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世哲
摘要;在被問到高考成功的原因時,一位高考狀元十分認真地說:“很多人把高考成功的原因總結為‘勤奮兩個字,其實我認為這并不準確。事實上,有一些十分勤奮的同學高考時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與他們付出的努力并不一致。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同學是選擇高考的學科不適合自己導致高考結果不如意?!边x擇適合自己的高考學科,首先需要對高中課程有所了解。
關鍵詞:高中課程; 做準備
一、高中課程設置及特點
課程設置是服務于教育目的的,教育目的決定課程設置。我國的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課程設置通常是指各級各類學校或其他機構關于課程安排的方案,包括開設哪些課程,在哪一學習階段開設及開設時間等,以便學校或有關機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它反映了學校課程的整體結構有時,課程設置也單指學校開設課程的科目。
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必修課程指向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性考試;選修Ⅰ指向學業水平考試的等級性考試和高考;選修Ⅱ由學生自主選擇,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中體現。
高中必修課程是各學科最基礎的知識內容。作為高中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無論將來做什么工作,這些基礎知識內容構成了人的全面的科學文化素養。
高中必修課程學完之后,在不同的時間段需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合規性考試。
語文、數學、英語課程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學習的,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這六個學科的選修課程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內容。但每一名高中生都將要選擇其中的三個學科學習,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和高考的內容是必修加選修的形式。
二、學習高中課程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從現在開始,打好知識基礎,為將來的高考做好知識儲備
由于高中的課程內容多,學過的只是在學校里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反復練習鞏固,如果課下又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少有計劃地練習鞏固,學過的知識記不住,知識內容不熟練,學業水平較低也就不足為奇。
高中課程內容多、難度大、只是復雜程度高,高考競爭激烈,這些特點需要我們從進入高中開始就不能松懈,對于學習的時間,每一分鐘都要利用好,打好知識基礎,為將來的高考做好知識準備,為將來的人生發展奠定知識基礎。
(二)高中課程是今后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將來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基礎
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個學科,無論將來接受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學習什么專業,幾乎都將用到這三科知識。如果將來你上大學選擇的專業是土木工程、機械、電子、電氣等工科,那你還要繼續學習數學、物理、英語,這三個學科是你的基礎課;如果你將來上大學選擇的是金融專業,你還要繼續學習數學和英語,數學和英語都將是你的基礎課。所以,一定打好高中階段的知識基礎,這既是將來高考的需要,也是將來上大學繼續學習的需要。
三、不同類型課程有差異
習慣上,通常把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稱為文科課程;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稱為理科課程。文科課程與理科課程在學習方法上有著明顯差異。
文科課程人才特點:以論理和表達為能力的形象思維較好。學習特點:以記憶、歸納、整理、比較為特點的學習。就業面:以社會為對象的事務性人才,從事媒體傳播、金融財會、社會服務和教育等行業。
理科課程人才特點:以推理和研究為能力的邏輯思維較好。學習特點:以記憶、理解、推理、計算為特點的學習。就業面:以技術為對象的生產型人才,可從事的職業類型較多。
四、如何抉擇
(一)自己的選擇
你真正喜歡什么科,是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還是歷史、地理、政治?如果水平差不多,那么你的潛力在哪?擅長語言、寫作還是運算、邏輯推理?你今后選擇什么職業?是工程設計、軟件開發、科學研究等還是新聞、律師、翻譯?歸根到底,選擇哪科,應該是個人興趣與特長優勢綜合考慮的結果。
(二)現實的選擇
必須要考慮你目前所在學校的教學質量與往年的高考情況。
(三)你的實力
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現實情況,看看你的優勢在哪里。在每次大考中你是憑什么取勝,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需要認真分析,整體把握。因為成績本身就反映了很多問題,如你的興趣、思維方式、智力優勢等。
(四)興趣是學好一門工科的重要因素
興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中學習變得多姿多彩;興趣可以讓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而不會怨聲載道。因為興趣所在,所以你的學習是為你自己學,而不是因為父母讓你讀這個科目而顯得壓力沉重。
(五)你的態度
既然選擇了都什么,就要一門心思地去讀好。不管怎么樣,選擇好了,就應該去做好,不要心猿意馬,想想如果我換一門讀,是不是會讀好呢?所謂“愛一門,鉆一門”,態度端正,相信你可以把你所選的科目學好,學扎實。要學會獨立思考自己的問題,要有勇氣正視自己心底最真實的想法。在做選考學科的選擇時,有的同學會被另外一些因素所困擾。比如,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學。這些問題要正確對待,它們不應是影響你選考學科選擇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續師恩與友情,不一定非要學習生活在一起。
五、文理具體差異體現在哪
(一)理科對人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文科對人的形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
要把一道高中數學題正確地解出來,題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必須記得住,理解得準確。根據體重的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已知推斷出未知,這道題就順利解決了。理科學習水平較高的人,抽象思維能力一般較強。解決歷史、政治這類問題時,必須把涉及的知識記住,用到的知識不能根據題中的條件去歸納、比較,這樣答案就難以形成,或者歸納、比較的有誤,形成的答案也是錯誤的??梢娢目频膶W習對人的記憶、歸納、對比的能力要求較高。
無論理科的邏輯推理能力還是文科的歸納比較能力都需要培養和鍛煉,在反復的練習中才能得到提高和發展。
(二)理科知識前后之間的關聯性強,文科知識前后之間的關聯性強
理科和文科基礎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記憶,要求記憶的內容都是比較多的,為什么給學生的感覺是文科學習需要大量的記憶?原因就在于文科前后知識之間關聯性不大,立刻前后知識之間關聯性很大。
(三)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理科要比文科的難度大
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理科比文科的難度大。這一點從學生的課堂感受即可印證。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等課堂上,有些學生常常感到學習吃力,老師講的聽不懂,一時的注意力離開了課堂后面的內容便無法理解。而文科的課堂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如語文、歷史、政治等,無論學習成績高低,學習效果好壞,很少有人感到老師講的沒有聽懂。這些例子充分地說明,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理科要比文科難。
(四)學習的效果,理科感受得清晰,文科感受得模糊
理科的課堂,學生對老師講的內容是否聽懂,聽懂了多少,感受清楚;一道理科題,自己會做就能動筆做,不會做一點也做不了,自己能做多少就能答多少,考試的時候,理科試卷一道題空白、一道題只寫了一部分這是很常見的。這說明學習理科,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感受清楚。
從學習的過程看:長于推理計算、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學習基礎較好、學習意志比較堅強的人,適合學習理科;長于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有比較強的歸納對比能力或學習基礎不算太好的人適合學習文科。
參考文獻:
[1]吳剛平.正確看待和落實高中新課程的選擇性[J].基礎教育課程,2008(12):13-14.
[2]赫維辛,郝鐵鋒.未雨綢繆從容不迫——了解高中學習特點為升學做準備[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3(Z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