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誘發了農業機械更新的步伐,當代農業作業努力向著機械化靠攏,只有依靠機械才能將農業發展的更加完善,幫助農民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務。所以,更要做好機械的相關維護工作,提升機械的質量與維修技術,這樣才能實現農業機械維修的推廣工作,幫助農業機械降低使用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同時,可以對農機維修技術提供相關的意見及策略,提升農機使用中的安全性,降低生產使用成本。
關鍵詞:農業機械;維修技術;質量管理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方面卻較為落后,在農業生產作業中沒有將農業機械得到更好的利用,致使在一些生產作業中,很多農機沒有得到更好的保養與維護,引發設備出現問題,而農民對其不夠重視,誘發更多的安全隱患。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依據當前的農機設備作為出發點,不斷提出更多維修方案及維護措施,將農機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一、當前農機維修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維修工專業素質不高。在對我國農機使用過程中,很多設備出現故障后都不去找農機設備廠家進行維修,多求助一些實操經驗豐富的人幫助維修及養護,這樣做的方法就是為了節省大部分維修的費用,但這樣的維修與養護效果較差,使用一段時間后,還會引發新的故障,這就是維修工專業素質不高造成的,甚至在維修過程中因操作不規范而引發新的問題出現。
2.維修裝置比較的老舊。在當代農機使用與檢修中,相關的維修與養護技術更新速度較慢,習慣使用傳統的檢修方式,這讓很多農民在使用機械過程中,無法對農機進行故障判斷,大多數的評定辦法是以自身操縱機械的感覺去測評,聽聲音進行辨別,這類的測評方法在出現小的故障中可以使用,但在一些零件出現故障時,卻無法憑借這種方式檢測農機設備的相關問題,致使檢修工作無法進行。
3.相關檢修網點沒有運營資質。一些農機設備維修網點不具備專業運營資質,但卻操持著運營農機設備維修工作,而一些機械維護與檢修工人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培訓工作,對于農機設備生產作業沒有形成系統化的認知,貿然進行機械的維修工作,會造成行業維修不規范,難以突破當前農機維修技術,贏得更先進的技術與發展。
二、農機維修的相關技術
1.確保農業機械的日常保養與潤滑。對于農業機械的使用,更注重日常的保養及維護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緩解設備出現故障的頻次,特別是針對消耗較大部位的保養,特別要注意的是對其進行定期的保養與潤滑工作。注重對機械相關部件及線路的排查工作,這樣才能對當前機械的使用情況進行有效測評,是否需要更換零件等。針對易出現故障的零件要進行定期的排查與更換,這樣才能提升機械的使用期限。同時要注重潤滑的清潔程度,定期更換潤滑油,將內部的污垢與雜質有效清除,提升潤滑效果,減少因摩擦而造成的磨損。在更換潤滑油的過程中,要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控,根據該農業機械使用的情況,進行不同潤滑油的更換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在農忙與農閑季節對機械的有效維護工作,而機械的潤滑油不應隨意更換,農民應充分掌握該潤滑油的質量,才能對其進行更換,保證機械不會遭受更嚴重的侵害。
2.確保農機操作使用的合理性。在對農業機械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農機操作標準進行操控,這樣才能保障農機操控不受任何阻礙。同時,相關的使用者也要提升對農業機械操控能力,全面了解掌握農業機械的性能,這樣才能在使用過程中,減少因不了解而造成的故障。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對機械進行保護,發揮出保護的功能。在使用農機設備啟動前,需要對農機設備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機油冷卻液填補完善,滿足使用量才能啟動。機械啟動后,需要對機械進行事先的預熱處理,待機油及冷卻液溫度到達一定數值時,再進行機械的操控。若不將機械進行充分預熱,那么農機在使用過程中,機械運轉易產生超負荷,造成機械的損傷。在駕駛機械過程中,確保機械的載重量,按照載重要求進行作業,超載、超速等作業也會造成機械的超負荷運轉。
3.農業機械出現故障應及時維修。農業機械產生故障時,要及時給予檢測及維修,確保維修方式的正確性。不斷對當前的機械故障進行維修護理的探索,這樣才能在機械出現故障后,以更完善的應急處理方式提供檢測及維修。機械出現故障,多是在外出工作中產生的,而一些零件的損壞無法在戶外進行采購與替換,維修過程就顯得十分的困難。這就需要維修人員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將零件進行靈活替換及修理,而大的機械零件損壞,可以拿到生產廠家進行維修與替換,也可以對零件進行切毀,以焊接的方式進行二次更換。
三、做好維修質量管理的策略
1.重視維修技能的培訓,切實提高維修的實際質量。農機維修需要技術人員自身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及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幫助農民挽回生命及財產損失,確保機械的安全使用。所以,要重視對農機維修工人的技術培養工作,特別是當前的農機使用多數在農村進行,可以對農民進行相關的技能及簡易維修知識,幫助農民提升技能水平,方便后期更好的操控及檢測農業機械。
2.做好對農機維修技術的宣傳工作。切實做好對農業機械的維修的宣傳工作,這類工作需要當地政府的大力倡導與扶持,雖然,我國已經頒布過一些農機產品的維修與管理等方法,但是大多數農民及技術工人沒有對此進行系統的學習,面對農業化發展的大環境,有關部門可以將這些維修技術的方法與培訓相結合,這樣才能落實好農機宣傳工作,提升農機維修技術。
3.做好設備更新及配件管理工作。做好農業機械維修工作的前提是要做好對相關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使維修技術有所提升。同時還要求維修工人對維修站點所有的維修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這樣才能免去農機設備維修時的后顧之憂。維修機械的同時要叮囑使用者注意下次檢修的時間,對于已經超過維修年限的,要定期對相關零件進行更新替換,這樣才能保證農機使用的期限,保證維修管理后期的實際作用。
4.重視農機維修市場的監管。切實做好農機維護工作,就要做好對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對于無證經營的商戶應按照法律條例依法懲處,及時解決農機維護時所出現的糾紛問題,同時在維修過程中,需要有專人對農機維修進行專業的技術鑒定及質量分析,督促維修點更新技術,這樣才能提升農機維修的技術水平。
四、結語
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對農業更加重視,而農業的發展與提升就需要農機的加持,提升對農機維修的技術手段,定期養護是保證農機質量的前提,相關的技術人員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提升農機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生產使用成本。
參考文獻:
[1]羅艷霞.農業機械的保養與維修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07):154.
[2]王巧妹.論如何提高維修服務質量促進農機節能減排[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134.
[3]李艷媚.農業機械的維修技術及其質量管理[J].時代農機,2018,45(12):185.
[4]谷琳.農業機械維修中應注意的問題探討[J].南方農機,2018,49(21):49.
[5]辛麗.淺談農業機械常見問題的維修及保養[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173.
作者簡介:彭莉莉(1974-04-)女,貴州惠水人,大專,工程師,主要從事農機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