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琦
摘? 要:功能性訓練作為體能訓練的重要訓練方法之一,在我國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等方法,根據拉丁舞專項性發展運動員核心力量、靈敏性、力量等素質,并加強體能訓練。筆者通過分析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教學中的重要性,初探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教學中的應用,目的在于提高拉丁舞運動員的專項技術水平和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并提出建議性方法。
關鍵詞:功能性訓練? 拉丁舞? 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253-02
拉丁舞包含恰恰恰、倫巴、牛仔、桑巴和斗牛五支舞,它集競技、娛樂和健身于一體。拉丁舞運動員發展核心是運動技術,體能訓練是發展運動技術的基礎。拉丁舞在我國迅速發展,每年的賽事緊湊,然而拉丁舞比賽到最后都是在進行體能的較量,運動員體能不足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發揮及運動成績。因此拉丁舞運動員必須認識到技術不是唯一,加強體能訓練才尤為重要。
功能性訓練源于運動康復領域,它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運動員的證實,并廣泛運用在羽毛球、籃球、健美操等運動項目中,通過功能性訓練可以有效尋找運動員的薄弱點,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多方位的發展拉丁舞運動員的平衡能力、耐力、控制能力和柔韌等,功能性訓練是提高拉丁舞運動員綜合能力和動作技術的有效訓練方法之一。
1? 功能性訓練發展現狀
功能性訓練應用在生物力學、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和運動訓練等領域都有不同的見解。Gambetta V對功能性訓練的描述是:功能性訓練是多關節、多方位、強調本體感覺的運動,包括減速、加速以及穩定性能、對不穩定狀態下身體的控制能力、控制身體重心、對地反應力和沖力的調控能力。在袁守龍,劉愛杰提出:“功能性訓練是一種在自然狀態下通過強化核心力量促進神經肌肉系統愈發高效的訓練方法。”李丹陽認為:功能性訓練是進行全面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身體運動機能,將傳統訓練作為訓練基礎,其核心訓練是重要環節,訓練專項運動素質是功能性訓練的根本目的,訓練運動員達到更佳的競技水平。筆者認為,功能性訓練是根據不同專項的特點為出發點,有針對性的、全面的、多方位的培養專項運動素質能力,增強運動員的核心力量、本體感受、柔韌耐力等身體素質,使運動員的神經系統與肌肉系統配合更加和諧敏捷,是培養運動員專項性運動能力的訓練方法。
2? 拉丁舞的項目特點
拉丁舞屬于技術主導的難美型體育運動項目,它對運動員身體的爆發力、速度、耐力等都有極高的要求,拉丁舞五支舞中恰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都是音樂節奏快,運動強度大的項目,而倫巴要的更多的是耐力與柔韌性,運動員需要在兩分鐘左右完成一支舞蹈,并且是五支舞連跳甚至多次進行,對運動員的體力是巨大的考驗。運動員體能不足,首先是無法完成技術動作其次是影響競技成績。拉丁舞的屬性決定了體能是拉丁舞運動的基礎,有了充沛的體能才能保證動作完成質量,所以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方法尤為重要。
3? 功能性訓練對拉丁舞運動員的作用
拉丁舞的核心是技術,但是沒有體能作支撐,所有的技術都是虛的。拉丁舞每一支舞需要展現不同的舞蹈風格、復雜的技術動作、穩定的身體控制力以及爆發力,所以運動員體能不足會嚴重影響到技術的發揮與展示。拉丁舞每分鐘有34個小節左右,每小節1~2個動作,每支舞展示時間2分鐘,連續五支舞就需要持續高強度運動10分鐘左右,拉丁舞運動員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系統為主三大供能系統聯動供能,在運動時產生的乳酸會使身體酸痛,所以運動員應加強用氧運動。
功能性訓練是通過本體感受練習來提供肌肉的控制能力、核心訓練加強在不穩定狀態下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功能性練習使得訓練專項化,為發展技術動作打下基礎。拉丁舞運動員在固定的負荷和動作幅度下進行長時間的訓練,會造成運動員本體感受缺失和無法作出應激反應。功能性訓練重視通過不同訓練手段針對不同運動項目進行專項化訓練,從而提高拉丁舞運動員競技水平和專項技術,保證運動員動作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使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訓練中得到有效的應用。
在拉丁舞的訓練中,功能性訓練可以加強運動員神經系統和肌肉的配合協作,有效發展小肌肉群的訓練與控制能力,將身體的能量有效地體現在拉丁舞運動員身體的控制力上;還可以塑造專項能力,有助于拉丁舞運動員保持身體軀干的穩定性;幫助拉丁舞運動員下肢肌肉協調發展髖關節、膝關節、腳踝關節的作用,強調多關節、全方位、融合本體的訓練,有利于身體機能的穩定性發展。最后,功能性訓練可以有效防止運動損傷,提高技能水平,延長運動生涯。
4? 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中的應用
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項目中運用對應的訓練方法與方式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以及培養運動員專項素養。核心區力量練習、plymetric training、Olympic lifting、穩定性練習都是拉丁舞運動員在功能性訓練中必須訓練內容。
4.1 核心區力量練習
