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兵,熊 瑋,成 黎
(長沙學院體育教學部,湖南 長沙 41002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體質的不斷提升,體育產業作為經濟與體育的融合,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頂梁柱”。開展優勢項目的機會成本低于劣勢項目,生產效率也高于劣勢項目,因此,在體育產業的發展中既要確保各個項目的基本發展,又要重點發展優勢項目,提高生產效率。
“比較優勢理論”最早是由英國大衛-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提出的,當時稱為“比較成本貿易理論”,后來稱為“比較優勢貿易理論”[1]。比較優勢是指一個生產者以低于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為,也就是說在其他外在條件都相同的前提下,A單位生產一種物品的機會成本比B單位低,則認為A單位在生產該物品時相對于B單位而言具有比較優勢,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項目進行生產,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可以采取進口或貨物交換的形式獲得。
“比較優勢理論”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理論之一。迄今為止,“比較優勢理論”被廣泛運用到工業、經濟、農業、旅游業、服務業、體育產業等行業中,成為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例如,徐曦凡在《基于比較優勢的西藏旅游業產業發展研究》中特別提到西藏的旅游業發展速度顯著, 規模逐步擴大水平逐年提升, 這得益于在政策、資源、市場、品牌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比較優勢[2];例如,張玉佩、陸建飛在《江蘇省小麥生產的時序變化及比較優勢分析》中將近20年江蘇省小麥和糧食的種植面積、總生產等相關數據收集,運用比較優勢指數法對小麥生產時序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探討小麥生產的比較優勢水平[3]。由此可見比較優勢理論被運用到旅游業和農業發展運用中。
《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于2015年9月17日正式發布實施,本次分類將體育產業劃分為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活動、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其他體育相關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產品銷售貿易代理與出租、體育場地設施建設11大類[4]。近年來,長沙市體育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完善,步入體育產業發展新時代。
近年來,湖南省體育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城市產業群效應不斷增強,經濟社會效益日益提升,成為了湖南經濟新的增長點。據2015年體育產業專項調查的結果顯示,2015年湖南省體育產業產出總值為199.19億元,其中,長沙市體育產業總產出為104.15億元,占整個湖南省體育產業產出總值的52.29%;另外,2015年長沙市體育產業收入值為54.40億元,從業人數達到4.8萬多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長沙市體育產業發展已是全省體育產業的領頭羊。那么,進一步完善長沙市體育產業的結構,促進長沙市體育產業發展,做好榜樣作用的責任義不容辭。
通過對2015年長沙市體育產業的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體育教育與培訓、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產品銷售,貿易代理、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這11個類別和體育彩票(屬于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的專項調查與統計得出體育產業各個類別的總產出、增加值、從業人數以及占體育產業的百分比,如圖1所示。

圖1 2015年長沙市體育產業各類別比重
從圖1中可以看出,2015年長沙市體育產業中無論是總產出還是增加值,排第一的都是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中的體育彩票業,由此可知2015年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中的體育彩票業在體育產業發展中是最好的,其次是體育場地的設施與建設和體育產品銷售、貿易代理;另外,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這三個領域無論是總產出還是增加值都是較低的,而且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和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這兩個領域的從業人數只有一百多,因此,這兩個領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與人們的參與程度也有關系,所以在體育產業的發展中,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這三個領域的發展還具有較大的前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除此之外,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體育教育與培訓這六個領域的發展處于一般水平,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也應引起重視。
長沙市體育產業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并具備發展實力,有著較好的發展勢頭。但從生產效率角度來看長沙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存在生產投入大、生產效率低、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等問題;從各個項目的對比情況看,存在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從各個區的對比來看,存在區與區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等問題。
目前長沙市體育產業的優勢項目有體育彩票、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產品銷售代理與出租、體育場館服務這四大類,四類產業占總產出的85.91%。從比較優勢理論來看,發展優勢項目能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生產利潤,從而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促進經濟提升。但劣勢項目之所以成為劣勢項目也是有原因的,在大力發展優勢項目的同時,應清楚地認識到劣勢項目發展受阻的因素,并不斷解決問題,提升生產效率。
據調查與統計,長沙市較大型的體育場館有賀龍體育場、華鷹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體育館、廣運體育場等等,大大小小的體育場館約有7000多家,但場館的利用率不高,很多在場館周邊的居民對場館的使用情況和開放情況幾乎一無所知,出現很多時間空場的情況。應增加大型場館和現有場館的利用率,引進民營資金;政府以監督、指導為主,全面開放市場,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引進專業的管理型人才,提升管理水平[5]。
產業的規劃和調整應以產業布局為基礎,合理配置資源,對于優勢產業要形成相應的規模,創立品牌,建立良好口碑,充分利用集團效應。對體育健身行業及培訓行業進行標準化管理,走規范化、標準化的路子。對于體育用品制造業,要加強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走新型的、前沿的、時尚的道路。體育產業的發展應以體育資源開發、設施利用、體育用品經營為奠基,充分做好、做大、做強本體產業,再帶動其他相關產業[6]。
由于體育產業發展晚,另外有很多交叉型產業,例如體育旅游產業就是體育行業與旅游行業的結合。雖然目前各高校對體育人才的培養和對旅游業人才的培養都較好,但對于體育旅游人才的培養不夠,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加大對體育產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首要任務。另外,體育競賽一直都是體育產業大力發展的項目,對于體育競賽人才以及賽事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應通過組織或參加高端比賽,打造出一支高端的經營管理人才[7]。
體育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本研究對長沙市體育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并結合比較優勢理論的相關原理,對長沙市體育產業的發展提出了以下策略:大力發展長沙市體育產業優勢項目;增加現有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合理規劃體育產業布局;培養體育產業復合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