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鋒梅
摘? 要:在上海市的各中職校,體育社團活動作為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已經得到學校體育管理部門的重視,然而,在開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已經制約了體育社團的發展,弱化了體育作為德育陣地的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分析中職校體育社團在發展中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上海市中職校體育社團的建設提供參考,旨在圍繞提升學生體質、形成動作技能和培養健全人格的“三位一體”目標,通過一定的體育社團教學活動改革,為中職校培養合格職業人才貢獻力量。
關鍵詞:中職校? 體育社團?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081-03
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而上海作為國際體育大都市,改革的排頭兵,則強調學校體育是保障公民健康的基石,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升公民終生健身意識的重要階段。在中等職業學校中,豐富的體育社團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養運動興趣,提升學生身體體質,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塑造個性培養學生健全人格。體育社團活動已經廣泛地在各校開展,也得到了各中職校管理部門和體育工作者的重視。
1? 體育社團的概念
體育社團是指學校為了滿足學生的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等需求,而成立的由學生自己組織、自愿參加、自己管理,由學校體育管理部門進行領導、監督、協調和服務的體育組織,是進行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之一,是體育專項化課堂的重要補充。
體育社團強調學生的組織能力,學生們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組成一個個社團,他們根據隊員的興趣、需求和時間等靈活安排訓練場地和訓練項目、訓練時間。體育社團是體育課堂的拓展和補充,它一方面能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訓練項目應用于社團活動,以達到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提升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隊員之間的互相影響、互相鼓勵,能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2? 中職校開展體育社團活動的必要性
毛主席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體者,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宇”。學校體育社團建設充分發揮了體育的育人功能,在學校體育工作中起著支柱作用,它激發學生學校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并為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如今我國在校學生獨生子女居多,6∶1的家庭結構容易造成家庭對學生部分教育的缺失,雖然物質條件已經越來越好,但對體育有興趣并愿意堅持的學生卻越來越少了。對于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大多家長和學生的態度是怕吃苦和耽誤學習,這些不正確的觀念,已經對學校體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校的學習有可能是他們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最后的系統學歷教育。學校通過體育運動社團建設中在拼搏精神、團隊協作的示范性,可以激勵學生吃苦耐勞、身體力行的職業精神。中職校學生通過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培養一兩項體育特長愛好,促進學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能夠將自身的特點合理展示出來。體育社團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讓學生精神世界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讓中職校校園文化建設變得更加具有特色。由此可見,在中職校開展體育社團活動,可以更好地將體育鍛煉與身心娛樂,更加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今后的就業競爭力,有利于中職生的未來發展和進步。
3? 中職校體育社團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體育社團活動數量多精品少
隨著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的逐步推進,各中職、中專學校也隨之引入很多的專項體育課程,體育社團的類型較多,少則四五項,多的甚至十幾個項目,看起來活動非常豐富,但通過調查發現,中職校的很多體育社團并沒有高質量的活動,難以形成學校特色或精品活動。主要表現為:首先,活動目的不明確,由于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缺少系統設計和整體規劃,活動多流于形式,活動本身的內涵和意義淺薄,從而難以辦出特色,形成品牌;其次,活動缺乏教育性,很多中職校體育社團活動只重娛樂性,卻失去了教育功能和教育意義。很多學生組織和參加體育社團活動,關注更多的是活動的樂趣所在,而并非是通過參加活動后,自身在知識、技能、技術等方面的提升。因此,中職校管理部門在組織開展體育社團活動時,必須要重視其教育價值,否則服務于培養合格人才的功能則無法體現。
3.2 師資條件難以滿足體育社團活動需求
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國際現代化大都市,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學生,對于新鮮、時尚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著更迫切的需求。在中職、中專學校,學校開設的體育社團,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引入一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項目,則無法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內在需求。但目前各中職校的師資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場地條件方面,由于上海市很多學校受校園面積的影響,尤其是中心城區,很多學校無法開辟較為寬敞的場地,譬如足球、網球等一些需要較大場地的運動項目,還有一些較為專業的項目,例如攀巖、滑冰,由于其具有較高的專業特殊性,學校在場地建設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其次,在體育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雖然體育老師多數為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中體育教育專業畢業,但體育教師業務能力更新與提高速度太慢,而且受到專項特長的限制,一名老師難以勝任兩個甚至多個項目的指導工作,因此,就勢必造成體育社團只管開不管教的局面;第三,學校體育管理方面甚至,有些學校并沒有把體育教師指導社團活動納入正常工作量,缺少一定的激勵機制,學校體育社團組織沒有得到管理部門的重視,社團活動并沒有被當作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3.3 中職校體育社團文化難以形成
