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抓手,平安鄉村建設是農村社會治安治理的重要目標,治安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村規民約完善與平安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的關聯性,村規民約包含治安治理的重要內容,同時又推進農村社會治安治理,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強對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村規民約 平安鄉村 治理能力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河南省平安鄉村建設問題研究》(立項編號:2018B44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朱玲玲,中共濮陽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主任,講師。
中圖分類號:D2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96
2018年底民政部、中央組織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并提出了“到2020年,全國所有村、社區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目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及各省市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了平安鄉村建設的目標任務,也提出了村規民約建設的具體要求。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平安鄉村建設是農村社會治安治理的重要目標,治安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加強對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的關聯性
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抓手,是鄉村治理方式的重要形式。平安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鄉村發展的基礎。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建設有一定的關聯性。
(一) 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鄉村振興是當前推進鄉村發展,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根據中央及各地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可以看出,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建設都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村規民約,是村民依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鄉村實際情況制定的涉及鄉風文明建設、農村道德建設、農村和諧穩定等方面的綜合性規范。村規民約是廣大農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有效方式,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4條規定的“各種守則、公約”的一種特殊形式。平安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村規民約是管理方法,平安鄉村是建設目標,但都同屬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二)村規民約完善與平安鄉村建設共同促進鄉村治理能力提升
村規民約完善與平安鄉村建設同屬于推動農村組織振興,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內容,村規民約是鄉村“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平安鄉村建設的關鍵是如何提升當前農村社會治安治理能力。而無論是村規民約的完善還是平安鄉村建設都需要不斷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考、法治保障的治理體制,都需要發揮村黨組織、村委會等陣地作用,開展宣傳普及實施等,通過村規民約的不斷完善與平安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共同促進鄉村治理能力提升。
(三)村規民約是促進平安鄉村建設的有力抓手
隨著村落的產生,村規民約便在村落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村內各項事務進行規范約束,在鄉風文明、平安穩定、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規民約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平安鄉村被賦予了新的要求,但村規民約依然可以作為平安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村規民約對平安鄉村建設進行規定、規范,通過村規民約的普及促進平安鄉村建設。特別是在當前完善村規民約的新要求下,在鄉村平安建設大推進背景下,實現以村規民約與平安鄉村耦合,以村規民約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和創新舉措。
二、村規民約助力平安鄉村建設的探索實踐
當前部分鄉村已著手運用村規民約助力該村平安鄉村建設,并取得了較好成果,具體實踐舉例如下:
(一)實踐一:魁膽村的治安村規民約
魁膽村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西北境,距縣城16公里,距平秋鎮政府地7.5公里,總面積14平方公里。該村是一個民俗民風濃厚的村寨,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魁膽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該村注重運用村規民約開展治安管理,村民通過《村規民約》在社會治安方面進行自我規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避免了違法違約行為甚至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形成了家庭和美、家族和睦、村寨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和社會秩序。如《魁膽村村民自治合約》第 2 條規定: “村民之間應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不打架斗毆,不酗酒滋事,嚴禁侮辱、誹謗他人,嚴禁造謠惑眾、搬弄是非。鄰里間發生糾紛,能自行調解的自行調解處理,不能自行處理的要依靠組織解決,不能仗勢欺人,強加他人。”《魁膽村村民自治合約》第 3 條規定: “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嚴禁偷竊設施、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嚴禁替罪犯隱藏贓物。愛護公共財產,不得損壞水電、交通、生產等公共設施?!薄犊懘宕迕褡灾魏霞s》第 8 條規定: “嚴禁偷盜。發生偷盜行為,金額在 300 元以下,偷盜人負責賠償失主損失外,自愿承擔違約 50-100元,同時寫出悔過書,張榜向村民公示; 達成違法犯罪的移交上級處理?!笨懘宕逡幟窦s關于維護社會治安規范的內容涉及公共生活、公共安全、公共風氣、家庭和個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等各個方面,這些規范較好地促進了該村的鄉風文明和平安建設。
