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混改是‘真瘦身健體‘真市場化用人。”近日,在國企公開課100講中,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重點談到中國聯通混改情況。據他介紹,中國聯通混改,集團總部部門減少37%,各級管理機構減少各級管理人員首聘退出率達14.3%;但是,創新領域人才數量由7000人增加至1.6萬人。截至2018年底,全集團劃小單元達到2.4萬個,薪酬水平增長水平高于各級本部,培養了一支約2萬人的小CEO隊伍。其中一線員工薪酬漲20%,合同制人均工資增幅達10%。 (中國新聞網)
中國目前的云服務市場仍處于投入階段,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阿里云、騰訊云等都在加大市場投入,因此虧損是當前云計算廠商的常態。此時上市,為了財務數據的“好看”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戰略。對此,在浪潮云數智中國行廣州站上,浪潮集團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上市解決核心員工的權益問題,浪潮云一開始就是獨立發展,云計算市場玩家里,騰訊云、阿里云等都已經解決了股權問題,如果浪潮不解決,很難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每日經濟新聞)
騰訊近日發布內部郵件,對公司現有的職級體系進行了變革,同時,對中高干群體的績效考核也實施了變革。具體而言,騰訊將專業職級體系優化為14級,去除不同職級之間的專業標簽,統一置換為“專業職級+職位稱謂”。除此之外,對于中高干群體的績效變革,騰訊提出了三個目標和舉措:增強緊迫感;明確評估導向;增強透明度,避免“一言堂”。騰訊在針對中高干群體的績效考核中,也再次強調了“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從此次調整可以看出,騰訊或許要開始重新疏通一下這個“上下”通道了。(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興隆湖畔·新經濟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華為云全球合作伙伴生態部副部長兼CTO蔣國文發表了“+AI,見未來”的主旨演講,揭秘人工智能的革新如何影響每個行業、組織和個人,并對華為的AI發展戰略和解決方案進行了介紹。蔣國文稱,新的產業革命正在到來,改變才剛剛開始。未來華為要把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和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針對華為的AI發展戰略,蔣國文表示,未來華為將加大投資基礎研究,投資開放的生態和人才培養。(每日經濟新聞)
全球國際快遞企業DHL快運公司與中國智能型自動駕駛航空機制造商億航智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5月首度于中國大陸推出無人機快遞貨件遞送服務。這項全自動的智能型解決方案可協助克服繁忙都市“最后一公里”遞送的挑戰,并使DHL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大陸提供此項服務的國際快遞公司。合作雙方承諾將持續努力為市場帶來更卓越的創新自動化與智能型解決方案。此解決方案將原本單程需要的40分鐘路程,縮短至8分鐘,每趟遞送成本可減少80%,相較于一般道路運輸,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皆減少。 (參考消息網)
鴻海說,為求才與留才,已于6月生效員工年度調薪計劃,符合年資滿一年以上員工,薪資平均調幅7%。董事長郭臺銘表示,看臺中工具機產業那么辛苦,應體恤他們,不以自家公司加薪高興,反而要先讓產業界賺錢,自然員工就會加薪。至于鴻海新設經營委員會9名成員首次亮相,他說,鴻海的事就交給老兄弟們打拼,他擔心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全臺灣工業問題。郭臺銘表示,自己懂產業者的心聲,如果沒工業,經濟將受影響。 (中國新聞網)
大眾汽車公司的主要汽車品牌近日稱,計劃2023年底前向數字化項目投資至多40億美元,并可能在非生產部門裁減至多4000個一般性和行政職位,但不會進行強制裁員。大眾還稱,預計將創造至少2000個與數字化相關的IT新職位,并將一項就業保障延長至2029年。這意味著目前很多要手動執行的任務將通過人工智能來簡化。大眾品牌負責人近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讓公司適應這個數字時代。” (澎湃新聞)
微軟目前已經悄然刪除其最大的公開人臉識別數據庫——MS Celeb。MS Celeb數據庫2016年建立,擁有超過1000萬張圖像,將近10萬人的面部信息。微軟描述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面部識別數據集,并用于培訓全球科技公司和軍事研究人員的面部識別系統。“這個網站是用于學術用途,它是由一位已經不在Microsoft工作的員工運行的,并且已被刪除。”微軟稱。不過,即使MS Celeb已被刪除,其內容仍可從網絡上下載獲得。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