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燁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傳播的媒介也不斷發展,新媒介的發展趨勢日新月異,同時也體現出了較大的兼容性。從版畫的發展歷史來講,從最初雕版印刷中的佛經、民間畫作、插圖到之后的石印版畫,都具有一定傳播性,只是傳播方式不同。在當代,媒介也經歷了較大變革,新媒介逐漸被使用,并且影響范圍越來越廣泛,這為版畫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為版畫創作帶來了相應難度。
關鍵詞:新媒體;當代版畫藝術;兼容性
版畫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類型,它的發展歷史較為漫長,并且也取得了較大成就。在當代版畫創作中,新媒體的發展為版畫藝術的發展、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版畫發展的整體進程,也使中國版畫與西方版畫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1]。
一、在新媒體時代下版畫體現的藝術價值
版畫屬于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包含了印刷、繪畫等藝術,而在按照版畫材料劃分時,可以將其分為石版畫、瓷板畫、木版畫、銅版畫等,具體制作方式可以分為平版畫、凸版畫、孔版畫等,而按照最終效果劃分,又可以分為套色、單色和黑白色。版畫和一般的繪畫有所區別,它不僅體現了藝術,也體現了技術,因此對于版畫創作者有著較高要求,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的美術修養、刀刻技藝、拓印技藝[2]。從版畫的傳播性來講,版畫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主要是在計算機中形成一個相對虛擬的世界,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統計,通過手繪方式完成,這種方式最終呈現的效果與傳統版畫對比來講更為突出,同時新媒體的運用也使文化傳播具有了新的方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完善,當代版畫的藝術創作形式能夠和未來發展需要更符合。
二、新媒體技術體現出的優勢與劣勢
(一)新媒體技術體現出的優勢
新媒體的使用使當前版畫的藝術呈現形式也相應發生著轉變,今天的藝術已經不是單向發展,而是呈現出三維立體模式,在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感官也發生了相應變革,由曾經的靜態轉化成了相對動態的發展形式,我們逐漸感受到藝術的律動性。對于新媒體的認識,主要是建立在現象基礎之上,現象學的發展對新媒體的形成、發展有重要意義[3]。同時,新媒體的優勢不僅表現在工具上,也體現在生活、文化以及傳播人群上,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載體,其媒介、符號特征表現明顯,而新媒體的優勢更明顯的是體現在心理、思維上,對人們的情感認知、表達形式產生較大影響,在進行版畫創作時能夠感受到新媒體體現出的魅力。而版畫創作者可以根據呈現出來的細節內容進行相應調整,使藝術生產、創作更加開放、批量、便捷,版畫風格更成熟。
(二)新媒體技術體現出的劣勢
對于新媒體而言,它的技術依托性較強,涉及到多個領域,這種狀況的出現必然使其觀念和形態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創作者保持其辯證認識,在實現技術進步的同時,要在批判中成長。而在進行版畫創作過程中,版畫創作者為了使自身作品更具創新性,提升視覺效果,在使用新媒體時會使版畫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質感,成為了作者炫耀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是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但也對版畫的有效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對于版畫創作者而言,他們在進行版畫創作時需要依賴信息技術與程序,這在無形中提升了新媒體與版畫融合的難度,多媒體價值的充分發揮比較困難。
三、利用新媒體對當代版畫創作積極影響的策略
縱觀藝術發展進程,版畫具有十分豐富的發展歷程。軟件技術和藝術創造的結合,使傳統的版畫創作逐漸轉變為數碼版畫創作,在版畫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通常會使用Photo shop等,而這種狀況的出現也使版畫技藝得到了豐富。從歷史角度來講,印刷技術發展具有一定規律性,而版畫藝術是印刷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細數歷朝歷代,在唐代最為發達[4]。對于版畫來講,要使版畫獲得更好發展,不斷適應社會、時代發展的需要,就需要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效結合,實現再創造,使人們突破版畫的傳統發展理念,同時版畫創作者也應該對版畫作品有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首先,在創作中需要注重對文化的再創造。例如在瑪麗蓮·夢露相關的作品中,沃霍爾運用了網絲印刷形式,在版畫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夢露的性感。同時綜合使用木拓、凸版印刷、橡皮等技藝,體現了創作者的個性,也將現代版畫與傳統版畫的創作形式有效結合在了一起,通過使用重復等形式對版畫創作進行了創新,其中《天書》便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版畫作品。
其次,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將民間藝術融入在版畫創作中,同時對版畫中可能呈現的形式進行深入探索,將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納入創作考慮的范圍內,并且開展一些進行版畫交流的信息平臺,對各種文化藝術進行展覽,不斷吸收版畫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并且充分將新媒體創作形式融入在版畫中,同時也考慮主流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利用新媒體的便利,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積極融入到當代版畫創作中,使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例如在對文化景觀內容進行創作時,需要考慮到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將區域之間存在的共性與個性詳細表達出來,使版畫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不斷得到拓寬[5]。這種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方式使版畫創作的類型得到了豐富,版畫創作者在進行版畫創作時能夠實現思維的拓展,并且在此基礎上逐漸實現技藝的提升。
