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元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便利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面對生活水平的飛速提升,生活方式也越來越現代化,但與此同時,人類的生活已經逐漸影響到自然環境的正常運轉,許多地方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一環,林場對自然界的修復、保護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甚至影響著國家的生態環境。本文就當前網絡化管理在林場資源管護中的應用做出了詳細的闡述,既闡述了當前林場資源管護的現狀,也提出了網絡化應用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網絡化管理;林場;資源管理;應用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科技的發展已經為人類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尤其是信息化網絡技術,已經覆蓋到了眾多產業,各個領域也基本上有了網絡化應用,這種網絡化的應用無疑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提高了效率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可能性,對于未來的領域的開發是充滿想象的。尤其是對于傳統行業,由于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較為老舊,效率低下,發展受到限制,而網絡信息化加速了發展進程,其應用效果也得到了實踐證明。在林場管理上,傳統方式的資源管護有許多弊端、盲區,而網絡應用的全覆蓋,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設施、更加先進的技術以及管護工作的提升。
一、我國林場資源管護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逐步加強林場的資源管護,并進行了林場資源管護的改革工作,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林場資源的改造與完善,我國林場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森林儲蓄基地以及森林資源的重要保護屏障,林場資源的管護工作不僅對于森林資源起到了保護,而且為我國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我國生態有序進行提供了保護屏障,同時也起到了社會功能,為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平穩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雖然我國的林場資源管護工作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林場資源的管護工作也步入正常發展軌道,但對于未來發展來說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1.林場資源管護資金投入不足
我國地大物博,疆域遼闊,在我國疆域中廣泛分布著眾多林場資源,再加上我國地形分布廣泛,差異性大,各地自然環境與風土人情也各不相同,導致林場資源在管護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地形地貌的影響,對林場的管護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廣闊的疆域、地形地勢的復雜多樣以及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這些不可控因素導致我國林場資源管理必須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以及資金的投入。但就目前來看,我國林場資源管護的資金投入并不到位,一些林場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不齊,林場資源管護的相關設備也不到位,林場內部的道路、通訊、監管設備設施較差,已經無法滿足林場資源的相關管護,這些都表明我國林場資源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2.林場資源管護亂占地、亂開荒
我國林場分布廣泛,其自然形成的資源豐富,尤其是地下礦產資源豐富,使得許多企業或個人胡亂占地,亂開發,嚴重破壞了我國的林場資源,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對國家林場資源管理增加了難度。再加上林區內許多開發施工單位是當地的支柱型企業,執法部門管理時并不嚴格,經常放水,以保證當期經濟的平穩,這是林場資源管護工作的“攔路虎”,對違法占地、開荒的隱瞞不報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林場資源的管護以及林場未來的發展,甚至有部分地區,其領導干部也帶頭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對林場資源的重要地位的認知有偏頗。這些原因的影響都嚴重影響的我國林場資源的平穩發展。
二、林場資源管護意義
1.保證物種多樣性、平衡生態系統
林場中有許多植物和野生動物,乃至土地中的微生物等物種十分豐富,部分物種只適合生存于林場資源中,若林場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則相應的物種就會毀滅,所以林場在自然生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加強林場資源管控能夠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物種生存安全,同時能夠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生態環境的穩定,確保林場資源能夠平穩發展。
2.防治林場災害
林場災害包括蟲害、火災等自然災害,這些災害對于林場資源是毀滅性打擊,尤其是火災,能夠將整個林場付之一炬。面對自然或是人為的災害,加強林場資源的管護能夠有效減少災害發生的幾率,將災害遏制在萌芽狀態中,也能夠做好林場資源的預報、預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面對蟲害災害,通過監控可以及時采取有效防蟲措施,及時止損;面對火災時,可以通過火災報警系統,將火勢遏制住,并進行及時的救助,也可以通過消防系統及時滅火,將各類災害的損壞降到最低。
3.防止林場水土流失
樹木有保持水土的能力,林場資源更具有保護水土流失的能力,加強林場的管護工作能夠很好地保護林場樹木、土地資源,能夠合理安排林場資源的利用,做到實時監督,避免因為過度砍伐或是開發,使林場原有的水土涵養能力降低,以至于水土流失、物種減少、生態環境不平穩、生態遭到破壞。
