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

【摘 要】目的:探討OEC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急診室急救患者17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OEC管理模式措施,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等。結果:兩組急救患者護理效果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47%,對照組為88.23%(P<0.05);觀察組搶救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滿意度為96.00 %,高于對照組的66.00%(P<0.05)。結論:OEC管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急診急救的效果和滿意度,縮短急救時間,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 OEC管理模式;急診急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急診急救是為患者贏得最佳搶救時間核心,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急診急救提出更高、更快、更好的要求,時間就是患者的生命,急診護理是患者治愈的最基礎的工作。護理人員淵博的知識、熟練的手法、精湛的技能以及豐富的經驗是使患者得以治愈甚至得以生還的保障,這對急診護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就進行急診的患者而言,大部分都是發病較急,而且病情較重,生命受到了較大的威脅。那么護理人員就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做好患者信息收集的工作,只有對患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根據病患病情的緩急次重,有序地展開有效的急救護理。從實際的工作來看,相當一部分患者的心理都是帶有恐懼的,而急診護理工作的重心就落在如何解決患者潛在危險預防手段以及存在的緊迫健康問題。本文通過收集我院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70例急診室急救患者,分析OEC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急診室急救患者170例,其中男90例、女80例,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50.25士4.79)歲,其中疾病類型有嚴重外傷、腦出血以及突發性休克等,患者均經過急救室急救,并且了解受傷過程或者原因。患者均符合OEC管理模式或者常規護理條件,符合倫理道德,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等。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5例,兩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基礎資料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急診急救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急救,遵醫囑用藥。研究組急診急救患者采用OEC管理模式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院前急救護理:患者均具有發病急、病變快、死亡率高等特點,院前急救目的就是緩解患者危險態,盡量爭取搶救時間,醫務人員首先觀察患者意識和生命體征,初步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應急救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等,對于出血患者緊急止血等,基本措施完畢后合理的對患者進行轉運治療。
(2)急診室急救護理措施:入院后醫護人員詢問患者癥狀和院前處理措施,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針對患者癥狀以及受傷部位決定由什么醫生處理,立即送入搶救室搶救,并且連接相應監測和急救儀器;注意患者呼吸道有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實行氣管插管;觀察患者口唇顏色,對于有循環障礙者建立靜脈通路,對于休克患者,通過相應處理措施,使患者蘇醒,縮短休克時間等。整個搶救過程觀察患者心理狀態以及情緒變化,同時與家屬實情溝通等。
(3)急救后護理措施:急救結束后,對患者病情進行24h觀察,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轉入普通病房進行護理,對患者心理、飲食、健康知識、用藥情況等進行相應的干預。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以及搶救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滿意率。臨床護理效果評價固:(1)顯效:患者整個護理過程準確無誤,病情穩定,恢復較快,病人清醒后對自身病情有清楚了解。(2)有效:患者整個護理期間無任何差錯,病情穩定,恢復較快,但是清醒后對自身的疾病無清楚了解。(3)無效:整個護理期間存在護理差錯,患者恢復較慢,清醒后對自身的疾病無清楚了解。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x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均值士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7. 65 %,對照組為88. 2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698,(P<0.01)。
2.2 兩組搶救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滿意率
觀察組搶救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0%,低于對照組的20. 0%,滿意度為96.0%,高于對照組的66.0%(P<0.05),見表1。
3 討論
OEC管理模式是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夠滿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護理人員在急救過程中與病人保持良好的溝通,是保證醫患和諧關系的重要因素。秉著時間就是生命的態度,護士應該盡可能的短時間,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初步的了解,評估和確定護理步驟,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主動搶救,爭取搶救時間,護理人員應不斷提升自己,以最好的狀態拯救患者。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OEC管理模式在患者滿意率、搶救成功率和預后情況等方面都比接受普通護理的患者要有優勢。在急診急救工作,OEC管理模式都發揮了明顯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藍青芳. OEC管理模式在急診急救工作中的作用[J]. 中國農村衛生,2015,22:57+59.
曹美芹.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6,06:33-35.
鐘梅,黃麗. OEC管理模式在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08:101-103+107.
宗雨晴,彭飛. 院前急救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進展[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6,09:879-882+885.
王麗嫦. 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急診護理分析[J]. 當代醫學,2013,02:133-134.
劉紅秀. 案例教學法在急危重癥OEC管理模式查房中的應用體會[J]. 衛生職業教育,2013,06:123-124.
徐群,張燕. 急診科護理管理方法及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02:247-248.
胡穎,胡楠,尚楠. OEC管理模式在兒科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1:249-250.
孫娟. OEC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05:125.
邢春鳳. OEC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33:51-52.
賴蘭靜,張慧,廖云英,黃譚招. 急診科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及效果[J]. 黑龍江醫學,2014,06:736-737.
張莉. OEC管理模式在嚴重創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價值[J]. 吉林醫學,2014,2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