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貴鑫 薛麗紅 李曉寧
【摘 要】對分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調動積極性自主學習,提高學校效能,這成為目前高職課堂教學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主要以民辦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結合對分課堂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PAD對分課堂;課程教學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而民辦高職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在不斷尋求改變。在改革中,課堂教學改革一直處于核心地位,但過往的改革總是圍繞教師展開,學生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中。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改變,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調動積極性自主學習,提高學校效能,這成為目前高職課堂教學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主要以民辦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結合對分課堂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PAD對分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理論基礎
對分課堂簡稱PAD課堂,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張教授把講授式課堂與討論式課堂的有點相結合,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模式,該模式主要由三個基本模塊組成:講授模塊(Presentation)、內化吸收模塊(Assimilation)與討論模塊(Discussion),三個基本模塊前后相繼、環環相扣。
對分課堂模式自提出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很多教師都積極在課程中實踐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陳浩彬通過在《教育心理學》課程開展PAD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探索了PAD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的變化;蘆笛總結了對分課堂在會計類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陳瑞豐等分析了對分課堂對創新性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對分課堂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郭心毅等從高職學生的特征來進行分析如何開展對分課堂;徐菁也總結分析了對分課堂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很多學者和一線教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都為對分課堂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二、在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中開展對分課堂的背景
在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講授中,一直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一)從課程本身來看
在高職階段,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相對較雜,同時由于該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走向工作崗位,沒有成熟的工作經驗和實踐積累,因而對課程中很多知識無法理解,又會覺得無趣,從而導致課程枯燥、學生興趣不高、學生出勤率較差,知識短期內難見成效。
(二)從學生特征分析
第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自己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基礎知識的掌握不足,對于新的知識不愿意接受或接受起來難度較大,導致課堂停課效果較差。同時這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更多處于被動學習,學習動力不足。第二,容易產生挫敗感,對于學習不能持之以恒,學習熱情不高,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第三,動手能力較強,相較于理論知識,實訓課程更受到學生的歡迎,愿意進行實際操作,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基于上述背景,傳統講授式課堂教學已經不再適合民辦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而“對分課堂”的新思路,正好可以應用于此,嘗試解決上述問題。
三、PAD教學法在課程中的具體實施
結合上述分析內容,本文在相關課程中采用了PAD教學法,針對于PAD對分課堂的三個階段進行設計和實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下面以《物流基礎》課程為例,來介紹一下具體實施內容:
(一)講授(P)階段
由于《物流基礎》課程開設在工商管理類專業大一階段,學生對于此課程相對陌生,所以良好的課程導學內容成為了此環節的關鍵,經過實踐表明,越是貼近學生身邊的例子,越容易被學生接受,產生共鳴。所以,在每一章的課程學習前,都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導入,例如在講解配送這一章時,以學生生活中常常接觸的菜鳥驛站為例,讓學生去分析快遞與配送之間的關系,進而引導學生發現運輸與配送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通過學生自主資料收集熟悉一些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在課堂上進一步講解相關知識時,學生能夠結合之前所了解的內容做進一步深刻的思考,掌握所學知識。
(二)內化吸收(A)階段
在講授階段后,利用兩次課之間的一周時間來消化吸收。當然,內化吸收階段并不是學生完全自我開展,教師要通過任務的布置來推動學生的內化進程,在張教授提出的模式化任務中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為別為“亮”、“考”、“幫”,而這三方面其實都圍繞著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過程展開,例如在倉儲一章課后,學生結合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和任務安排開展內化吸收,從倉儲概念、倉儲類型、倉儲功能、倉儲業務流程等多個內容進行學習與思考,有的同學在筆記中寫道:“通過學習,我發現了現代倉儲與傳統倉儲的區別所在,在沒有接觸相關內容之前,我認為倉儲就是簡單的看管物品,按時交貨。但通過教材中的介紹和查閱了相關資料,我發現,現代倉儲并不是簡單的保管,而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和現代化的作業工具來提高倉儲效率,降低倉儲成本?!边€有同學提出了自動化立體倉儲在社會中的應用問題,這充分說明了學生進行了主動的學習,做出了深刻的思考。
(三)討論(D)階段
此階段主要為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互相交流、共同學習。討論可以又小組內部進行,也可組間進行,甚至可全班共同進行。例如在內化吸收階段有同學對于自動化立體倉庫問題有疑惑,在小組討論中提出,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對于立體倉庫的優缺點、適用性都進行了探討,并最終得到了一致的意見,通過自主思維的運用和鍛煉,實現認知能力的鞏固和提高。
四、結論
PAD對分課堂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師生雙方都能深切感受到這一全新方法帶來的改變。課堂氛圍的改變,學生參與度的增加都讓老師對于課堂重拾信心,同時學生也在學習中找到了主動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當然,PAD對分課堂教學法也不是萬能的,還是要結合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