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濤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同時也催生分享經濟時代的到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了概述,分析探討企業建立該模式對財務人員的影響,并根據這些問題對財務人員提出了具體的應對建議。
關鍵詞:財務共享;財務人員;影響
一、財務共享基本概述
現階段,歐美發達國家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FSSC)模式的應用日趨成熟,隨著該模式的引入與推廣,我國使用財務共享服務管理模式的企業也在逐漸增多,特別是在金融行業、通訊行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比較普遍。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幫助企業精簡財務流程,并能保證財務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還有,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有利于實現企業資源合理配置,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此外,利用該財務管理模式對財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能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問題,進而對企業的財務隱患進行預防與處理,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傳統的繁瑣、重復性高的會計工作將會被簡化,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將放在財務管理方面。
二、財務共享對財務人員的影響
(1)財務人員的職能角色轉變。傳統的財務工作包含大量繁瑣、重復的會計記錄和核算,占用很多人力資源,并且耗費時間多。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之后,其財務人員就不用耗費過多的精力在這些繁復的勞動上,直接通過運用ERP及信息技術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完成這些業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保證了業務質量。以前的會計賬務核算職能在逐漸減弱,管理職能體現得更加明顯。
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企業的財務部門設置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做會計分錄與核算的財務人員將大大減少,進而企業將需要更多的具有戰略眼光的管理會計人才與和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在企業中管理會計職能會越來越重要,管理會計工作者通過對財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提高企業的決策有效性與內控能力,及時發現并預防企業的隱患與問題,做好企業內控工作。財務人員的工作中心將轉向于財務管理,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2)財務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水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要求企業要增設財務管理人才。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為會計分錄和賬務核算,財務人員只需要熟練掌握財務相關知識與財務軟件,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繁瑣的賬務核算簡化、規范化之后,企業將重心放在了財務管理方向上,大部分財務人員就面臨財務職能的轉型,要實現這種職能轉型就需要財務人員提升自己的能力與綜合素養。
企業的基礎財務數據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處理后,財務人員所接觸到的是被簡化的數據,僅僅憑借這些數據來分析企業的財務情況,其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實現對這些財務數據的合理分析就要求財務人員要具備過硬的綜合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戰略性眼光,涉獵一些金融、稅務、全面預算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識,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目標的財務決策,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財務人員需要靈活精準地定位自身角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讓傳統財務人員的角色定位發生了變更,經眾多學者研究得出,企業財務人員的角色轉換類型有以下三種:一是戰略財務人員。戰略財務人員以全面專業的財務知識為基礎,擁有發展性的戰略眼光,具備熟練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以便為企業做出科學的財務決策。二是業務財務人員。業務財務人員首先也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然后還要有優秀的溝通表達能力,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系溝通,及時將財務數據信息與相關部門共享,促進企業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達到優化企業業務結構的目的。三是共享財務人員。共享財務人員主要需要具備的非專業知識是計算機技能,以熟練操作運用企業的財務共享系統,另外,共享財務人員還要具備一定的耐心和心理素質,因為該類型財務人員可能在某段時間內一直從事同一模塊的工作,這就需要工作人員的耐心與堅持。
上述這三種不同的財務人員類型,其專業知識水平與其他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企業財務人員可以按照自身所具有的強項與優勢,或是根據自己的職業愛好,通過綜合客觀的自我評價,靈活地選擇自己要轉型的角色,確定自身職業發展的方向。
三、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建議
(1)構建互聯網思維,提高溝通合作能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財務工作和互聯網相融合,所以財務人員要緊跟這個趨勢,構建互聯網思維,如用戶思維、平臺化思維等。
所謂用戶思維,即指財務人員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全方位為客戶著想,提升服務質量。也就是說,財務人員要從客戶的需求出發,讓客戶切身地體會到服務質量的改善,此外,還要統歸納在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不足,為客戶尋求處理方法,進而實現符合客戶需求的財務共享服務。
平臺化思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利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企業業務與財務管理對接,企業與銀行對接,以及企業與供應商對接;其二,平臺化思維也是企業職工的個人平臺化,即企業要鼓勵職工建立“主人翁”意識,樹立強烈的責任感,發揮其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2)搭建復合型知識結構,拓展管理決策能力。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財務共享服務正在向數字化、獨立化方向發展,如獨立運營的財務公司等,這樣就促進了財務“兩化”的生成:財務人員的非財務化、非財務人員的財務化。首先,財務人員的非財務化是指財務人員要走出財務會計部門,與其他部門建立聯系,學習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別要與業務管理人員加強溝通,根據企業的戰略總目標來制定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財務目標。其次,非財務人員的財務化是指各級管理層要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學習一些財務知識,在某些問題上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去尋找解決方案。因此,在“兩化”趨勢下的財務人員不只要熟練運用財務專業知識,掌握如何操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而且還要用長遠的發展眼光看待問題,鍛煉自身的管理決策能力,從而合理調動企業內外部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如果財務人員不主動提高自身能力水平,那么很可能就會失去自己的價值,被其他人員取代。所以,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集知識、思維與管理能力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財務人員要主動學習、善于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綜合素質,否則將不能在企業中立足,被社會淘汰。
(3)建立專業化競爭優勢,培養工作聚焦能力。會計工作主要倚重于專業判斷。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判斷是以會計、審計為基礎,利用工作經驗來進行判斷,這種專業判斷的主觀性強,也不依賴其他學科知識。但是隨著財務職能的轉型,專業判斷的工作方式也在改變,僅有會計專業知識是不夠的,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合理運用金融、法律、經營等方面的知識或經驗,實現經驗性判斷轉向專業性判斷。不過,一個人的知識儲備畢竟是有限的,首先還是要完善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研究,成為該領域的專門人才。所以,財務部門可以對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進行搭配,建立具有綜合知識技能的復合人才組,從而高效地完成業務,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更加可靠的財務信息,實現企業的良好運行與發展。
四、結語
互聯網將企業管理推向信息化、數字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是關系到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促進了企業財務的有效性,對企業的管理決策有積極影響。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使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的企業呈增長趨勢,這也導致了企業中財務人員面臨著職能轉型,所以,財務人員要正視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準確找到自己的新型職能定位,積極主動學習,不斷強化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適應如今的新形勢,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找到新出路。
參考文獻
[1]崔瑤.“互聯網+”時代下集團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問題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17):178+180.
[2]許漢友,姜亞琳,張蓓.“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J].新會計,2016(01):28-32.
[3]朱平洪.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5(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