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鐵忠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諾氟沙星又被稱為氟哌酸,屬于合成抗菌藥,具有較強抗菌作用,且對人體機影響較小,其常用于治療因敏感菌而引發的腸道、尿道等感染性疾病。而諾氟沙星膠囊要想發揮作用,必先確保其能溶出。藥物溶出度即指藥物從膠囊劑或片劑等固體制劑中在特定介質下溶出的程度與速度。由于藥物的溶出度直接會影響到藥物在人們內的利用與吸收情況,因此,溶出度已成為評價制劑生產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文通過對諾氟沙星膠囊的溶出度實驗進行了探討,旨在找尋有效的測定方法。
諾氟沙星膠囊實驗材料主要有磷酸、醋酸、鹽酸、市售樣品、乙腈為色譜純、氫氧化鈉、三乙胺均為分析純。本實驗所用到的儀器有智能溶出儀,型號為PCZ-8M,紫外分光光度計,型號為UV-2450,自動清洗器,型號為KQ-250DE[1]。
對諾氟沙星樣品進行精密稱取,加入24ml稀鹽酸,將其稀釋為5μg?ml-1的溶液,按照分光光度的方法,在其210nm~400nm波長內進行掃描,通過實驗發現,本實驗樣品在276nm~278nm波長處的吸收量最大,輔料對實驗不產生影響。因此,可得出測定波長為1nm±277nm。
選擇測定波長所用的溶液,將其靜置7小時之后,檢查其吸收值是否出現變化;若無變化,則證明樣品在溶液中較為穩定。
選取一顆空心膠囊,模擬濃度在210nm~400nm波長內掃描與溶出度測定流程,以證明在277nm波長出空心膠囊對測定并無影響。
對諾氟沙星對照樣品進行精密稱取,使用鹽酸溶液將測定溶液密度稀釋成6、5、4、3、2、1μg?ml-1,對1nm±277nm處波長吸收值進行測定,通過實驗表明,吸收值與溶液濃度在1μg?ml-1~6μg?ml-1時呈現一定的線性關系,它的回歸方程時為:0.9998=r,0.0134+7.7940A=C[2]。
選取諾氟沙星樣品,根據溶出度測定方法,取1mL的50%氫氧化鈉與2.86mL冰醋酸放置在1000量瓶之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使量瓶中的溶液達到900mL,并進行振搖處理;待振搖結束后,使用50%氫氧化鈉溶液或冰醋酸將溶液pH值調制為4.0,再次添加蒸餾水,將溶液稀釋到刻度位置,以制得pH值為4.0的醋酸緩沖液。在此之后,將儀器轉速調整為50r?min-1,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操作,經過40分鐘后,取出適量溶液,進行過濾,對后續所需過濾的溶液進行精密量取,使用適量的pH值為4.0的醋酸緩沖液,稀釋成每1mL中含有5μg諾氟沙星樣品的溶液;與此同時,選取適量的諾氟沙星對照品,加入到一定量的pH值為4.0的醋酸緩沖液中,進行振搖處理,待諾氟沙星完全溶解之后,制定每1mL中含有100μg諾氟沙星對照品的溶液;之后,進行過濾,對適量續濾液進行精密量取,采用pH值為4.0的醋酸緩沖液稀釋成每1mL中含有5μg諾氟沙星樣品的溶液[3]。選用上述兩種溶液,使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在277nm波長處兩者的吸收值,通過兩者的吸收度比值,可計算出每粒諾氟沙星的溶出量。共測定六個廠家生產諾氟沙星樣品,測定結果見表。

表 不同廠家樣品測定結果數據表
通過以上實驗結果表明,各個廠家諾氟沙星含量雖然都已達到合格標準,但是不同諾氟沙星樣品的溶出度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其中,部分廠家諾氟沙星膠囊的溶出度和75%限度相差較大。根據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筆者認為造成部分商家諾氟沙星膠囊溶出度與75%限度相差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輔料選擇不合理。輔料的疏水性或者親水性對諾氟沙星膠囊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溶出度具有重要影響。若是輔料選擇不合理,水性介質與輔料表面的接觸角將會變大,從而產生毛細管反向作用,水性介質不易滲入,使其難以溶出。第二,輔料與藥物混合方法不科學。在輔料中,藥物的分散面積越大,溶出速度則越快,而若是同一種藥物,使用不同的混合方法,那么所達到的溶出速度是不盡相同的。因此,要是輔料與藥物混合方法不科學,那么將會導致藥物溶出度降低。第三,藥包材空心膠囊質量問題。若是空心膠囊在介質中無發生溶解,那么包裹在膠囊中的藥物也無法溶解、溶出,因此,需對藥包材空心膠囊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以保障諾氟沙星膠囊的溶出度。
通過對諾氟沙星膠囊的溶解度實驗發現,輔料選擇的合理性、輔料與藥物混合方法的科學性及空心藥包材空心膠囊質量的標準性,可有效保障諾氟沙星膠囊的溶解度。因此,廠家在生產藥品時,應合理選擇輔料,科學配比藥物與輔料,嚴格控制空心膠囊質量,以充分發揮出諾氟沙星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