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惠莉,崔俊茹,李麗芳,谷 敏,張春艷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2433)
為落實學風建設工作,有針對性地在學生中開展學業幫扶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及成績,2018年5月至6月,在全體在校學生中開展了網上學習狀況調查。調查從學習動力及態度、學習習慣及方法(學習能力)、學習紀律、學習困難及應對4個方面設置題目,共有32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兩種(以下題目如不特殊注明均為單選題)。本次調查共參與答題3 412人,有效答題2 905人,有效答題率85.14%。組織學生通過問卷星網上答題,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統計和χ2檢驗。
3.1.1 在學習動力方面 少部分學生(30.9%)清楚自己未來的職業情況,大多數學生(69.3%)對未來職業感興趣,就業形勢和自我成才的愿望,是最主要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大多數學生(66.5%)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2.6%)將來從事的職業情況、就業要求,缺乏學習動力,學習努力程度不足。
3.1.2 在學習態度方面 大多數學生(87.3%)認為學習壓力不大,不到一半的學生(48.4%)能做到主動學習。雖然大多數學生(66.8%)認可考試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且71.2%的學生希望得到較高分數,但考前并不緊張(62.4%),同時有將近一半的學生(47.5%)以突擊復習的方式對待考試。相當比例的學生(28.8%)對學習成績沒有較高要求。學習壓力小,對自己要求的標準低,不能主動學習以及以突擊復習方式對待考試,都是造成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表1 關于學習動力的調查結果

表2 關于學習態度的調查結果

表3 學習習慣調查結果

表4 學習方法調查結果

表5 學習紀律調查結果
3.1.3 學習習慣方面 大多數學生(85.7%)認為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活動的時間,絕大多數學生能夠以正確方式(獨立完成或討論完成)完成作業,大多數學生(74.2%)認為作業量較為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學生(73.8%)沒有閱讀習慣,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3.1.4 學習方法方面 大多數學生(80.1%)不能在課堂上完全聽懂知識點,且感覺學習不輕松(71.5%),同時大多數學生不能堅持或不會制訂學習計劃,不能經常做到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這些不良的學習方法,阻礙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表6 學習困難及應對調查結果
3.1.5 學習紀律方面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能及時糾正學生課上的不良行為,大多數學生(73.3%)認為課上睡覺和說話的人不多或沒有,多一半學生對課堂手機管理持贊同態度(57.8%),同時反映晚自習秩序一般或不好(59.5%),近一半的學生(45.3%)反映課堂有遲到現象。課堂考勤及晚自習的管理仍是今后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方面。
3.1.6 學習困難及應對方面 學生認為學習壓力主要來源于就業壓力、師長的期望、同伴的競爭、自我期望及課業難度,大多數學生認為缺乏學習動力及意志薄弱是造成自己成績不理想的兩個主要原因,認為對課程的興趣不大、自身努力不足及學習方法不良是影響自身成績提升的主要問題,最希望在學業上得到的幫助是教師的輔導和朋輩的幫助。
針對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嘗試改進。
3.2.1 強化專項教育工作 一是強化專業認知教育。調查顯示,較多學生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了解一些或不了解,事實上,在選擇“清楚了解未來職業”時,各系學生差異顯著(P<0.01),與之對應,對“未來職業感興趣”的各系學生之間差異顯著(P<0.01),對未來職業了解程度低的學生,其對職業的興趣也相對較低。學生也認為缺乏學習動力是自身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因素,而缺乏專業認知,不清楚未來職業情況,勢必造成缺乏學習動力及興趣。
二是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學生認為意志薄弱是造成自己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時認為自身努力不足是妨礙提升成績的重要因素,偶爾和不能主動學習的學生占了51.6%,相當數量的學生(39.1%)制訂了學習計劃卻不能堅持,在80.1%的學生不能完全理解課堂內容的情況下,仍有59.6%的學生選擇偶爾預習新課,75.8%的學生選擇偶爾課后復習,從不預習新課的學生占到了 24.4%。71.5%的學生感覺學習不輕松,87.3%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不大,原因是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低、標準低(28.2%的學生認為及格即可,0.6%的學生認為不及格很正常),導致了成績不理想,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缺乏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及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今后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幫助學生改進和提升。
三是開展精準幫扶工作。針對學生中不同群體的特點,開展相應的學業幫扶工作,應當成為今后學風建設的一個重點,如學習方法的輔導。調查顯示,27.6%的學生認為學習方法是影響成績的主要因素,不知如何制訂學習計劃的學生占了26.4%,14.3%的學生自認為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學習和活動的時間;再如開展網絡知識教育,38.0%的學生認為迷戀上網是成績不理想的原因,17.4%的學生對課堂手機管理持不贊同態度;開展讀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閱讀習慣;同時,調查顯示,教師的輔導(62.7%)和朋輩的幫助(60.7%),是學生在學業上最希望得到的幫助,應該成為今后開展學業幫扶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2.2 開展多元并進的管理工作 一是修訂并完善相應制度。學生認為學習壓力首先來自就業壓力,可以嘗試將學習成績更加緊密地與實習和就業等工作聯系起來,加強學生在校期間全程式的就業教育,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將壓力轉化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業提升。此外,師長和自身的期望、同學間的競爭也是學生認可的主要的學習壓力,可以從制度層面,完善成績管理制度、相應的獎勵項目及費用、相應的懲治措施,開展各類競賽活動,大力表彰優秀學生,樹立先進典型,嚴肅處理違紀人員,營造濃郁的學習競爭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開展專項整治活動。28.2%的學生希望通過加強管理達到提升學習成績的目的,課堂秩序及考勤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學生認為晚自習秩序及課堂遲到現象仍有待改進,為此開展晚自習、課堂考勤、課堂手機管理等涉及學習紀律內容的專項整治工作,嚴肅學習紀律,營造嚴查嚴糾的紀律氛圍,促進學生專注學業。
3.2.3 加強系別間的溝通、交流工作 在“對未來職業的了解程度”“是否感興趣”“學習是否努力”“是否能主動學習”“作業量的情況”“課堂遲到”“晚自習秩序”等多個方面,各系學生間回答差異顯著(P<0.01)。這其中固然有各系的專業特點及客觀條件的因素制約,但也能看到各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可以通過系別間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取長補短,促進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強化學風建設是學校的重點工作,做什么、如何做,不僅要通過調查研究,摸清情況,還要結合實際情況,注重實際效果。此外,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較為客觀、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學業存在的問題,為此,今后在開展各類學業幫扶活動中,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不僅要充分依托學生朋輩輔導的力量,而且要與學生就學業幫扶活動的目的、方式等達成共識,注重贊賞及鼓勵的運用,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以期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