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VOL.384 2019.7上
經歷了40年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又走上新時代反腐打黑、更正社會弊端的艱難整治之路。新時代社會文明實踐的號角已經吹響,設計在頂層,抓手在基層,全國各個試點城市的文明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其中諸多縣市所取得的成績尤為突出。本次《縣域文明大考》系列報道將多年來各縣域創建文明城市的實踐過程娓娓道來,讓我們對文明建設有了更進一步的感悟和體會。
精神文明建設的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是其靈魂所在。因此,各縣域文明建設的過程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實踐:張家港以“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為引領,制定文明創建“天氣圖”,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沙縣的文明微督查微信工作群管理模式強有力地保證了整改力度,促進了文明城市創建;榮成深化誠信建設,創造“信用檔案”和“誠信名片”,極大提高了市民的素質……各縣域的特色舉措無疑彰顯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戰術智慧,猶如明燈,為后續行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如果說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是領導者的智慧,那么具體的執行過程則離不開民眾萬眾一心的行動。無論是滲透張家港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志愿服務體系,還是在“人人慈善”理念指導下成立的諸暨紫草塢村“小布衫”互助協會,抑或是體現城市“精氣神”的“鞏義好人”群體……縣域人民的支持和行動都是推進文明建設的不竭動力。
從2005年到現在,越來越多地區在文明建設中取得矚目成就,加入了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政策擁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相信在試點縣域的推動下,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輻射范圍將不斷擴大,更多地區的人民將共享文明發展的成果。
報道所講述的,是縣域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昨天與今天,明天的新篇章還待人民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始終是在變革中完善和發展的,盡管這條道路十分漫長,但取得的階段性成就會不斷給予我們前行的信心和勇氣。站在時代發展的潮頭,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縣域文明的建設必然奏響最強有力的時代新聲,在新時代人們的胸腔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