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茹 葛楠 夏昉 徐曉紅
長春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長春,130117
體質健康管理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與心理健康鍛煉為目的[1]。國外體質健康管理發展比較成熟,美國早在19世紀就形成體適能測試辦法;日本于1959年開始健康管理工作,并于1964年制定了《體育運動振興法》,這對增進國民身體健康、豐富國民生活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其他國家也陸續建立起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國內健康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及行業出現在近20-30年,國務院于1995年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相對國外,我國針對專業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較少,本研究有針對性地明確我國高校實施健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解決對策,對大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及完善我國大學生健康管理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吉林省3所醫學院校學生300人,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47%。
根據研究需求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編制完成的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和中醫體質量表[2]。收集調查對象一般數據:年齡、體重、民族、運動狀況、生活習慣等。
將調查數據輸入SPSS 22.0進行各因素的卡方檢驗,剔除無顯著影響的因素。在卡方檢驗基礎上進一步對數據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運用逐步進入法對變量進行篩選,以P﹤0.05為標準,剔除無顯著性影響因素。
調查對象年齡均在17-21歲,其中男生70人,占23.3%;女生230人,占76.7%。具體見表1。
在17個變量因素中,經單因素及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性別、BMI、吸煙量、運動時間、親友關系、痛經等6個因素對平和質有影響,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民族、飲食習慣、飲酒量、家庭住址、睡眠時長、生活壓力、近親婚史、用藥習慣、家族病史、手術情況等11個因素的顯著性均大于0.05,說明以上11個因素對平和質沒有明顯影響。見表2。
本研究將顯著影響因素歸類虛擬變量,中醫體質分類作為因變量定義為二元變量。第1個體質為“平和質”,賦值“1”;其余8個體質視為一個整體“非平和質”,賦值“2”。用OR=Exp(B)值代表自變量每改變1個單位事件發生比的變化率。

表1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征
大學生平和體質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發現性別、BMI、運動時間、親友關系、吸煙情況等6個因素對平和質有顯著影響。其中女性對平和質的影響是男性的1.952倍,說明女性因與男性生理結構的差異更易產生非平和體質;BMI值正常對平和質的影響是不正常的1.686倍,說明身體質量過高或偏低都對體質有影響;運動時間固定對平和質的影響是運動時間不固定的0.496 倍,說明運動習慣對體質有顯著的影響;親友關系緊張度對平和質的影響是親友關系不緊張的0.424倍,說明保持良好親友關系,降低壓力與焦慮的產生,更利于平和體質的發展;針對男性,不吸煙對平和質的影響是吸煙的3.688倍,說明吸煙習慣對體質健康存在巨大傷害。針對女性,有痛經對平和體質的影響是沒有痛經的0.604倍,說明長期痛經會給女性帶來極大的身體危害,誘發許多疾病。

表2 大學生體質6個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總體來說,大學生體質健康在生理因素、行為因素、社會因素3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性別差異影響體質健康。性別與體質健康存在顯著性關系,胡琳琳表示不同性別群體的社會角色影響其健康狀況[3]。男性體質平和程度優于女性,女性偏頗體質傾向更高,男性身體更加強健,更趨于平和體質。男性新陳代謝較女性更加旺盛,對運動的興趣高于女性,善于調節情緒[4]。而女性更易受環境、壓力等外部條件的影響,情緒容易波動,在生理上具有經、帶、胎、產的特殊性,易抑郁,多焦慮,消耗較大,這說明生理結構的不同導致了男女在體質健康上的差異。
有無痛經影響體質健康。痛經者體質偏頗程度高于無痛經者,有痛經者對平和體質的影響是無痛經者的0.604倍,女性痛經是陽虛質體質的體現,痛經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及精神、神經因素有關,痛經也會誘發許多婦科疾病,這說明痛經問題對女性體質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女性應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
運動習慣影響BMI值,BMI值影響體質健康水平。運動影響人體的體質健康發展,現有研究證實,體重正常大學生更喜歡課余運動,且心理健康水平明顯高于不運動者[5]。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于維持正常的BMI值,而BMI值正常對平和質的影響是不正常的1.686倍。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與就業形式的嚴峻,大學生長期久坐不動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一定危害。很多學生把課余時間花在上網、看電影、外出逛街等活動上,運動量過少,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身體肥胖,使體脂指數超標,身體呈現亞健康的狀態,這對體質平和健康的發展存在消極影響。
煙草對體質健康存在消極影響。不吸煙對平和質的影響是吸煙的3.688倍,本研究中男性為主要吸煙人群?!侗静輩R言》中記載煙草性味辛、溫、有毒[6],肺主一身之氣,吸煙會灼傷肺陰,使肺絡受到損傷,傷及陰液,并且容易出現惡心、嘔吐、咳嗽、吐痰等癥狀,對身體傷害巨大,這說明長期吸煙不利于健康體質的形成,應及時戒煙。
親友關系好壞影響體質健康的發展。親友關系友好利于平和體質的發展,積極正向的親友關系會促進大學生自尊的發展,而大學生的高自尊又會給積極正向的同輩關系提供基礎[7]。親友關系緊張對平和質的影響是親友關系不緊張的0.424倍,大學生作為特殊的高壓群體,專業知識的學習、就業形勢的嚴峻、來自父母的壓力等都會使其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且當代大學生個性較強,易與家人朋友產生分歧,從而出現抑郁、孤僻等情緒,人際交往方面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保持良好的親友關系,利于體質健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