取材,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本文通過以人的手部工具尺寸章節為例,探討案例教學法在人機工程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希望能更好的促進學科教育的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誠.包裝結構設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2.檀潤華,曹東興,產品設計過程模型、策略與方法[J],21世紀產品快速開發技術,2003(9):89-93
3.任工昌,劉永紅,張優云,機械產品概念設計及功能表達[J],2002: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