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初中生增加大量課外知識,發展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課外閱讀要想收到較好的效果,必須要防止課外閱讀出現各種失誤,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合理的閱讀材料、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促使學生利用較少的時間增加閱讀量,保證課外閱讀具有較高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外閱讀;知識面;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初中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語言交流能力。但初中生不具備充足的課外時間,因此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然的話,則會浪費初中生大量的課外時間,影響初中生課外閱讀的順利進行。本文首先指出了初中生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不足,接著提出了合理的閱讀方法,希望可以保證初中生課外閱讀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課外閱讀對于初中學生的作用
課外閱讀可以促使初中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使其接觸更為廣泛的語文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遇到新問題時可以嘗試從不同角度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初中生擁有語文知識較少,沒有閱讀過大量文章,所以開展課外閱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自課外材料中學習大量語文知識。
二、初中學生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不足
(一)閱讀目的不明確
大量初中生希望通過課外閱讀接觸大量語文知識,但在選擇課外讀物過程中面臨著大量問題。當前市場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閱讀材料,初中生一時間無從下手,不知應該選擇哪些書籍,甚至有的學生隨便購買幾種材料,但這些材料對學生本身的學習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有的學生一味遵從家長的要求,買的書枯燥乏味、不易讀懂,在遇到類似書籍時,還沒有開始閱讀則喪失了閱讀興趣。如有的初中生按照家長的要求買回一本《紅樓夢》,但由于看不懂只能放棄,認為此類書籍語言高深,不易閱讀。筆者認為,初中生應該結合自己的閱讀能力與興趣愛好選擇針對性材料,才能主動投入到課外閱讀活動中。
(二)閱讀內容過少
有的初中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閱讀能力,選擇的書籍對自己的語文學習幫助不大。有的學生只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遇到感興趣的書籍則樂于閱讀,但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書籍,即使書籍含有豐富的語文知識也不會主動閱讀。如有的初中生喜歡閱讀一些幽默故事,在此方面閱讀中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但此類內容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幫助不大,只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還侵占了學生的大量課外時間。筆者認為,初中生不應大量閱讀此類書籍,應該選擇一些有利于增加自己知識的閱讀材料,如對提高寫作能力有幫助的作文類書籍。
(三)閱讀過于隨意
大量初中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不具備正確的方法,只是走馬觀花地大概瀏覽一遍,并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內容,這樣的課外閱讀不能保證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只是幫助學生娛樂了身心。
三、提高初中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措施
結合上面提到的初中生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不足,筆者提出了提高初中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要想使初中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則需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投入到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上時間講解一些名人閱讀故事,使學生意識到閱讀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例如魯迅的故事,魯迅小時候就對學習非常感興趣,年紀很小時就進入江南水師學堂讀書學習,因為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突出,學校獎給他一枚金獎章,但他毫不猶豫將其換成錢,然后買了幾本書拿回家。在天氣很冷的晚上,魯迅就拿出書來讀,實在忍受不了寒冷時就嚼幾口辣椒,然后繼續投入到閱讀當中,吃辣椒不但可以抵御寒冷,而且還能提神。魯迅最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學生聽到這樣的故事,會產生主動閱讀的想法,感受到閱讀對今后學習的重要性。長期如此,學生會意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應該學習名人刻苦學習的精神。利用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大量名人案例,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欲望,提高了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二)幫助學生選擇合理的閱讀材料
語文教師要幫助初中生選擇最為合理的閱讀材料,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目,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尋找,積極利用課外時間開展閱讀。教師還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知識能力將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書籍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突出重點,有利于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語文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向學生展示一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刊物,如《讀者》《青年文摘》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積極接觸一些哲理性內容,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
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那么雖然擁有合理的閱讀材料,課外閱讀也收不到較好的效果。語文教師要對學生明確不同書籍的種類,以及應該應用的閱讀方法,遇到文筆精美的文章可以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認真領會其中的優美片斷,體會作者應用語言的技巧。遇到哲理性文章時,重點是感受文章中含有的哲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對生活產生新的認識。遇到感情豐富的文章時,要引導學生重點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自己表達情感的方法。遇到科技類說明文時,重點是理解文章中的科技內容,確定文章中的重點章節進行閱讀。初中生面臨不同種類的課外閱讀材料,要學會應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爭取利用較少的時間閱讀大量的材料,提高閱讀效率。
(四)合理評價課外閱讀
閱覽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是學生利用課堂時間開展閱讀活動的課堂,是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而設計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閱讀意識。由于學生擁有的閱讀能力不同,因此在閱讀中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評價學生閱讀時不能完全依據考核結果來進行。評價過程中要重視考查學生的閱讀感受,評價學生的閱讀過程,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為主要目標。
(五)做好閱讀筆記
為了保證課外閱讀收到較好的效果,促使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在課外閱讀結束后還需認真做好筆記。完成閱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行摘抄其中優美的句子或片斷,也可以用筆在文章中勾畫出來。學生在遇到優美句子時務必及時抄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中,空閑時拿出來讀一讀,細細品味其中含有的意蘊,自己感覺意味深長的片斷可以背誦,還可以對此進行擴寫,無形當中提高了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不然的話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遺忘,課外閱讀則失去了作用。
四、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尤其是課外閱讀活動,初中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可以防止初中生在課外閱讀中走過多彎路,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針對性閱讀材料,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保證初中生利用較短的時間閱讀大量書籍,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促進初中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冬郁.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4(3).
[2]潘廣勝.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45).
[3]吳桂蓮.桃源世外風光宜人——再議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構架和實踐[J]. 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5).
作者簡介:張慧玲,女,1980年生,福建省晉江市人,大專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