如果一個運動員的核心區力量差, 也會影響到深蹲等技術動作無法完成大的負荷, 直接影響運動員腿部力量的提高。拉丁舞的大部分動作都是上肢展現、下肢支撐,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各個部分共同作用相互配合組成動力鏈條,如果拉丁舞運動員核心區力量差,會影響到身體機能的發展,無法完成大負荷運動。核心區力量訓練主要是肩關節到髖關節之間部位,核心訓練腰腹背等部位,飽滿的核心力量是拉丁舞運動員完成專項技能的前提條件。
在拉丁舞訓練中,恰恰恰和倫巴主要需要中斷力量;牛仔需要腰背與髖部肌肉協作,以及腿部肌肉發力,身體整體配合協作;桑巴舞髖部與腳踝的彈動,以及背部發力完成;斗牛則需要腰背腹部配合,脊柱與胯骨的穩定完成的。目前拉丁舞蹈中運用最多的是平板支撐、背肌訓練、仰臥抬腿、側臥剪刀腿、側臥抬腿等,增強核心肌群的能量;其次是借助器材在不平衡的狀態下克服阻力,尋找平衡,大多借助平衡球、瑞士球、健身球、彈力帶等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是拉丁舞訓練的基礎,拉丁舞運動員和教練必須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系統的安排,和傳統訓練方式交融進行核心能量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
4.2 plymetric training
Plymetric training能夠改善并提高運動員動作之間的銜接能力。現在拉丁舞朝動作難、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動作銜接能力是拉丁舞運動員技術訓練的內容之一,它影響整體動作的完成、舞蹈感覺的體現、音樂與技術的融合。Plymetric training可以提高拉丁舞運動員動作與動作的銜接,保障成套動作的流暢性,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技能,提升了舞蹈的美感。
4.3 穩定性練習
在拉丁舞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穩定性都是不能忽視的素質訓練之一,它綜合發展運動員生理與心理。穩定性訓練都是在運動員不穩定的狀態下刺激運動員本體感受,主要通過平衡球、瑞士球等器材協助訓練,調動機體肌肉與神經的協作,在不穩定的狀況下訓練運動員的穩定性。
4.4 柔韌、協調訓練
柔韌性是每一位運動員必須的專業素質,它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以及關節韌帶、肌肉、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隨著拉丁舞運動員技能技術的不斷提高,對自身柔韌性、協調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柔韌性和協調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拉丁舞項目技術的難易程度,拉丁舞在進行功能性訓練時,應注重運動員訓練的整體性,培養專項技能與身體技能相結合,配合適當的拉伸柔韌訓練,來提高拉丁舞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以及預防運動疲勞與損傷。
5? 功能性訓練在拉丁舞建議對策
5.1 傳統訓練與專項相結合
功能性訓練結合了傳統訓練與專項訓練這兩種方法, 使運動員在動作展示的過程將作用于運動的身體素質完全表現出來,單一重復性動作易造成運動損傷,傳統訓練與專項訓練可以在拉丁舞訓練中起到調節作用。傳統訓練與專項訓練相輔相成,缺少任意一種都會失去意義。
傳統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可以更好的進行人體整體的非對稱性訓練;人體的柔韌、協調、耐力、速度、爆發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不穩定狀態下發展全身肌肉神經協作,提高專項素質。
5.2 動作難度從易到難
功能性訓練遵循體育訓練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從易到難,從淺到深的過程進行訓練,拉丁舞的基本功是發展技術的必要前提,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的發展高難度動作,在進行訓練的過程總,必須根據人體生理機能變化發展階段性特征可以借助體育器材并且合理安排訓練內容與運動負荷,遵循質變到量變的過程,來提高功能性訓練的效果。
5.3 肌肉訓練從局部到全身
功能性訓練中局部訓練是訓練手段,全身訓練是訓練目的,全身訓練包含局部訓練,二者耦聯。在訓練中,根據專項不同對不同關節、肌肉、神經系統進行針對性加強,最后聯合整體提高身體輸出功率,增強身體控制能力與反省能力,提高運動能力。
6? 結語
功能性訓練采用不同訓練方法,根據拉丁舞的舞蹈技術要求與風格,對拉丁舞運動員體能和運動專項素質方面具有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將傳統訓練與功能性訓練相結合,共同發展拉丁舞運動員綜合實力。功能性訓練強調多關節、多維度、多方面增強運動員核心力量、身體穩定性、協調性、耐力等專項素質。因此,功能性訓練時一種有效提高拉丁舞運動員專項綜合技術素質能力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 馬小兵.淺談對功能性訓練的認知[J].武術研究,2019,4(1):153-156.
[2] 陳文漢.功能性訓練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8(39):151,153.
[3] 李濤.功能性訓練在高中健美操隊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8):24-25.
[4] 周唯.體育舞蹈體能訓練構思[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46-47.
[5] 林琦.核心訓練對拉丁舞選手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4.
[6] 李丹陽,胡法信,胡鑫.功能性訓練:釋義與應用[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