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相哲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人們在追求物質保障的同時,也對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有了更多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生活中融入健身活動。國務院與2015年末出臺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倡議和引導更多的公民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分析研究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對全民健身活動起到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并對其融合與發展路徑做出展望分析。為我國全民建設活動的推廣和發展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傳統體育? 全民健身?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204-02
1? 全民健身計劃對中國傳統體育的推動作用
1.1 培育新型體育運動項目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各民族在悠久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征。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點的直接體現。傳統體育項目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入全新的文化特點和時代元素,形成了現在更適合城市環境下進行的體育項目,傳統體育項目發展至今,在保留民族文化特點的同時也簡化了運動內容,降低了運動項目的場地和環境需求。全民健身活動的全面開展對傳統體育項目有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讓傳統體育項目參與人員數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雖然全民健身對傳統體育項目的改動中,拋棄了體育項目中部門民族傳統文化色彩,但卻讓傳統體育項目符合現代社會的健身需要,讓體育項目在保留民族文化基本特征的同時也得到了極為有力的傳承與推廣。如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武術精神而改變的長拳,就取自于我國多家民俗拳法,將其中難度較高以及實戰作用較多的動作刪除,留下動作飄逸、簡單大方健身功能較強的動作,形成全新的拳法。
1.2 讓更多的傳統體育項目可以進入學校
隨著各國文化的不斷加深,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許多傳統文化進入了傳承困難、發展緩慢的邊緣時代。在傳統體育文化中,我國青少年在體育運動學習的選擇中更為傾向,來自印度的瑜伽、日本的柔道、跆拳道等等。我國各級高校為迎合學生的學習意向需求紛紛開設柔道、跆拳道體育課程,忽視了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教育推廣。《全民健身綱要》的出臺,有效的優化了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現狀,綱要中以弘揚中國民族文化,發展中華武術作為核心思想,出臺了一系列的我國本土文化保障措施,讓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小學體育課程成為可能。
1.3 傳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各民族娛樂文化直接產物,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現階段,西方體育文化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帶來了巨大影響。西方競技體育文化的大量涌入,讓我國部分傳統體育項目逐漸退出 人們的視野、為了弘揚我國傳統民俗文化,提高傳統體育項目社會參與度與傳承可能,全民健身計劃中提出了提高中華民族體育項目傳承發展,促進我國公民參與建設提高健康水平等指導綱要。為了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社會環境與政策環境,加大了對八段錦、太極拳、毽球、武術等傳統武術項目的文化底蘊與健身作用的宣傳,提高了傳統體育項目的社會認知度,讓民族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與弘揚。
1.4 促進學術研究
全民健身活動提高了傳統體育項目的社會關注度以及學術研究關注度,我國高校紛紛開展了民俗體育文化研究以及傳統體育項目教育的研究。紛紛成立圍繞傳統體育設立的基礎教育學科。讓傳統體育的文化傳播和傳統體育項目教育成為了一套系統化、專業化的學術體系。
2? 傳統體育促進全面健身活動的開展
2.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傳統體育教育
我國是二戰中受到破壞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百廢待興,決定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需要經歷較長的積累和成長階段,在體育教育方面,我國在群眾體育的宣傳教育方面存在資金限制,在教育器材成本以及教育人才成本上投入所不足,基于上述形勢,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在群眾體育引導和教育中的優勢逐漸凸顯。傳統體育項目對運動器材、運動場地要求較低,同時其豐富的運動形式給予不同體能條件和年齡階段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運動方式選擇。這對我國在中小型城市、鄉村地區以及貧窮落后的山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通過具有地方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項目推廣,能有效的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2.2 傳統體育自身特性與全民建設的需要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根據自身防身自衛需求、生產生活需求、生活娛樂需求產生的運動方式。因此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同傳統體育項目在具備運動功能的同時,都具備不同的附加價值。如武術運動,核心思想是身心合一,不僅僅能起到對身體的鍛煉,也對人的精、氣、神都有不同程度的鍛煉,有著全面的健身價值。舞獅運動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具有濃厚的我國地方文化色彩,舞獅既是一項運動也是一門表演藝術,它具有較強的觀賞性以及運動價值,是我國千年文化底蘊的直接體現。舞獅運動不僅讓體能得到鍛煉,也讓參與人群在運動中增近感情,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讓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承與發展。西方體育項目多為極限競技項目,競技是西方體育運動永恒的主題,這決定只有少數身體素質較高和年齡階段適中的人群才能真正參與到西方體育項目中,這違背了我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初衷,我國越來越多有健身需求的人開始關注我國傳統體育項目。
3?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發展契機
3.1 傳統體育的民族文化優勢
傳統體育項目多數都起源于我國民間,在我國擁有群眾基礎優勢,同時傳統體育項目是由我國地方人民生活生產中必須從事的活動逐漸演變而來,集參與性、觀賞性、競技性于一體,這是其他體育項目無法比擬的民族文化優勢。隨著界世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我國一些具有濃厚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性項目逐漸走向世界,如舞獅、八段錦等等。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以及認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場地要求多以自然環境為主,運動實用度很高,適合不同生活環境下的人群選擇。
3.2 休閑時代人們追求自我完善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物質生活逐漸富足,人們對生活的其他品質有了更多的需求,受多方面原因決定,現階段人們體質普遍較差,許多疾病發病年齡提前,健康危機一度成為了社會輿論的關注中心,人們對健康逐漸重視,引發了我國全民健身的高潮,花錢買健康的全新消費理念逐漸被社會接受,健身活動也逐漸成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同時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著來自不同方向的巨大壓力,心理壓抑、抑郁等患者逐年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具有較高娛樂價值的傳統體育項目,在心理調節、強身健體等方面的優勢得以發揮。
參考文獻
[1] 王建華.從社會調查看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J].體育科研,2001,22(4):23-25.
[2] 胡小明.體育人類學[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3] 趙蘇哲.民族傳統體育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體育與科學,2002(2):37-39.
[4] 張濤.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中央民族 大學學報,2001(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