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
摘 要:我國高校美術學專業的教學中,通常是把寫生課和創造課程分開進行教學的,且比較重視造型基礎和技法的訓練,無形中割裂了寫生和創造的關系。我們所進行的水彩風景寫生是利用個人獨特的藝術語言和手法反映生活、表現社會的一種形式或者手段,創作出具有真善美的作品才是最終目的。如何在水彩風景寫生中培養創作意識,成為文章研究的重點,嘗試在水彩風景寫生中加入創作意識,使小幅水彩寫生作品也能趨向于創作作品,力求水彩風景寫生教學中能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水彩;風景寫生;創作意識;美術教學
一、注重“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的情感體驗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達追求人性、真理、善良和美麗的永恒主題。我們進行創作時候,經常會遇到以下情況,一是首先擁有主題思想或構思,然后收集生活中的創造性材料,一種是先有生活中的感受,繼而構思創意,再一種是激發間接材料,然后收集素材并在生活中創造它們。任何一種情況都要求創作者必須先熟悉生活,熟悉角色,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事實上,創造的源泉就在我們身邊,水彩風景創作需要深入生活激發情感,發現美,發現素材。
面對自然,每個人的感受因各種復雜因素而不同。那么水彩學習者應該如何對其進行表現?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生活是藝術家靈感的源泉,在水彩風景寫生中須更加關注。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看起來不起眼,但當你認為它們是充滿深情和情感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們都像在告訴你生命的奧秘。像斑駁的樹皮、豐富的紋理和鮮花,或者是生銹的鐵板,閑置在那里無人問津,但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是藝術家靈感的源泉,通過他們雙手的添加修改會成為一幅很好的抽象風景畫。這需要畫家在寫生中積累經驗和素養,培養在水彩風景寫生中觀察自然的能力,去尋找生活中獨特的美。
二、加強“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文化素養
中國文人自古以來就有著筆情墨意抒胸臆的傳統,他們往往寄情于山水,唐代畫家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論,總結出了繪畫創作的真諦。雖然水彩風景畫是外來畫種,但他們也必須遵循這一藝術規律,注重對自然的觀察和寫生,理解并掌握以水彩形式表達自然景觀的藝術技巧,與“心靈之心”產生共鳴,把技法和內心的感受相結合,用感悟來創造藝術作品,這樣才能在對景寫生的時候,不是機械式地復制自然。通過這種方式,對描繪和創造的畫面有所取舍、提煉和加工,例如丟棄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或者添加一些人文氣息的東西,使色彩的調子和構圖更加和諧統一。大自然的美麗由畫家個性化和人格化,“造化”與“心源”融會貫通,水彩風景畫才能“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此,在水彩風景寫生中培養創作意識對于我們學習更好地運用素材和資源,掌握創作的藝術規律至關重要。
三、提升風景寫生中的創作意識
培養創造意識,善于通過水彩寫生積累大量素料,然后,在初步確定創意之后,調動所有可能的因素建立聯系,并根據個人感受和審美體驗組成畫面。像陽太陽一樣,老一代水彩畫家遵循傳統的中國水墨借景抒情的傳統,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在形象的取材和創作手法的選擇上,可以追求中國畫神韻的相似,可以體驗和學習后印象派畫家對色彩表達的激情,還可以借鑒20世紀現代主義風格,利用點、線和面的符號來組織抽象的顏色語言來表達審美情感??傊?,在以寫生為基礎創作水彩風景的實踐中,將中外古代美學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彩風景畫。
創造意識的培養和提高不能拘泥于對自然意象的生搬硬套,而是通過深入研究,表達到反映內在本質的高度,必須弘揚原創性,避免盲目抄襲和臨摹,跳出前人的技法和思想禁錮。臨摹是初學者學習技巧的捷徑,也可以說是畫家創作的死胡同。約翰·康斯太勃爾曾說過“歷史上油畫傳統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來自于風景畫寫生的創新”這句話對水彩風景同樣適用??邓固獱柗磳^度模仿自然,在創作《躍馬》的草圖中可以看出,為了達到平衡和美麗的效果,在保持觀察到的自然色彩和光線變化以及農村新鮮空氣的基礎上,將馬右側的柳樹改為左側,為了增強畫面空間的深遠感覺,又在畫面的駁船上加了一根橫木,為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的和諧帶來豐富的想象力。要創作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吸引力的作品,需要我們有選擇地利用素材,創建寫生和創作之間的最佳集成點,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對真實的思想感情進行恰當的詮釋,不斷豐富和磨練能力,全面提升審美觀和美學修養,努力學習如何在水彩風景寫生中培養創作意識,提高水彩風景畫的創作水平。
四、個人風景寫生的創作構思
大學生活中的兩次寫生經歷使筆者印象深刻,在曾經考察去過的桂林興坪、云南大理、香格里拉、麗江、西雙版納等地方拍了不少素材,也按學校的要求進行了水彩風景寫生,剛開始寫生時,筆者喜歡抓住一些小的細節來畫。自然界的景物紛亂復雜,形狀不一,如果照搬作畫是一項很耗費腦力的密集勞動,使原本享受的寫生活動成為一種折磨。后來,在許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到在風景寫生中進行取舍選擇的過程,事實上,只要在最終的定稿上繪制出畫面的形體和關系,小細節自然就會解決。水彩風景寫生中使用顏色也非常重要,向觀眾展示自然的激動人心的色彩,是畫家的基本任務,最忌諱的是事無巨細地“死摳”物象中的色彩,并試圖展現我們看到的所有顏色,如攝影一般,這會毫無藝術性可言,而且這也是筆者現在創作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風景寫生中色彩對比關系來表現空間的層次,畫出自己對景物的色彩感受。
在返校后進行的水彩風景創作整理階段,筆者體會到風景寫生收集素材的重要性,這不僅指我們用數碼相機等高科技手段拍攝的照片素材,而且還有外出寫生時對大自然的情感體驗。正如王維新提到“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家只有處于現實生活之中,勤于記寫生活,選取素材,積累素材,不斷在生活中激發情感,不斷以鮮活的感受產生想象,才能進入藝術的創作”。因此,筆者的作品《云南小景》在創作時融入當時采風的生活情趣,意圖通過對有山、有水的普通生活場景的描繪,表現云南西雙版納人們生活的悠閑、安逸、舒適。
水彩風景的創作是選擇性地組合或重建收集的草圖材料的過程,使用個人繪畫語言形式來表達獨特的繪畫理念和心靈感受。想象力是藝術創作的中心環節,是培養創造力的關鍵。例如,筆者在水彩風景作品《桂林·印象》創作中注重水分的運用,在水分的表現中加上了特殊技法,比如拓印、沖洗、留白等,給畫面營造了豐富的肌理效果,剛開始的作品只是霧氣朦朧,后面感覺它越來越像雨后的桂林,就趁勢作畫,利用水彩的透明性,保持畫面的透氣性,通過色彩的多次重置塑造豐富的色彩變化,表現桂林若隱若現的魅力。
五、結語
水彩風景寫生與創作之間相互依存。藝術創作經歷生活積累、創作構思、情感表達這一復雜的過程,如何在寫生中融入這些內容,使作品具有鮮活生命力與感受,需要我們在寫生與創作之間反復探索與實踐,體會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微妙之處,通過水彩風景寫生這一方法培養創造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表現,不斷發揮創造性,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張文姣.水彩畫的創作靈感與生活的聯系[J].藝術研究,2011(1).
[2]陳文雁.水彩風景寫生教學的幾點心得[J].美術大觀,2010(3).
作者單位:
廣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