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柯銘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等方法,對我國生態體育園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筆者認為我國生態體育園開發利用缺乏合理性、出現資金短缺、活動類型單一、系統性不強、宣傳力度不足等問題。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傳統的體育發展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訴求,將體育運動與生態環境結合的生態體育園由此誕生可以很好的滿足人民需求”。因此筆者對我國生態體育園發展提出,在發展中應具備創新性、協調性、生態性、開放性、全民性等功能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體育體育體育體育體育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230-02
“2016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聽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情況匯報中提出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籌辦任務,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向祖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2]。”2016年5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體育發展“三十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對我國未來5年體育發展做了明確指向,其中五大發展理念是《規劃》的基本理念”[3]。隨著廣大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理念訴求的提升,體育運動與生態環境結合的生態體育園由此誕生,這是推進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本文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基于“五大發展理念”視域,對我國生態體育園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期望對我國生態體育園發展有借鑒之效。
1? 我國生態體育園的現狀分析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及廣大人民群眾強身健體需求的提升,國務院批準設立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4]和2014年國務院年頒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5]。屆時,“生態體育園”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付群教授認為“生態體育園是人—體育—環境三者之間的相互協調、共生共融、和諧發展為前提,以體育運動項目與生態環境為基本載體,以身體運動為活動參與形式,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訴求,集體育競賽、健身鍛煉、娛樂休閑、旅游觀光、生態保護、體育商業、體育科技等于一體的體育園區或場所”。它是推動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生態體育園在場地、資金、活動類型、系統性和宣傳考慮上還存在不足,筆者有的放矢地對我國生態體育園不足展開論述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2? 我國生態體育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場地缺乏合理的開發利用
“生態體育園是市民健身的重要場所,是廣大人民集體運動的行為空間、身體表達的空間和人機互動的主體間性空間之集合[6]。”隨著廣大市民對健康生活理念認識的提升,傳統體育公園難以滿足大眾追求健康的訴求,主要呈現以下幾點:(1)園內安置健身器械設備過于簡易,器械設備不全,難以滿足青年追求的趣味性、冒險性的需求。(2)傳統二維空間思想建造健身跑道,過于單調乏味從而缺乏趣味性、娛樂性、主題性。
2.2 資金短缺
體育公園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公園建成后,政府的逐漸撤資,導致體育公園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承受著財政的壓力。資金短缺直接導致器材的后期安全維護出現困難和器械設備的不全難以滿足市民需求,從而影響生態體育園的可持續發展和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實。
2.3 服務活動類型單一化
付群教授認為“生態體育園是集體育競賽、健身鍛煉、娛樂休閑、旅游觀光、生態保護、體育商業、體育科技等于一體的體育園區或場所”。但當前我國對生態體育園作用和功能的認識為生態體育園是體育活動或環境觀賞的場所,很少考慮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過多地注重園內景觀綠化的設計,缺乏體育主題的凸顯,難以滿足廣大市民健康生活理念的訴求。
2.4 系統化不強
生態體育園是市民健身休閑娛樂一個重要場所,但我國大多數生態體育園存在系統化不強的問題,主要呈現以下幾點:(1)難以滿足不同鍛煉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態、鍛煉目的、鍛煉時間等要求。(2)單一的鍛煉和觀賞空間,缺乏餐飲、沐浴、購物、醫療等功能。(3)出行鍛煉不便:園內各場館沒能利用內部交通合理的串聯起來。
2.5 宣傳不足
生態體育園被稱為“綠色氧吧”“城市氧吧”“城市綠肺”等,但園內的人流卻很少,資源設施齊全的園內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究其原因,我國生態體育園宣傳不足,從而難以奏響生態體育園的主旋律。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做好宣傳,是難以暢銷的。如重慶市江北區石子山體育公園,如果不是環線輕軌的新興開通,當地很少有人知道周邊有個體育公園。因此,園內管理者們應該轉變發展方式,避免設備功能齊全、資源費豐富被浪費的現象出現。
