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禹 樊凱 劉恩美
摘要: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后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要有完善的技能以及專業知識,還得有豐富的就業指導。接下來,文章就重點通過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進行分析,并且有針對性地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內涵提出有意義的看法,希望能夠給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高職;就業指導;內涵建設
一、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內涵的有效建設
(一)課程內涵建設應該充分關注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
作為高職院校應該要重點關注高職學生的群體特點。其中,在中國各大小學以及高中階段都缺乏開展職業規劃發展的課程,以至于學生對于自我的能力以及需求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缺少對于工作以及職業上的認識,到了大學階段都沒有職業發展方向的想法;此外,高職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于一些高考的落榜生或者是中專職高的畢業生。所以對于高職生來說,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也缺乏學習的動力;渴望有所作為但又缺乏行動。所以對于這方面的課程建設應該要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去開展。
(二)課程內涵建設應緊密結合高職學生就業的勞動力市場需求
在目前高職學生的教育中,都缺少了就業市場方面的有效分析特別是在職業生涯教育這門課程上,對于畢業生的調查報告在分析上也只是傾向于就業率以及工資標準,而忽視了行業的質量,比如畢業生的就業率情況,企業對于用人情況的滿意程度,畢業生的素質等一系列的問題。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應該要將學校和人才市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且看清楚自身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去制定一些計劃。
(三)課程內涵建設應全面結合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自我的學習體驗對于日后職業生涯的規劃以及決策所需要的能力都有著重大的影響。高職院校可以開展相關的實習工作,讓學生將學習經驗融入到工作中去,同時在開展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東西全面的融合在一起,同時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在未來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且教學生該如何去面對,并且還可以舉實例給學生以供參考。
二、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內涵的改革
(一)分階段實施模塊化、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體系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樹立起就業方面的指導,通俗點說就是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把就業指導穿插在其中,同時結合相關的專業培養模式,按照有關的文件要求,落實學校的特色教學大綱;之后再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全程結合就業指導理念。
(二)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其中師資力量的水平也直接影響到就業指導課程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成果。并且,高職學校要重視教師的引進工作,要把關好教師學歷方面的工作并且做好培養工作;其次,就是要賞罰分明,以此來吸引優秀的教師來本校就職,盡最大努力保證高效的師資力量。綜上所述:首先就是要參考有關的資歷并且要從專業的角度,選擇一批優秀的老師,力求打造一批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團隊;其次,就是對于專業的技能要加強培訓,以求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教師的專業覆蓋率;第三就是要給予有能力的老師一個進修的機會,或者深造的條件,保證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能夠不斷的加強;第四就是要重視對于專業設備的建設,并且加大科研力度,力求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就是可以邀請一些國內外有名的專家,或者一些有能力有經驗的企業負責人過來為學生們開展專題的座談會,并且還可以派遣一些老師去當地的企業進行實地走訪,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習環境。
(三)增強個性化就業指導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就業指導方面的學習都是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這樣就會導致個性化的嚴重缺失,對此應該要強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首先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優勢以及自我定位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去制定規劃,同時還要加強畢業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其次就是要根據學校所在的地域,分析當地的產業情況以及崗位需求,為每一名畢業生設計一套有針對性的方案出來,同時還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學生的主觀性。具體的做法可以開展不同形式的就業實踐的指導,以及讓專業老師帶隊,到一些合作的企業或者工廠去了解當前行業的真實需求;并且可以在假期的時候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去感受真實的環境;并且邀請一些企業的專業人員,來為學生開展指導工作,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能力和水平,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自身的定位并且結合實際需要,有選擇的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出進一步合理的調整,以完善職業生涯和自身興趣的契合程度。
(四)打造全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
就業指導將會觸及到同學們就業的各個方面,所以,在內容方面一定要與同學們相貼切,與其職業生涯進展需求相符。一層面,要運用職前教育課堂體系以及測評體系,經過測驗,從而讓同學們對自身擁有更加清楚地了解,明晰自身職業取向,讓他們可以更加適應職業。另一層面,就業指導內容應當要精準尋找結合點。和專業教育進行聯合,將課程歸納至全部專業教授策略當中,貫通整體專業教育流程。和第二課堂進行聯合,同時再融入現場引導、角色模擬以及實際操練等各種形式,從而讓就業指導的成效得到大幅度提升,轉變之前以理論為主的教育形式。和現實實踐相聯合,重點經過社會調研、實踐等各種方式的教授來實現,老師可以運用定時對同學們實習狀況進行檢驗的方式來對他們實行就業指導,根據同學們的就業需求,從而對他們實行“一對一”指導。并且,其還應當要和創業教育相聯合。在當前這個就業十分嚴峻的狀況下,自主創業已經變成了減輕畢業生就業壓力十分重要的一種方式,他們不單單是一名求職人員,同時還有可能會是工作職位的創建人員,這就需要我們把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充分聯合在一起,積極培育同學們的創業意識,進而讓同學們從就業慢慢走向創業的道路。
三、結論
目前,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大學生也提出了更好的挑戰和要求,要想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就必須不斷練就硬的本事,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立身之地。同時,畢業生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努力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老師在這方面也要積極地幫助學生找準定位,讓學生更好的選擇職業提升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美瑩.克朗伯茲的社會學習理論對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涵建設的啟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09):45-46
[2]姬迎喜.關于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1):110-112
[3]李頌梅.高職院校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對策 [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