(二)實踐二:杜集鎮村規民約助力鄉村群防群治
杜集鎮地處長豐縣東北部,東與定遠縣為鄰,南與肥東縣接壤,距縣城水家湖22公里,省會合肥60公里,土地面積178平方公里,321個村民組,16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1752名黨員, 5.1萬人,勞動力資源充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屬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先后被命名為“安徽省生態鄉鎮”“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合肥市第一屆文明鄉鎮”“合肥市科學發展先進單位”。
該鎮注重運用村規民約助力鄉村群防群治。根據相關法規政策,結合本村實際,為維護本村的社會秩序、移風易俗、社會公德、社會治理等方面而約束規范村民行為。“層級調處解糾紛,法律顧問進農村。各類矛盾屬地管,無理上訪羞先人。非訪不是維權路,不去上級亂投訴。矛盾糾紛先調處,調處不好再起訴。不信邪教不傳謠,賭毒不染家風好?!边@些膾炙人口的語句,是來自杜集鎮各村的村規民約。
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基層黨組織積極推動下,各村結合實際,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由黨委政府和基層黨組織牽頭與村民制定了符合本村習俗的村規民約,將村規民約與社會治理掛鉤,進一步發揮村規民約在維護社會穩定和治安秩序中的作用,提升村民自治、相互監督的群防群治意識,各村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到群防群治工作中。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治安防控等各項工作中,在維護全村和諧穩定,自覺做好守樓護院,積極同偷盜、搶劫、邪教、黃賭毒等犯罪行為作斗爭,共同致力于平安杜集建設。
三、村規民約助力平安鄉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2020年是鄉村振興戰略框架初步形成的重要時間節點,也是形成務實管用村規民約要求落實情況的驗收之年,在這一過程中,以村規民約的完善促進鄉村振興、促進平安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制訂平安鄉村村規民約文本
發揮村規民約在治安管理、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首先應制訂科學合理的治安村規民約文本,將平安鄉村建設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之中。如將綜治領導責任制、打擊黑惡勢力、宗教惡勢力、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內容,將公共安全、矛盾協調、鄰里和睦等方面用村規民約體現出來。村規民約的制定要堅持依法依規,其制定實施過程應主動自覺接受地方黨委政府的指導與管理,進行合法性審核,不能出現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堅持價值引領,彰顯村莊文化底蘊,深入挖掘村莊文化積淀,轉化為村規民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普及和被村民所接受和遵循。
(二)加強宣傳普及
村規民約制定主體是廣大村民,但由于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法治素養高低不同、理解程度差異,加之整合采納的是不同群眾松散的意見建議,以致于村規民約在制定之后,需要進行廣泛宣傳教育普及,以此提升村民的認同感和遵守的自覺性。新形勢下農民遷移流動性相比以前更快捷,這對村規民約的宣傳教育和普及增加了一定難度。鑒于此,作為基層組織的村民委員會應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群眾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對村規民約的宣講和教育。基層黨委政府、村委會應注意借助組織村級群眾活動,適時及時加強對村規民約的宣傳。可以將治安村規民約的宣傳,與群眾工作結合起來,利用干部下基層走訪或駐村干部入戶等形式,到群眾身邊開展宣傳,村干部以身作則、帶頭遵守,維護村規民約的權威性,共同促進普及。借助現代化工具,通過手機、微信、短信等進行村規民約的宣傳,通過編寫村歌、村謠等,將村規民約融入村謠,進過村民傳唱,使其入腦入心。
(三)完善相關制度
村規民約不是簡單的幾段文字,更是一個體系。村規民約的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應有一系列制度來進行保障。一是責任制度。確保治安村規民約的實施,首先應建立責任制度,鄉村治安情況與村民息息相關,是全體村民共同的事情,人人有責,人人負責。建立治安管理的責任制度,如與村民簽訂治安管理責任書,通過簽訂的方式,將治安責任傳遞給村民,加強其關注治安、參與平安建設,遵守治安村規民約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獎懲制度。嚴格獎懲,嚴格落實村規民約規定的有關獎懲辦法,如開展“守約家庭”“平安家庭”“友好鄰里”“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等評選,對模范遵守村規民約的給予表揚和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妨礙村規民約執行的人,通過寫悔過書,廣播、公示欄通報批評,取消其享受村里的各項待遇等方式進行批評教育。三是監督制度。充分發揮村級社會組織的監督引導作用,比如農民專業合作社、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新鄉賢等重要力量,可通過推選村內德高望重人員或者威信較高的鄉賢,建立監督小組,對村內治安村規民約遵守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糾正村規民約執行中的問題,以此引領村民共同遵守規約,促進和諧發展。
四、結語
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將村規民約與平安建設掛鉤,是當前完善村規民約,促進平安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的重要舉措,創新舉措,也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當前通過開展“雪亮工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抓基層綜治規范化建設、網絡化服務管理等鄉村平安建設的措施實施下,通過村規民約的形式是對平安鄉村建設文化層面的推進,是更持久和具有影響力的重要方式,相信在村規民約中注入治安建設相關內容,定能在推進村規民約完善的進程中,以村規民約促進平安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其才.鄉村治理視角下村規民約的變與?!再F州省錦屏縣平秋鎮魁膽村為考察對象[J].學術交流,2019(4):96-107+191.
[2]何傲.鄉村治理視角下少數民族地區村規民約的功能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8.
[3]陳寒非,高其才.鄉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實證研究[J].清華法學,2018,12(1):62-88.
[4]高其才.延續法統:村規民約對固有習慣法的傳承——以貴州省錦屏縣平秋鎮魁膽村為考察對象[J].法學雜志,2017,38(9):54-62.
[5]高其才.規范、制度、機制:村規民約與社會治安維護[J].學術交流,2017(5):9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