3? “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我國生態體育園發展方向
3.1 創新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可以說,創新也是引領體育發展的第一動力和不竭動力。”對于生態體育園的創新是園區內部規劃的合理性建設。對于生態體育園規劃,筆者給出以下幾點建議:(1)利用我國地形多樣特點,把傳統二維空間建設思想三維化,“西班牙阿里坎特的3D田徑跑道把原本的二維空間的平面跑道三維化,這不僅可以強化鍛煉的效果,在高低不平的地面進行鍛煉充滿波動感,也可以讓參與者體驗自然、回歸自然。揚州紅山體育公園的S型跑道,鍛煉者可以在跑道上增強視覺效果,且鍛煉者可以更好地觀察其他健身者姿勢、距離,超越健身者增加自我愉悅和持久的耐力。”(2)利用地勢優勢建設漂流場。(3)利用已有的園林建造叢林CS野戰等,從而增加體育的趣味性、冒險性,突顯體育的主題。
3.2 協調性
《規劃》中強調“積極推動體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不斷增加各項體育公工作的系統性和協同性,加強與社會相關領域的融合與協作,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我國生態體育園在面臨資金缺乏、器械設備難以維護等現象時,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把閑置的場地,如網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對外定時出租。(2)可以招聘專業的兼職教練對外招收學員進行網球、羽毛球、籃球、游泳等培訓。(3)與社會相關領域公司協作,舉辦賽事活動等,如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公園、重慶市江北石子山體育公園等,開展大型賽事和場地出租,從而帶動園的經濟效益。
3.3 生態性
《規劃》強調“充分發揮體育行業綠色低碳的優勢,服務于健康中國建設、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提高生活質量。”生態體育園有“城市氧吧”“綠色氧吧”之稱,其核心是“綠色”,代表著和諧發展。體育行業是服務型行業,是綠色行業,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用。因此利用體育與環境雙重因素,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業、體育休閑項目、體育賽事,同時,“生態園建設要體現中國元素、當地特點,嚴格落實節能環保標準,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讓現代建筑與自然山水、歷史文化交相輝映”。
3.4 開放性
《規劃》“強調加強對外交流,借鑒別國的經驗學習別國的先進理念,增強國際體育話語權”。生態體育園的開放性在于不僅要對外交流還要對內、對社會、對人民進行交流,我國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因此生態體育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民對體育需求的滿足和身心健康的達成。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建立市民參與機制是生態體育園發展重要途徑,建立公眾調查、巡訪、來信、政府熱線、微信、郵箱等,了解市民體育需求供給,從而有效的滿足市民訴求。(2)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鍛煉需要,調查不同年齡階層的設備需求不可忽視,如兒童沉浸的游樂場、青年人熱衷的網球場、老年人享受的健身跑道等,從而有效避免出現資源浪費、設備齊全卻難以滿足市民所需的現象。
3.5 全民性
《規劃》強調“加快完善體育共建共享機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全民參與到體育中去”。生態體育園的發展雖然非常重視全民健身,但是少有市民到生態體育園進行鍛煉,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缺乏宣傳,二是市民缺少認知了解。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在園中舉辦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提高生態體育園在市民心目當中的地位和威望。(2)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為公園做宣傳,擴大市民對生態體育園的認知范圍,從而擴大生態體育園的影響力。
4? 結語
生態體育園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用,它是推動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要求。“因此生態體育園在發展上需要更高戰略布局和規劃,更需要五大發展理念的統領”。讓市民在體育享受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對我國體育行業持續發展及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實有重要價值作用。
參考文獻
[1] 付群,肖淑紅,陳肖麗,等.生態體育園的概念、內涵及外延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5(5):44-51.
[2] 蘭紅光.習近平聽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情況匯報[Z].2016-03-18.
[3]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Z].2016-05-05.
[4] 李雪瑩.8月8日在即全國同慶第十個“全民健身日”[N].人民日報,2018-08-02.
[5]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干意見[Z].2014-10-20.
[6] 張震.場所精神:城市健身空間的建筑現象學研究[J].體育與科技,2017(5):76-87.
[7] 李龍.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體育強國建設[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