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菲

【摘 要】目的:探討研究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眼科患者80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治療,20d后治療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比較兩組住院時間,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兩組治療前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0d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心理護理應用到眼科護理中,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加了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眼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2
眼睛是人面部五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眼睛是否健康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好多有眼睛疾病的患者通常會出現焦慮,緊張,甚至出現抑郁,在治療眼睛疾病的同時,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1]。因此,本文采取病例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研究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眼科患者80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17-72)歲,平均(44.49±5.77)歲。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20-74)歲,平均(47.11±5.82)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有眼科類疾病的患者;(2)均屬于自愿參加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其他科室疾病患者和入院資料不全者;(2)合并精神異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治療。具體操作隨時觀察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按照醫囑給患者指導用藥,做好日常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治療。具體包括在患者住院前給患者做一次SAS,SDS評分測試,根據評分制定出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健康的指導,讓患者了解病情,根據醫生的治療方案,告訴患者這樣治療的優點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一些簡單的自我護理知識,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的心理,增加患者的信心,讓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要態度和藹的與患者溝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工作,學習和家庭背景,進行針對性的溝通,使患者充分的信任護理人員,建立良好關系。對于一些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還要對患者進行開導,必要的時候要采用一 些特殊的方法,讓患者把情緒發泄出來,還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根據患者的喜好去布置病房,給患者踏實,溫馨的感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心理,20d治療后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
1.4觀察指標
(1)住院時間,SDS評分,SAS評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治療前、治療20d后SDS評分,SAS評分進行評估;對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評估。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SDS評分,S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0d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討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的健康直接關系到人類的正常生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增多,眼睛的過度疲勞,使眼部的疾病也成為了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多見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萎縮等[2],在治療期間,多數患者會伴有輕微或者嚴重的緊張,抑郁,焦慮的情緒,對病情的恢復非常不利,因此在治療患者眼睛疾病的同時,患者的心理健康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3]。本文中所提到心理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SAS評分,SDS評分制定出詳細的護理方案,從各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比如,在入院初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與患者講解疾病和治療后所能達到的效果,對于手術患者,給患者講解手術的方案,操作,優點和術前、術后需要的注意事項和基本的護理知識,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減少患者的不安,對于嚴重的緊張和焦慮患者,可以采用音樂療法,或者與患者的溝通,開導,讓患者把不良情緒徹底的發泄,釋放出來[4],讓患者更好的積極地配合治療,早日康復。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20d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治療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緊張的情緒,增加了治療信心,能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縮短了治療時間。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應用到眼科護理中,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加了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潘仙娜, 于潔. 舒適護理在眼科門診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中的應用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23):2957-2958.
賀珊梅, 劉志紅. 心理護理干預對眼外傷致眼球摘除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 貴州醫藥, 2018, 42(2):251-252.
曾素華, 盧素芬, 吳素虹,等. 眼科護理風險評估單在低視力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11):849-851.
張書平, 史靜華, 郭麗霞,等. 眼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護理研究, 2016, 30(13):1586-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