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茹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調查法等對普通高校啦啦操俱樂部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本文闡述了體育俱樂部改革的內涵及特征,并結合學校實際,對啦啦操俱樂部式教學的目標、形式、內容、評價等展開研究,以期為進一步完善體育俱樂部改革提供理論參考。在教育改革與“啦啦操熱”的時代背景下,本文對啦啦操俱樂部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力求探索啦啦操俱樂部改革新篇章。
關鍵詞:俱樂部教學? 啦啦操? 普通高校
中圖分類號:G831.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158-02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順應《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的進一步深化體育教育改革,安徽中醫藥大學也積極參與到體育俱樂部改革的浪潮中。啦啦操自傳入中國一直處于穩步發展的狀態,近兩年啦啦操的發展勢頭迅猛,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把“經典詠流傳”音樂作為校園大課間啦啦操的配樂再次掀起了全國校園啦啦操熱潮。同年9月,首批全國啦啦操課題立項啟動,推進了全國啦啦操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
1? 體育俱樂部教學的概念及特征
1.1 體育俱樂部教學的概念
體育俱樂部是在一定的運動區域范圍內,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群自主聚集在一起,相互協作又彼此獨立,為培養運動興趣、增進健康、提高綜合素質而進行體育活動的組織。體育俱樂部教學是以教學目標為引領的前提下,學校體育相關部門為學生提供“自助式”的上課時間、課程學習內容以及任課教師,學生根據個人情況和意愿自主的選擇運動時間、任課教師、學習內容而形成的學校體育教學活動。體育俱樂部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開展體育活動為主要任務,既具有學生選擇的自主性,又具有組織管理的相對穩定性[1]。
1.2 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特征
體育俱樂部教學既包含教學性、健身性、相對穩定性的體育教學基本特征,又包含自主性、效益性的俱樂部特征。學校體育教學有完整的教學大綱、合理的教學計劃,保障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體現出俱樂部教學的教學性特征;學校體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的開展體育活動決定了其具有健身性特征;學校場地有限、相關管理制度和學校教學管理的實行,使得體育俱樂部教學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征;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身情況、個人意愿自由選擇較為理想的上課時間、上課內容,體現了俱樂部教學的自主性特征;學生選擇的自主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更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顯現出了俱樂部教學的效益性特征。
2? 啦啦操俱樂部教學的目標
啦啦俱樂部式教學遵循“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教學改革不僅要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機能、促進學習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此外,通過合作學習、分組練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自主能力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課堂中轉換學生角色,以學生為主體,實現生生教學,通過探究式、引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責任擔當能力、學以致用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進而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3? 啦啦操俱樂部教學的形式及內容
3.1 啦啦操課內外一體化教學
啦啦操俱樂部教學模式將課內體育教學與課外運動競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課外體育課程化,形成學、教、練、賽為一體的課程系統。課內體育俱樂部教學是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基礎上建立的新型教學形式,既打破傳統又保留傳統,學生的課程學習完全體現出積極主動性。課外運動訓練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系統訓練,課外訓練課程化可化解學生課外訓練與課內體育學習的時間沖突,保障學生的基本利益,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更高效的完成教學和訓練。
3.2 啦啦操分層教學
啦啦操俱樂部的授課施行小班制(30人左右)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基礎等將學生分成初、中、高級會員,同等級別的會員在同一個班級上課,這樣有效的避免了學生之間因過大的差異性造成的“學不會”、“太簡單”等問題。其中,初、中級會員為不同層次的普通學生,高級會員為運動訓練隊的學生,初、中級會員每周至少學習2課時,高級會員至少學習6課時,會員級別可根據個人學習狀況相互轉化。
3.3 啦啦操俱樂部的教學內容
不同級別的會員學習內容不同,初級會員側重于學習基本手位、步伐、樂感以及簡單的套路組合,中級會員側重于學習動作較為復雜的套路組合以及動作的創編,高級會員主要針對于比賽內容進行訓練。所有級別的會員在課堂中都能充分發揮自主性學習、幫助學習,班級會員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意愿或輪流承擔熱身活動、拉伸放松、教學任務等,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受之以漁的能力;課程設置分組,小組成員相互練習、糾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每個班級每次課都融入體能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 啦啦操俱樂部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可以衡量教學目標,同時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啦啦操俱樂部式教學評價打破傳統教學評價,不再僅僅的把技能考核作為評價的唯一,它還側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自主性、進步幅度、身體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價,其中體能的成績直接制約著總成績。最終考核包括初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三個部分,同時注重自我評價、生生評價,最大限度的達到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
5? 結語
目前場地器材不夠完善,啦啦操俱樂部的教學均在田徑場進行,音樂的播放效果欠佳,缺少學生自我審視技術動作的一面鏡。由于首次嘗試俱樂部改革,選課系統尚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線上自由選課,上課時間和會員級別需要教師人工登記,導致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對于學生上課出勤情況,建議配備打卡裝置,便于了解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作為評價過程的重要參考。很多同學對于一些運動項目只知其名,選課也比較盲從,走進課堂甚至不知道要學的技能為何物,建議在學生選課前開展一些“認識體育”的活動,讓學生真正的因為“了解”而選。
參考文獻
[1] 張瑞林.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教學俱樂部特征及實施方案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11):91-94.
[2] 盛怡,楊洪,繆律.美國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特征及啟示——以布萊恩特大學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6):90-94,100.
[3] 張建宇.學分制下高校體育課課內外一體化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