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軼 賀波
摘? 要:本文立足于重慶市高校體育俱樂部開展現狀,總結重慶市近些年高校體育俱樂部開展的基本特征,針對現階段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通過研究發現:近兩年高校俱樂部發展勢頭迅猛,大多數俱樂部成立的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形體塑身和增強體質的需要;當前高校體育俱樂部大多隸屬于體育部管理,無論是在管理模式上還是運行機制上都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很多地方不盡規范,責、權、利的問題還較為突出。
關鍵詞:體育俱樂部? 特征?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247-02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物質豐裕的同時,對教育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這個大背景下,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革新,學校體育的發展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高校中,高校體育俱樂部正是這一新變化下的產物,尤其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俱樂部開展得如火如荼,這一體育俱樂部模式深受學生喜愛和推崇,近些年也逐漸傳入重慶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在推行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當下重慶市高校俱樂部開展情況進行深入調查,旨在摸清當下發展中的基本情況和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重慶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基本情況
1.1 高校體育俱樂部的高校數量、俱樂部數量
通過對重慶市自2008年以來開展高校體育俱樂部的高校數量和俱樂部數量進行統計,2010—2012年三年來開展高校俱樂部的高校只有3所,俱樂部數量僅有5家;到了2013—2015年,開展學校達到了6所,雖然增長不大,但是高校俱樂部數量增長到13家,這說明每個學校至少都有2家俱樂部,增長較為明顯;在最近兩年中,開展高校數量達到了11所,俱樂部數量猛增到34家,平均每個學校有3家俱樂部。這說明近兩年高校俱樂部發展勢頭迅猛,俱樂部式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1.2 各俱樂部目標定位
通過對34家俱樂部的目標定位進行調查,大多數俱樂部成立的首要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形體塑身的需要,其次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最后是為了滿足學生休閑娛樂的需要。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隨著近幾年刮起了一股“健身熱”學生對于身體的健康和形體美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同學們不再一味地追求節食減肥,而是追求健康減肥。因此,很多俱樂部順勢而為打出“全民健身”的口號,所以很多高校俱樂部的目標定位在對學生的形體塑身上和增強學生的體質上。
1.3 俱樂部訓練項目設置
通過進一步調查各俱樂部的項目設置,發現開設最多的是街舞、健美操項目有8家;排在第二位的是籃球項目,有7家;排在第三位的是羽毛球項目,有5家,排在第4的是健身運動有4家,拳擊、跆拳道等其它運動項目開設較少。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充滿年輕氣息的街舞健美操以及籃球項目更加青睞,對于搏擊對抗類項目的接受度較低。
2? 制約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的因素分析
2.1 經濟條件的限制
高校體育俱樂部雖然以服務學生,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平臺為主要目的,但是俱樂部維持運行需要經費,參與體育活動所需要的裝備、耗材等有一部分需要學生自己負擔,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體育俱樂部的存在為學生提供了體育鍛煉的平臺,可以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但是在運作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費用,如果僅靠學校單方面維持必然不會長久,也無法保證俱樂部的開展質量,如果學生的負擔過重也會限制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來。因此,謀求其中的平衡點顯得尤為關鍵,學校方面可以嘗試引入社會贊助或者公益贊助減輕自身和學生的經濟負擔。
2.2 學業壓力較大,缺少時間
當前的經濟和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現實困境,學生們只能選擇埋頭學習和參加各類講座活動,甚至有一些對自己要求高的學生,出現了失眠、神經脆弱的問題,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和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可以看出,在高強度的學習中,真正留給學生的空余時間少之又少,更別談參與體育活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體育俱樂部的發展規模和水平。但是,凡事具有兩面性,換個角度來看,體育俱樂部的開展可以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能放松大學生的身心,體育俱樂部組織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宣傳,組織一些體育社團活動,吸引大學生參與到體育俱樂部中來。
2.3 學生重智輕體,缺乏興趣
體育運動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里了,但是受制于傳統觀念,許多家長和學生還是對體育運動選擇忽略,重智輕體的現象仍然較為普遍。大學開設的體育課項目較多,一般每周上1-2次課,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但是,一方面許多教學內容都是按照大綱進行,許多內容并未與時俱進比較單一;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時間也較短且間隔時間過長,學生掌握度不高;再次,學校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度也不高,體育劃撥經費也不多,許多運動器材無法保證。
3? 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對策
3.1 完善俱樂部運行制度
立足本校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體育俱樂部的活動時間,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避免學生“多線作戰,疲于奔命”,影響學生參與俱樂部的積極性。在體育俱樂部的訓練內容上,也要立足于本校的師資和場地情況,充分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開設受眾面廣的項目。
加強學校領導對體育俱樂部的重視程度,首先應廣泛宣傳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優勢和重要性。同時體育俱樂部的管理人員要經常向學校領導匯報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情況,讓領導了解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形勢,為校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以獲取校領導對體育俱樂部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3.2 加強場地設施建設,提高使用效率
場地是體育運動開展的基礎所在,沒有場地的體育運動是無水之源。一方面,相關體育工作者應積極尋求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修建、擴建場地,保證體育場地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提高場地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場地的使用時段,減少體育課與俱樂部的場地矛盾。最后,還要做好場地的保管和維護,延長場地的使用壽命。
4? 結語
總之,重慶市近兩年高校俱樂部發展勢頭迅猛,俱樂部式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多數俱樂部成立的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形體塑身和增強體質的需要,開展項目以街舞、籃球以及羽毛球為主,但是在管理和運行機制方面還比較混亂,需要進一步進行規范。
參考文獻
[1] 韓小菊.試論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趨勢及對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4):89-90.
[2] 胡超.論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未來與發展,2013(5):80-83.
[3] 謝毅江.廣州市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3.
[4] 陳一曦,耿銘閣,林向陽.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標準化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107-114.