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馬丹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16所學校組團與織金縣熊家場鎮9所中小學、幼兒園結成幫扶對子,通過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教師結對、學生結對、物質支持、資源共享等方式,幫扶熊家場鎮大力發展教育,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4月4日,記者走進織金縣熊家場小學,在學校大門右側,有師生正在朗讀行知長廊里的對聯,朗朗讀書聲久久回蕩在耳邊。
大力發展教育才能斬斷貧困代際傳遞。2016年6月,在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和貴州省陶行知研究會牽線搭橋下,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第六小學與織金縣熊家場小學結成姊妹共建學校。此后,在長興縣第六小學的引薦下,長興縣第四小學、第八小學、古城中學、水木花都幼兒園等16所學校組團與熊家場鎮9所中小學、幼兒園結成幫扶對子。
“不畏崎嶇,砥礪前行。”這是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第六小學校長吳建國為熊家場小學立下的校訓。
“2016年6月以來,熊家場小學在長興縣第六小學的指導下,制定了以‘行知’文化為主線的三年發展規劃,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師教學,并結合實際探尋符合本校的辦學方式。”熊家場小學校長蘇云介紹,現在學校設立了名為“愛之園”的閱讀園地,有了很好的文化氛圍。
學校教師高菊通過幫扶講座、示范課的學習,改變了上課方式,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艾F在我在課堂上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會用細節去觸動學生。同時利用課后時間多讀書,只有自己的知識豐富了才能教給學生更多的東西?!备呔照f。
“我與結對的長興縣第六小學學生陳一笑互相介紹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還分享了家鄉的特產、美景。”熊家場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夏偉通過書信與結對的學生成為好朋友后,變得積極上進,踴躍參加各種課外實踐活動。結成姊妹共建學校后,兩所學校的學生互相結成對子,通過書信往來交流學習心得,互相增進感情。
結對共建以來,在長興縣第六小學的傾力幫扶下,熊家場小學的教師隊伍凝聚力不斷增強,學生創造力不斷迸發,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素質教育成績斐然,先后被評為安全文明校園、“五好”關工委、市級優秀少先隊中隊、德育示范校、素質教育示范校。此外,還在織金縣舉辦的各種文體藝術比賽中獲獎30余次,其中在2017年織金縣第四屆中小學生體育節羽毛球比賽中,7個項目的冠軍有5個被熊家場小學收入囊中。
長興縣第六小學與熊家場小學結成姊妹共建學校后,又引薦長興縣16所學校組團與熊家場鎮9所中小學、幼兒園結成幫扶對子,通過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教師結對、學生結對、物質支持、資源共享、中職合作、體育合作、管理干部互派掛職、教師培訓等方式,幫扶熊家場鎮大力發展教育,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通過走訪、座談,我發現最需要改變的是理念,學校的發展理念、領導的管理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都需要改變?!焙炗喗Y對幫扶協議后,吳建國立即到千里之外的熊家場小學考察調研,幫助找出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發展規劃,梳理辦學思路,明確辦學目標,制定實施策略。
要改變教育者的理念,首先得觸動他們的靈魂。吳建國邀請熊家場鎮各學校的校長到長興縣考察學習,通過對比來觸發思考??疾旖Y束后,這些校長紛紛開始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

在浙江省長興縣第六小學的傾力幫扶下,織金縣熊家場小學的教師隊伍凝聚力不斷增強,學生創造力不斷迸發,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圖為織金縣熊家場小學學生做課間操。
2017年11月,吳建國帶領專家團隊來到熊家場鎮,對各學校的三年發展規劃進行把脈。“現在每所學校都有了自己發展規劃及校園文化定位,例如熊家場小學打造系統的‘行知’文化、新麥小學打造‘善’文化、川硐小學推行‘國學’閱讀,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眳墙▏f。
制定發展規劃,確立學校的校園文化主題后,熊家場鎮各學校逐步向內涵發展邁進,教育軟實力得到較大提升。
“與長興縣16所學校結對以來,熊家場鎮各個學校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辦學思路,辦學理念更加先進了,老師們的教學觀念得到了進一步轉變,自身素質也提升了。學校、師生的結對不僅是教育教學的結對,也是脫貧攻堅的結對?!毙芗覉鲦偨逃芾碇行闹魅吻乇N說。
長興縣結對幫扶學校通過組織骨干教師到熊家場鎮送教,互派教師學習、互相結成對子,線上線下開展交流和課題探討等形式,幫助熊家場鎮各學校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業務能力。
兩地還開展互派掛職,熊家場鎮暑期教師培訓全部由長興縣遴選的優秀專家和教師幫助完成。
“開展幫扶至今,長興縣的優秀教師共為熊家場鎮教師送來示范課20余節,開展講座20余堂,互派學習交流近百人次,有效提升了熊家場鎮各學校校長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鼻乇N說。
秦保燦繼續介紹:“長興縣將優質教育資源全部無私向熊家場鎮輸送,并幫助我們申請了網上教學資源免費使用權。同時,長興的學校還為熊家場鎮的學校提供校服、圖書、體育用品等物資支持,對特殊學生進行點對點幫扶等,投入幫扶資金三年累計達40余萬元。”
據了解,長興技師學院和職教中心每年到熊家場鎮招生,對熊家場學生提供優惠招錄政策并保證推薦就業;長興少體校每年派教師到熊家場幫助培養體育教師并訓練學生,熊家場每年派教師到長興少體校跟班學習訓練、參加夏令營,費用由長興少體校全部負責。
2018年10月,織金縣委常委、副縣長彭學剛帶隊到長興縣考察教育工作;12月4日,長興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志強率隊到織金回訪,長興對織金的教育幫扶從民間交流上升到政府層面,雙方簽訂了教育合作、農民工培訓等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長興技師學院和職教中心每年到織金縣招收200名初中畢業生免費到長興就讀職業學校并確保就業。長興少體校每年到織金選拔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為織金培訓體育人才……
太湖之濱,烏蒙山麓,一場跨越山海的教育扶貧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