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剛
摘? 要: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的發展需要關注多個方面的內容,唯有同時兼顧多個方面,方有可能造就出色的投擲運動員。本文僅圍繞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的發展這一中心點,論述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身體訓練、力量訓練、心理素質訓練,以及防損傷措施。
關鍵詞:青少年? 投擲運動員? 身體訓練? 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056-02
有良好的運動天賦還不足造就一個出色的投擲運動員,還需要后天多方面的努力才行。特別是對于年輕運動員,要達到高水平的運動成績,必須要有高水平的訓練作為基礎。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了這一問題,還望能有所借鑒意義。
1?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發展之身體訓練
身體訓練應該兼顧身體的各個部位,通過綜合性的身體訓練,采用多種訓練方法,充分發揮身體素質,增強身體的活動能力,激發身體各項的機能,使之為投擲運動服務。
在投擲的過程中,人身體的各個部位,各處骨骼,各處肌肉都被不同程度地動用,而且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因而要想使所有這些部位協調起來,有條不紊,必須借助系統的訓練。青少年運動員有著特殊的身體發展特點,我們要在身體訓練中綜合考慮這些內在因素,并且完善訓練的外在因素,有目的性、計劃性地展開對青少年身體的訓練,并且根據投擲運動的特點,在身體訓練中有所側重,從而為以后投擲技術的訓練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2?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發展之力量訓練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殊階段,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進行力量訓練必須符合其生理特征,以求訓練效果的最大化,防止運動損傷的出現。在青春期,骨骼肌肉中有機物和水份的含量較多,因而在柔韌度和彈性上比較好,不易破碎,但在堅固性上比較差。與此同時,肌肉的生長滯后于骨骼。為了適應骨骼的生長,肌肉縱向發展,肌肉纖維細長,橫截面小,肌肉力量差。因此,在進行青少年力量訓練時,一定不要太倉促。我們必須充分考慮這個時期的生理特點,合理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萬萬不能用訓練成人的那一套訓練青少年,以免一些運動傷害讓有前途的年輕運動員過早地結束了他們的運動生涯。
2.1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手段
在眾多的項目中,投擲運動是非常依靠于力量的一種,力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投擲物所能到達的遠度。所在對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可以說是眾多訓練中的“重頭戲”,根據投擲運動所需要動用的身體部位,要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有所側重。所以,可以將力量的訓練分為一般性訓練和特殊性訓練。一般性訓練針對的是投擲運動中用到的比較少的身體部位和肌肉組織,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常規性的訓練內容,以增強這些地方的力量。特殊性訓練則針對的是投擲運動中主要運用的身體部位和肌肉組織,像肩膀、背部等,教師要特殊部分特殊對待,選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借助正規的、適用的體育器材,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力量訓練,以求最大程度地提升這些部位的力量。
2.2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力量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力量訓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將其貫穿于全年的訓練計劃當中,并且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力量變化,時刻做出有效地調整。力量訓練應與專項技術特征緊密結合,不同強度和特殊爆發力訓練應按不同比例安排。在力量訓練中,應采取各種手段對運動肌群進行全面訓練,促進各肌群的均衡發展,為今后的專項訓練打下良好的訓練基礎。在力量訓練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每次訓練都要注意漸增負荷的原則。在運動結束時,應該做一些適當的放松活動,這可以有效地預防傷害,防止肌肉僵硬,促進恢復。年輕運動員要切忌使用高強度來發展最大力量。這樣雖會在短時間帶來最大力量的提升,但從長遠來看,則會影響持續性的發展,導致培訓過早中斷。
3?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發展之心理素質訓練
體育運動不僅是對人的身體素質、運動技巧的考驗,還有對人的心理素質的考驗,唯有強硬的心理素養才能成熟比賽的壓力和勝負得失。投擲運動兼具對力量、爆發力的考驗,即使是久經戰陣的投擲運動員也會在訓練,或是在比賽中出現情緒激動、緊張的情況,進而影響訓練和競技的狀態。作為教練員要能夠有效的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調整心理狀態,并有意識、有方法的進行心理訓練。
3.1 了解投擲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和特征
每個人在性格上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性格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征,這一點同樣適用于運動員。有的性格開朗活潑。這樣的運動員在訓練時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經常會開小差,訓練效果也不好。有的太過自信,但當他們遇到挫折時,會承受更深的打擊。有些內向,訓練期間缺乏激情,缺乏活力。此外,一些運動員沉穩、冷靜,謙虛好學。這些運動員在訓練中有很強的目的性,并且在比賽中有強烈的競爭性,這對于運動員來說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體現。
3.2 日常訓練中針對不同的運動員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訓練方法
(1)環境變更法。長時間不停地訓練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性格內向的運動,時間一長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訓練的效果。通過改變訓練的環境,能夠有效調節這一負面情緒。
(2)自我暗示法。強烈的自我暗示能夠激發運動員的自信心,進而影響運動員的身體機能,使其獲得更好的競技狀態。
(3)注意力轉移法。有時候太注重勝負得失,反而會影響運動員的競技狀態,這就需要運用注意力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像集中到呼吸上,幫助其調整呼吸頻率,放空大腦,穩定情緒,以更好的競技和訓練。
4?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發展之防損傷措施
4.1 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和合理安排訓練負荷
教練員應注重加強技術動作和專項技術的培訓。在平常的訓練當中,教練要依據相關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開展教學,給學生細致的講解技術動作,并且能夠做出正確的身體示范,必要的話還要將一些復雜的動作進行分解,以求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對于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性動作,要及時給予糾正,以免發生肌肉損傷。
4.2 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目的在于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使身體的各項機能運轉起來,較早的進入一個適合比賽和高強度訓練的身體狀態。對于不同的運動項目,準備活動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拿投擲運動來說,其主要涉及肩膀、手臂的關鍵部位,所以在準備活動中應該就這些身體部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促進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和負載能力。
4.3 調整心態,處理好心理問題
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的因素很多,運動損傷是極為重要的一種。運動員是靠身體吃飯的,在平時也最注意身體受到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受傷的情況,其心理上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從而出現一些負面情緒。作為教練員要及時對其盡心心理調解,幫助其度過心理的難關。
總而言之,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的發展要關注身體訓練、力量訓練、心理訓練,以及防損傷措施等多方面內容,希望我們能夠更科學、更全面地開展青少年投擲運動員的培養,培養出色的投擲人才。
參考文獻
[1] 鐘建良.試論青少年運動員的思想特點與管理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0-11.
[2] 馬健.青少年運動員比賽意識的培養與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4(6):41,111.
[3] 張自武.青少年運動員如何科學控制水分攝入[J].中國學校體育,2017(2):55.
[4] 許迎偉.投擲運動中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及訓練方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