三、林場資源管護網絡化應用情況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我國已經逐步步入到網絡化時代,網絡化應用范圍在我國越來越廣泛,在林場資源的管護中網絡化目前正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雖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應用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
1.林場資源管護網絡化意識淡薄
我國林場網絡化應用雖有一定的應用,但在很多方面還可以進一步加強應用,部分林場仍處于傳統管護模式,效率低下、管控效果有限,其管理者以及林場員工自身缺乏林場網絡化應用的意識,對于林場網絡化應用認識也不足,沒有對林場發展模式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新技術、新方式差距過遠,導致了林場資源管理網絡化得不到應用于發展。
2.林場資源管護網絡化缺乏規范
林場資源管護目前發展是十分緩慢的,雖有網絡化涉及,但離目標還相差甚遠,重要的原因就是網絡化應用缺乏相關規范的限制,林場資源網絡化應用還處于自由式發展,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形式較為散漫,加上管護區域面積較大,使得管理難以形成規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門難以統一化管護,網絡化發展不到位。
3.林場資源管護網絡化技術水平有限
林場資源管護是需要有專業人才進行管控,并要有相關的技術人才進行網絡化的運營,這種工作需要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對林場資源十分熟悉的人員進行。目前來看,林場網絡化資源管控人員配備不合理,甚至沒有網絡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有些地方甚至用外專業人員進行管護,缺乏技術水平也沒有相關經驗,這樣會導致資源的浪費,也不會有一定的效果,網絡化水平不高。人才是第一要素,網絡化在林場的應用要有技術上的支持,這樣網絡化林場資源管護的效果才能夠得到保障。
四、林場資源管控網絡化應用措施
對于林場資源管理網絡化應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網絡化與林場資源管護更好地結合使用,更好服務林場發展。
1.加大林場網絡化資源管護的投入
加大對林場網絡化資源管護的投入,無論從人力、物力還是財力上都要加強網絡化管理,可以增加相應的林場資源管護的設備和設施數量,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在林場資源管護中采用網絡信息管理全覆蓋,努力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林場。在加大林場網絡化管理投入的同時,也要對林場網絡化管理進行定期的維護和維修保養,做好后續輔助工作,使網絡化管理能夠在林場資源管護中起到相應的作用,為網絡化林場管理提供安全保障、技術支持。
2.引進林場網絡化資源管護的人才
加強引進林場網絡化資源管理的人才隊伍,人才是網絡化林場管理的關鍵所在,是網絡化林場管理發展的技術源泉,人才的引入能夠帶來先進的網絡化管理技術,也為林場資源管護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由于林場網絡化管理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既有技術性又有管理性質,是一個綜合、全面的管理體系,因此人才的引入是必要的,能夠為林場資源管護注入新的活力。并且相關專業性人才能夠勝任網絡化管理體系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損耗,降低網絡化管理中的失誤,提高林場資源管護的工作效率。同時相應的還要建立起人才引入的相關機制,加大鼓勵力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拓展林場網絡化資源管護的領域
林場網絡化管理資源有眾多應用的領域,比如林場資源管護的GPS定位系統、全網絡化辦公系統、實時監控系統等等這些林場網絡化管理的應用為林場資源管護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工作時網絡化管理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優化工作效果,是現代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現有的林場網絡化資源管護雖然已經能夠基本滿足林場資源管護的相關工作,但是其網絡化技術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還有很多領域也可以應用網絡化管理,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不斷的開發研究,進行相應的探索,實現網絡化管理全覆蓋。除此之外也要依靠相應的技術,積極開發和引進各類林場管理軟件,并結合林場自身的實際情況,將網絡化管理系統化,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周圍環境、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勘探與預測。必要時還可以利用網絡化媒體對林場資源管護相關知識進行宣傳,應對市場相關動態進行監測。
五、結語
文章通過分析林場資源管護的現狀以及意義,對網絡化管理在林場資源管護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由于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化管理已經應用到許多領域,在林場資源管護中可以大量應用網絡化管理,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輔助做好管理工作,對未來發展來說,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
參考文獻:
[1] 森林資源管護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與防范探討[J]. 沈兆軍.農民致富之友.2018(15).
[2] 海寨林場森林資源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趙石華.綠色科技.2017(01).
[3] 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楊瑞文.綠色科技.2016(19).
[4] 森林資源管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 梁偉.北京農業.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