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燕

人社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全年營業總收入達到1.77萬億元,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率。近幾年人力資源服務業在中國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是中國經濟和其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而1979年是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元年。
縱觀中國經濟的幾次變化,都是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轉折點。第一次是中國加入WTO,相關部門也頒發一系列新法令法規,國家允許外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以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第二次騰飛是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構建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梢娊洕母母锇l展,都需要人力資源配套服務的支撐。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本身的模式是提供B2B2C ,也就是企業向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采購服務,服務對象是C端(員工),這個行業的溝通成本也很高。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讓傳統線下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借用互聯網工具,實現“線上工具+線下服務“模式 ,一方面可降低內部工作量、出錯率和降低經營成本,另外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平臺,可實現人力資源服務商、企業和員工三者之間的實時互動,讓用戶有更好的人力資源服務體驗,也讓服務更便捷和透明。
借力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響應需求會更加快捷,服務也會更加精準。在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后,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能為客戶精準分析目標群體,可對目標群體提供個性化和有效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和應用、云計算等新技術的興起,加速了資源的整合,淡化了行業、產業的邊界。把互聯網和人力資源管理及服務結合起來,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提出新要求,需要重構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以招聘為例,過往的招聘啟事被招聘網站、招聘APP代替。數據還顯示,2018年,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人力資源市場網站1.33萬個,同比增長10.61%;通過網絡發布崗位招聘信息3.60億條,同比增長16.84%;通過網絡發布求職信息7.29億條,同比增長16.29%。
現在一次招聘,可以搜索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高精尖人才,進而輸送到全國不同企業手中。人力資源服務最重要的兩樣東西——人才、服務客戶都得到大幅擴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靈活性和周轉空間更大。
互聯網+為各個行業的轉型升級安上了翅膀,AI、大數據等不斷應用到生產、生活中。其他行業的轉型升級,其中最迫切的兩點——組織架構變革和人才引進,同樣需要專業團隊的介入。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高級人才尋訪(獵頭)服務成功推薦選聘各類高級人才168萬人,同比增長29.23%。2018年,全國3.27萬家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329萬家用人單位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僅僅是1:100的比例。而相比于全國2千萬家以上的企業總數,目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全球化發展等都在加快步伐,且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的時代背景下,具有互聯網思維或背景的專業人才就是市場上所需的“復合型人才”,而他們也成為緊缺人才。如何甄別、吸引和保留這類型人才,也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難題。
特別在2008年經濟危機后,人工成本攀升,產業升級轉型,企業的需求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轉向“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由“管理員工”向“服務員工”轉型。人才越來越多樣化,用工方式也越來越靈活,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這樣的中介機構需求也就越大。
“分時共享”“碎片化”“靈活就業”等,成為這個時代用工模式的新標簽。企業和人才雙方通過市場化手段優化適合彼此的合作模式,實現彼此的最大價值。分時共享、靈活用工這種市場化新興用工模式,正是需要借助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來完成。2018年,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幫助2.28億人次實現就業、擇業和流動,為3669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服務,同比分別增長12.52%、15.02%。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對人力資源服務的需求依賴程度越大。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大量各類人才,從而人才培訓、尋訪、測評業務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通常被作為考量一個地區高端服務業的重要標準之一。
對此,中央十分清楚和認可人力資源服務業在市場配置方面的作用。在宏觀層面,國家的許多政策助推了高端服務的發展?!按蟊妱撔?、萬眾創業”等政策的出臺,培育了市場的發展,也間接促進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起主要作用的,是來自國家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直接政策支持。十九大以來,中央到地方提出了眾多針對人力資源服務發展的支持性政策。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要在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度肆Y源市場暫行條例》是我國人力資源要素市場領域第一部行政法規,從立法層面明確了國家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法定職責,鼓勵并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為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市場環境。同時,在全國各地落戶“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地方性人力資源產業園”等物理空間,并給予一定的免租或稅收優惠等政策,定期舉行一些行業論壇、小型行業聚會等,讓行業相互促進發展。中央對人力資源行業的定調,再到以上提及的一系列活動和扶持措施,這些都對人力資源等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1979年,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下文批準成立“北京市友誼商業服務總公司”,即現在的“Fesco”,標注著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正式開始,這個行業在中國已經發展40年,前面的20年都是在提供服務和探索,近20年間,整個行業包括從業者結構、專業度在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關鍵有兩個階段:真正讓人力資源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國的人力資源融入國際環境,國際經濟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外資人力資源服務業公司進入中國后,開始在中國擴建團隊,越來越多本土化的從業者加入到這個行業。這些人也構成了日后中國早期人力資源企業的骨干力量。
2010年后,也開始有互聯網人才進入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特別近5年更活躍,摸索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些難題。人力資源服務業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工具實現量級服務,服務日益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缃缛瞬藕蛯I服務人才碰撞出了火花,也給這幾年的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奠定最夯實的基礎。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雖說人才、服務無國界,但就人力資源服務來說,還是不一樣的,因為文化理念、各國各地的法律法規政策、員工的福利機制都是有差異的。經過40年的沉淀和檢驗,中國已經儲備了足夠的具有國際化思維和能力的本土從業者,有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
另一方面,從早期檔案管理到后來的勞務派遣、人才尋訪、人才測評、咨詢培訓,再到現在借助互聯網工具HR SaaS平臺實現“線上工具+線下服務”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這都是根據市場需求演變的過程。
截至2018年底,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全年營業總收入達到1.77萬億元,同比增長22.69%,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率。人力資源服務的專業性和必要性也越來越被市場認可。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近幾年快速發展,是外在因素和內在驅動協力而成。外在因素,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的發展,讓各行各業也隨著科技而升級轉型,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鼓勵行業發展政策。內在因素,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經歷過多年的摸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一套“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增長,很大部分來自于招聘服務和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等業務的發展。“招工難”和“就業難”,凸顯出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著供需錯配,勞動力總量逐漸減少的結構性矛盾。這不是某個企業自己能夠解決的,必須借助第三方或者說另一個行業的專業服務等市場化手段實現優化配置。
如果將人力資源視為礦產資源、生物資源等,目前現狀是總量有限,短期內不能極大地增長。如何以量級服務實現精細化運營,維持支撐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正是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挑戰所在,也是其對國家和社會的價值和貢獻所在。國家將人力資源提高到戰略層面,并出臺《人力資源市場條例》一系列配套政策,也正是基于此。人力資源服務業,未來大有可期,大有可為。
作者 歡雀科技&沃德人力創始人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