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2019年4月21日晚間,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停放的特斯拉白色轎車突然冒出白煙,緊接著爆炸、起火燃燒,而從大量冒煙到爆炸僅僅用時3、4秒。從事后現場照片來看,這輛特斯拉轎車已經完全燒毀,僅剩殘骸,連帶著周圍幾輛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毀壞。
6月28日,特斯拉才公布了調查報告,并稱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事故是由單個電池組故障引起,電池包安全系統符合設計預期。從錄像視頻可以看出,這起自燃事件具有反應時間較短、燃燒時間長、影響范圍較大的特點。
這起自燃事件以及隨后的一系列自燃事件給特斯拉車主、其他品牌電動汽車車主甚至準車主都帶來了極大恐慌。
時隔兩個月,特斯拉關于上海車輛事故的聲明終于姍姍來遲。特斯拉表示:“通過對電池、軟件、制造數據和車輛歷史數據的大量深入調查,我們沒以后發現系統缺陷,并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于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首次出現煙霧后,電池包安全系統按照設計預期,將火勢控制在電池的特定模組中,并將熱量向座艙外部和模組外部排出,使得電池包其余部分保持完整,車內人員應有時間安全離開車輛。”
特斯拉的回復中,對于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原因為何并未提及,也未對同批次電池安全性做出解答。相形之下,蔚來在面對ES8自燃問題時,回復要中肯的多。蔚來詳細地分析了事故中車輛起火的原因,對部分批次電池組存在安全隱患的事情直言不諱,也針對電池組的問題展開了召回。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過101萬輛,同比增長83%,但與此同時,質量和安全問題也隨之凸顯。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統計,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已超過13萬輛。看來,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強產業鏈的監管、排查安全隱患尤為關鍵。此外,類似事故發生多起后,保險和應急處理機制也亟需進一步完善。
當然,在特斯拉著火之前,大家的關注點更多還在奔馳身上。4月初,一則在西安利之星4S店里,一女子坐在奔馳發動機蓋上哭訴的視頻火爆全網。大概原因就是在發現已購買的奔馳車可能存在發動機質量問題時,車主聽從4S店的建議,從退車變為換車,結果4S店告知應換發動機,協商未果被迫“鬧”起來的這樣一件事。
業內人士對愛卡汽車表示,在遇到重大故障的時候,4S店一般有上中下三種解決方案。
上策:換車或者退款。4S店先解決客戶的問題,故障車大修后再賣掉,4S店自己承擔維修成本、車輛折價成本。這種方法執行周期在2周左右,一般都是比較在乎口碑的4S店這么做。
中策:廠家確認故障。這是最普遍的解決方法,廠商在接到反饋后排出廠商工程師到4S店,確認是質量問題后,給客戶換車或者退款,然后4S店和廠商協商善后成本承擔的問題。這才是正經的廠商處理故障車流程,執行周期在1個月左右。
下策:也就是利之星4S店欺負女車主時采用的方法,采用拖字訣,等到W女士受不了了,再找廠商發起索賠流程。在這種情況下,配件由廠商出,廠商也會大概率承擔工時費。不僅4S店不花錢,甚至還有的賺。
當然,奔馳隨后也對此作出了整改。自5月1日起,由中國梅賽德斯-奔馳授權的經銷商,初次銷售的梅賽德斯-奔馳品牌乘用車,自開具零售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如因產品質量問題,所導致需要更換主要總成或主要零件,消費者有權要求更換同款、同型號新車,而主要總成和主要零件種類范圍,以奔馳乘用車三包憑證為準。
當地時間6月5日,長城汽車的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下線了首輛新車。作為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首個涵蓋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生產工藝的整車制造廠,圖拉工廠總年產能達15萬輛,屆時將具備8000人的企業規模。投產后,不僅能夠促進長城汽車俄羅斯的銷售規模,也可以輻射東歐市場。
在下線儀式現場,長城汽車副總裁張軍學表示,2019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長城汽車開始全面發力全球化,俄羅斯是長城汽車最重要的戰略市場,在長城汽車的規劃中,我們將會推出最優秀的產品,最優勢的資源持續投入到俄羅斯市場。長城汽車之所以選擇在圖拉建設工廠,是因為圖拉地區交通以及物流的便利。與此同時,哈弗F7是結合了全球化思維打造的首款全球車,推出后對于長城汽車和俄羅斯市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拉工廠采用了先進可靠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沖壓設備采用瑞典ABB直線七軸機器人設西班牙Fagor生產的連續模式壓力機;焊裝采用近80臺ABB焊接機器人,自動車型切換NBG裝置和變形小、焊點壓痕輕的ARPLAS焊接工藝生產高精度白車身;涂裝生產線配置了38臺機器人以有效保證車身漆膜質量,提升線體自動化程度;總裝車間采用柔性化設計能夠同時滿足承載式和非承載式兩種多款車型的產生;檢測線采用德國杜爾綜合試驗臺進行整車性能測試。
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
合資公司董事會將由6名成員組成,雙方各委派3名。戴姆勒方代表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先生(Hubertus Troska),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銷售與市場營銷的貝思格女士(Britta Seeger),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的馬庫斯·謝弗先生(Markus Sch?fer);吉利控股方代表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先生,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CFO李東輝先生。
根據合資協議,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并銷往全球。作為整體新車型研發規劃的一部分,smart未來產品陣容還計劃擴展到快速增長的緊湊級別車型細分市場。
在2022年推出全新車型前,smart將率先完成電動化轉型。目前,smart已經在北美市場實現了全面電動化,中國和歐洲的轉型也在進行中。而該品牌現有的法國漢巴赫工廠(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smart EQ forfour)已經完成了生產調整。
smart法國漢巴赫工廠于1995年正式奠基,建成后于1998年開始投產smart fotwo車型。在2013年該工廠短暫停產,梅賽德斯-奔馳斥資2億歐元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以投產現款smart車型。據了解,漢巴赫工廠除了投產smart EQ fortwo外,還將生產梅賽德斯-奔馳EQ品牌的緊湊型電動汽車。
相對于戴姆勒專注于豪華品牌不同,吉利在性價比上有著更為足道的經驗。吉利3.0時代的產品不僅質感遠超競品,在性價比上也有著不小的優勢。考慮到smart連年虧損的情況,梅賽德斯-奔馳負責設計,吉利負責研發有助于這個品牌在保證品牌調性的同時,成本有所降低,這將大有助于扭虧。而吉利在純電動領域、AMA、PMA等小型、純電動架構以及三電系統的積累,都對smart全面電動化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