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超 韓穎
摘 要 為了更好的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職院校需要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更好的落實我國的教育方針,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使學生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還要加強對思政教學的實踐工作,使依法治國新理念更好地進入課堂,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依法治國新理念。
關鍵詞 依法治國 新理念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路徑
基金項目:習近平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路徑研究 課題類別:一般課題 課題批準號:XVIII4154。
作者簡介:石英超、韓穎,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11
法者,治之端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法治并不體現于公民對法條有多么透徹的理解,而在于努力將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中,體現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依法治國新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法治建設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適時推進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高職院?!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育人過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是高職法治教育本身的需要,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的價值
(一)依法治國新理念是十九大精神進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弊屓嬉婪ㄖ螄吕砟钸M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不僅可以推動課堂的發展,還能更好地解決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產生的問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與法治素養,普及法治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法治觀念,形成法治意識,認同法治精神,建立法治情感,生成法治文化自信感,提升運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培育高職大學生法治素養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有著重要意義。
(二)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進行立德樹人
學校在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時,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核心對學生進行培養,同時還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務為立德樹人,主要是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進行提高,要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與法治素養,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合格的青年與公民。依法治國新理念的內容具有豐富性,同時它所產生的體系較為龐大,涉及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法制運行的整個過程。但是教材的內容具有滯后性,有時會不符合現實情況,不符合時代變化,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有關內容,這樣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傳遞依法治國新理念,對新理念有一個更深的認識。
(三)提高學生法治素養的現實需要
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與素養。為了更好的建成法治社會,就要全面提高社會成員的法治素養,高職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我國社會法治建設的完成方面,有著決定作用。首先,學生法治知識教育更多地停留在法律知識的傳播上,偏重應試教育,致使學生的學法熱情被“功利主義”攔截。其次,大學生法治思維教育難以突破守法教育的“藩籬”,致使學生的法治思維習慣受傳統經驗干擾。所以說,要對高職大學生的法治素養進行提高,從而有效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講是對學生進行如何做人的教育,老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育工作,推動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要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目前我國需要提高高職大學生的法律素養,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二、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政教學過程的關鍵與重點
目前我國學校的教材已經根據十九大精神中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修訂,依法治國新理念已經開始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教材中。在現實生活中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政的教學過程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避免孤立化的教學
在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時,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法治素質的培養。在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時,老師要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要隨時關注有關依法治國新理念的知識,做到與時俱進,要對依法治國新理念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掌握,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將依法治國新理念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增強法治觀念與素養。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中融入依法治國新理念,要有整體性與連貫性,不能孤立化的講依法治國新理念,不能單獨拿出個別的法律案例知識點,要在每節課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老師要將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進行整體、連貫的學習與研究,這樣有利于老師通過自身的學習把依法治國的有關知識聯系起來,更好地向學生傳遞新理念。
(二)避免枯燥感的講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在講授過程中,要通過課堂教育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工作,講授式的教學是目前學校最為常用的教學方式,這個方式缺乏實踐性,更多的是老師傳授知識,老師對學生沒有太多的指導。依法治國新理念具有時代性與實踐性,所以單單依靠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傳遞依法治國新理念是不夠的,不利于依法治國新理念實踐性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的難度。實踐教學與講授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有利于更好地向學生傳遞依法治國新理念的有關知識。例如,可以加入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等趣味性故事的講授,這樣的授課是具有號召力與滲透力的,有效避免了思政教學的枯燥性,同時增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老師可以更好地為學生解答有關依法治國新理念的知識,對依法治國新理念有深入的了解。
(三)避免單一的方式
在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政教學過程的方式中,要創新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從而有效避免融入方式少,使學生對依法治國新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進行的,由于課堂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老師通過新媒體等虛擬空間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傳遞信息,使學生更加充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依法治國新理念,在學生法治素養與法治觀念的培養方面,要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的建設出發,同時也要從生活中法律案例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育人的教育工作,同時也有利于對法治進行宣傳,有利于更好地培養法治環境,還有利于增加學生對法治活動的參與度,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與法治觀念,推動學校和社會的法治建設。
三、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過程的路徑分析
(一)依法治國現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
全面依法治國的相關知識已經在新教材中出現,教材中有詳細講新時代的法治觀念與法治素養,里面包含了有關法治的知識,具有科學合理性,同時教材中的內容符合當前時代的發展,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法治教育知識。在思政的教學過程中,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課堂中要融入依法治國新理念,要根據新教材的知識內容與大綱要求對授課建立教學模塊,加強法律基礎課的課堂體系,這樣有利于為思政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改革。學校要通過細化和深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內容,使依法治國新理念更好的融入該課程中,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上要運用新媒體,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傳播依法治國新理念,推動信息化教學改革,使學??梢愿玫乩眉夹g向學生傳遞依法治國理念的有關知識。學校要用不同的方式將法治理念靈活的向學生展示,使依法治國新理念更好的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依法治國新理念。
(二)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的實踐教學過程
通過對實踐課的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使學生對理論課的理解與運用更加深入。學生還沒有走進社會,因此對國家的方針政策沒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對依法治國新理念的掌握程度不高,但是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法律基礎課之后,只進行講授教學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學生缺少學習興趣。但是有了實踐課就會很好地彌補兩者間的落差,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依法治國新理念,從而有效應用依法治國新理念。通過實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同時還要建立實踐教學常態化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機制對老師進行實踐能力的培訓,更好地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更好地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
(三)將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校園法治宣傳教育過程
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智教育,就是要加強思想政治的理論課建設,但是光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要充分發揮校園法治宣傳的作用,通過法治校園實現對德育教育的創新,這樣有利于增加老師教育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提高學生的德育精神。同時學校還可以將校園法治宣傳活動融入依法治國新理念,使依法治國新理念與校園普法建設進行有效結合,以依法治國新理念作為校園普法建設的引導。學校可以在“憲法日活動”“學憲法講憲法”比賽活動中融入依法治國新理念,使學校通過新技術和校園宣傳手段對依法治國新理念進行宣傳工作,這樣有利于加強宣傳力度,使人們更好地認識與了解依法治國新理念,同時這一手段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校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習能力。例如我校學生分別在2017年度、2018年度獲得天津市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特等獎和二等獎,在學院掀起了學憲法講憲法的高潮,依法治國理念在高職大學生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入和普及。
四、結語
我國在召開十九大中提出了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是該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我國為了更好的建成法治社會,要將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課堂中,通過不同的形式更好地向學生傳遞依法治國新理念,使依法治國新理念深入人心,使其得到更好地發展與宣傳。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依法治國新理念的認識,通過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傳遞有關知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培養成為具有一定的法治素養的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焦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N].中國交通報,2018-11-07(001).
[2]司書巖,齊航.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舉措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戰略[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5):1-7.
[3]杜艷艷.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的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7):63-65.
[4]李赟,晏波.依法治國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