體育社團文化是指社團成員在長期共同的訓練、比賽和各種合作的過程中,通過組織者有意打造和社團成員自發形成的共同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社團作風,其核心是文明、和諧、團結、奮進。在中職校,由于體育社團成員是由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他們可以在運動技能水平、性格差異和對社團管理的認同程度會不一致,如果老師或組織者不加以引導,體育社團文化就難以健康形成。很多學校的體育社團成員往往會因為社團氛圍不和諧,轉投其它社團,甚至相互攻擊,鬧出很多不愉快。因此,若能通過一定的規章、管理和評價手段,建設出優秀的并具有個性體育社團文化,則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發展和體質水平的提高,并且對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體育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3.4 缺乏外部交流和展示平臺
任何一個組織的發展,都要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中職校的體育社團要取得可持續的發展,各級各類的比賽交流和展示平臺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海市為例,很多運動項目的比賽僅限于校內比賽,或是周期為一年一度的陽光體育大聯賽,甚至有些特殊項目并不列入市區兩級的體育比賽名目,學校的體育社團長期處于只練不賽,社團成員對項目的了解也只限于學校這樣的小范圍,無法通過交流發現自己的差距,缺乏訓練的目標和動力,抑制了運動技能和競技水平的提高。
3.5 缺乏相應的評價機制和合理的評價方法
中職校體育社團的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活動形式已呈多樣化發展態勢,但由于其并非傳統的體育課堂,很多學校也就忽視針對各體育社團的特點,建立一定的評價機制,并利用合理的評價方法服務于社團建設。一個優秀體育社團,首先會制定相應的活動目標,圍繞目標再形成活動計劃,根據計劃安排相應的活動內容和組織管理。因此,學生在參與活動的時間、積極性、團隊合作意愿以及比賽成績,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體育社團能否良性發展。因此,如果能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對于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團隊文化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4? 中職校體育社團建設的對策
4.1 明確各級權責提升管理水平
一個組織如能長期保持高效運行,必定離不開管理部門的權責清晰、科學管理和反饋監督。在中職校體育社團的開展過程中,既要處理好內部組織管理關系,又要在場地、器材以及比賽安排等方面協調好與平行社團的關系。因此,只有學校教務、德育、后勤和體育教學團隊明確各自的職責,通過各級的緊密配合,不斷完善學校學生社團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體育社團活動內容和形式。同時,學校管理部門在體育社團的運行過程中,要從考核標準、獎勵機制、資金支持、工作監督、師資培養等重點環節,建立明確的標準、內容、目標和辦法,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促進中職校體育社團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4.2 利用周邊社會資源破解師資窘境
上海市各中職校尤其是中心城區學校在體育師資場地上的短缺,和學生對于時尚、新穎運動項目的需求,已經是各校管理部門和體育教學團隊不可回避的矛盾。即使是郊區學校有著較為優良的場地器材配置,但如果沒有高水平的專項師資,仍然無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因此,從外部尋求突破,開發并利用學校周邊的社會體育資源,是值得各校管理層要認真思考的一條路子。社會體育資源包括場地、器材、教練和各級比賽和展示平臺等,通過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的溝通,校企合作等方式,把優秀的社會資源引入學校,滿足學生內在的鍛煉需求,更好的服務于學生體育鍛煉,促進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活躍學校體育氛圍,豐富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有著深遠的意義。
4.3 挖掘體育社團文化服務和諧校園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課堂是育德的主渠道,而身心的健康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證明,體育精神與德育的有機結合巧妙轉化,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有效途徑。通過體育社團的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用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感染他們。例如,在平時訓練時能做到守時有序,遇到挫折相互鼓勵,操場賽場不留垃圾,比賽過程尊重隊友和對手等,社團成員由老帶新,以傳承優良作風的方式一代影響一代,體育育人,健體育心,形成良好的健身鍛煉氛圍,為建設和諧校園打下基礎。
4.4 搭建各級平臺展現體育社團風采
實踐證明,在體育比賽或表演中獲得榮譽,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練,提升其自信心的最有效之途徑。通過比賽和交流,檢驗教學和訓練的效果,發現自身的差距,了解各項目發展的最新動向。因此,學校管理部門和體育教學團隊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鼓勵體育社團參與活動:第一,利用市、區兩級的陽光大聯賽,讓各體育社團能在固定的周期內參與比賽,達到鍛煉隊伍,以賽促練,以賽交友的目的;第二,以學校組織的各類運動會為契機,讓各社團有機會在全校師生面前進行展示;第三,通過學校管理部門的鼓勵和支持,引導優勢項目社團參加全國的單項協會組織的中小學生比賽,而優勢項目社團競技水平的提高,往往能帶動全校體育社團活動共同進步,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4.5 完善評價方法重視過程評價
在中職校開展體育社團活動的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升體質水平,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于不同學生之間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有的學生體質、技能基礎較差,盡管努力地參與學練,比賽時仍然只能是替補,而有的學生本身具備較強的運動水平,社團活動時不遵守規定,作風懶散。因此,社團活動評價時必須尊重個體差異,重視過程評價,鼓勵學生遵守社團活動規則,并積極的參與學練,引導體育社團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開展活動和參加比賽。
5? 結語
中職校體育社團活動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社團活動的開展,對校園文化的發展和學生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中職校體育社團在開展中各方面的剖析,面對相應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策略,達到提高體育社團活動質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三位一體”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13年高中體育專項化教育改革試運行情況[Z].2014.
[2] 王登峰.中國學校體育工作的困局與破局[J].中國教育科學,2014(1):35.
[3] 王登峰.綜合改革破解學校體育難題,實現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J].中國學校體育,2014(7):10.
[4] 霍琳.學校體育運動隊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2(9):33-34.
[5] 倪霞.學校運動隊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體育教學,2010(2):52-53.
[6] 孫彥川,李愛華.學校運動隊團隊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30(5):98-100.
[7] 劉一民,王健.略論體育運動團隊文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1(3):28-34.
[8] 方睿,張洋.體育社團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意義研究[J].新校園,201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