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 劉望道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作為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引領高校學生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政治思想健康發展的重任。特別是在大思政背景之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還要不斷作出新的調整,在多維度上保持創新。為此,如何做到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多維度創新,值得每一位高校黨建工作人員深思。本文在分析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從積極推動學生黨建工作走進公寓區、落實黨總支干部掛靠團隊、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作為培訓工作重要補充三方面入手,構建起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多維度創新的路徑。
一、概念界定
大思政是大思政課程體系和大思政工作體系的總稱,包括思政教育教學工作,以及共青團、黨建各項工作。學生黨建工作指的就是在學生群體中貫徹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具體工作,也是正確引領學生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政治思想的主要陣地。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多維度創新的路徑
(一)夯實高校黨課基礎作用
黨課是高校加強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新形勢下,高校黨課教育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從黨課教育的理念、內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提升黨課育人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從而使高校黨課教育成為培養高校學生黨員、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
(二)抓住思政課堂陣地建設
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宣傳的主陣地。在大思政背景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要緊緊抓住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重要陣地,開展以課堂講解為主、各類實踐教學為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這對促進黨的思想政治理論入腦入心、普遍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有重要意義。
(三)推動黨建活動走進公寓
隨著無線網絡對高校學生生活的全覆蓋,高校學生的在校活動普遍具有“三點一線”的特征,學生在公寓中通過手機等網絡媒體就能夠了解社會、開展人際交往,形成了一種校園“宅文化”。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應積極推動學生黨建工作走進公寓,讓黨建工作正確引領學生群體中的“宅文化”。對此,應從兩個方面積極入手。首先,建設公寓區黨員工作站。學校黨委、各院系黨支部要切實將黨建工作落實到實處,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的組織、領導作用,做到每棟宿舍樓都有學生黨員工作站,以確保黨建工作能夠引領宿舍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其次,積極開展公寓文化建設主題活動。學校黨委、院系黨支部可以組織開展主題豐富的公寓文化建設活動,切實為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引領校園文化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落實領導干部掛靠團隊
高校黨委干部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在黨建各項工作中都發揮著組織、領導作用。為此,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應將領導干部掛靠團隊這一措施擺在重要位置。首先,黨委領導干部要在院系基層學生組織中兼任領導負責人,為學生黨支部、黨小組開展活動掌握方向,一起攻堅克難,找到基層黨建工作的突破口,進而為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作用。其次,定期為基層黨組織開展專題宣講,強化學生黨員意識,確保學生黨員隊伍能夠發展壯大,成為引領高校廣大學生政治思想的主體力量。
(五)結合學生需要開展培訓
培養大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職業道德能力是大思政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學生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證。要實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多維度創新,應將職業道德能力培養作為黨員培養工作的重要部分。學生離開校園后將成為社會各個領域的建設者、開創者,學生黨員的職業素養將對自身和身邊人的發展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因此,在黨員培養和發展過程中,關于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能力的教育必不可少,例如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信息處理、創新創業,以及領導力、執行力、個人與團隊管理等,以助于激發學生黨員的組織、管理、示范作用。在培養各方面能力過程中,更加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念,進而達到黨建工作引領學生思想健康發展的目的。
三、結語
在大思政背景之下,實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多維度創新并非易事,需要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探索與研究。文章所提出的觀點勢必存在相應的不足之處,希望廣大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夠積極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完善與創新建言獻策。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資助項目“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研究”(16JDSZ101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海口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