四、在新媒體影響下當代版畫的主要發展方向
新媒體藝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對文化整體發展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媒體影響下,當代版畫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6]。在使用新媒體時,除了要對相關記憶進行研究,也需要對整個理論體系系統進行思考,而不是將其作為一種新鮮事物看待,更不是隨波逐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注重其演變形式、發展規律,對于新媒體中蘊含的思維有更深刻的了解,注重對吸引大眾注意力的新媒體平臺進行開發,新媒體的使用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較大變化,也會使人們對社會發展產生更深刻的認識,藝術的融入也會成為未來新媒體發展的主要方向。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精神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版畫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實現情感的充分發揮,創作出更多和大眾需求、審美、需要相符合的作品,使版畫創作的市場范圍逐漸擴大。總體來講,多媒體正在逐漸滲入到版畫創作中,因此版畫創作者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使版畫在新媒體的引領下得到更好發展,而在實踐中需要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版畫作品的原創性
版畫原創性的實現需要創作者在實踐中具備一定獨立性,尤其是保持思維的獨立性,盡量避免外界干擾,不要有太多功利性、商業性目的,使創作激情得到充分激發,體現藝術理解的獨到性。但是在獨立的同時卻不封閉,思想理念需要隨著藝術的發展逐漸發展,并且逐漸走向成熟[7]。藝術理念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要做到不斷發展、不斷更新,把握當代版畫創作中的藝術發展規律、特點,使作品更具多樣性。藝術是個性與精神的具體呈現,在藝術創作中,求異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在面對同一事物時,不同創作者會產生不同想法,進而在實際創作中,創作者應該一手操辦主題、素材、形象,在參考他人意見的基礎上,需要保留個人的個性化特點,保持原創性。
(二)加強和社會之間的聯系
在版畫創作的過程中,版畫創作者需要將版畫創作放在社會范圍內進行考量,進而再觀察中發現社會對藝術發展的影響。創作者經常會借助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問題表達自身思想情感[8]。版畫的語言性和形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其不會消失的條件。版畫藝術得到長遠發展的主要原因不僅是其體現的特殊性,主要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狀態、生活狀態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同樣在當代版畫創作中,其和社會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呈現出時代性、社會性的特點,藝術和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的關聯性是其獲得長遠發展的必然條件,要想版畫更好地被大眾所接受,就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充分實現社會化,這樣才能使版畫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三)體現精神維度
精神維度的體現和藝術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之間存在較大聯系,其重要性主要可以表現在人文性、時代性以及流傳性等方面。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產生一定的優秀作品,藝術的發展和時代所處的大環境緊密相關,時代先行者往往具備一定的先進意識,他們在表達個人需求的同時,也在表達著時代需求。一個時代的發展往往因為一些優秀的作品變得偉大,其作品中常常蘊含了對時代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先導性。就文藝復興時期來講,這一時期的作品通常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體現著人性的光輝,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為當時的宗教題材注入了一定生機。在藝術作品中常常傳遞著創作者的文化修養和人文關懷,這是社會態度的具體體現,具有精神維度的作品更能經受住歷史的檢驗,并且長久流傳下去。因此在進行當代版畫的創作中,需要注重其精神維度的體現,而體現的精神維度和作者的心智解放程度息息相關,故而在創作中創作者應該保持飽滿的熱情和專注的態度,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使當代版畫創作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五、結語
總之,新媒體的發展使當代版畫創作受到了較大影響,因此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營造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發揮新媒體的優勢,為當代版畫創作創造良好條件,進而獲得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洋.新媒體對當代版畫創作的影響[J].中國文藝家,2018(3):292-292.
[2]靳計霞.新媒體影響下當代版畫創作問題探析[J].藝術科技,2017(12):240.
[3]李鵬鵬.新媒體對當代版畫創作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7(7):213.
[4]沈婭.論新媒體藝術對當代版畫創作的影響[D].大連工業大學,2015.
[5]張琪.新媒體環境下版畫媒介的新特征[J].出版廣角,2016(7):76-78.
[6]朱曉明.版畫形式語言在當代油畫運用中的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7]李京航.中國當代版畫發展及其邊界[J].才智,2016(7):205-205.
[8]谷淵.中國當代版畫藝術語言的轉換[J].藝術研究,2016(2):206-207.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